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群的一种( )。 A.行为调节 B.生理调节 C.遗传调节 D.食物调节 2.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3.按照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可分为( )大类。 A.二 B.三 C.四 D.五 4. 鹿群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鹿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 A.温度上升 B.日照时间加长 C.光照强度增强 D.食物质量提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成熟期特征的是( ) A.环境变化剧烈 B.系统趋于稳定 C.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增大 D.结构趋于简单 6. 耗散结构的形成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7. 蜘蛛、蜗牛、青蛙等一般生活在森林的______中。( )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地被层 8. 生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的特征外,还具有一系列的结构特点。表现为( )。 A.森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种 B.组成群落的各种植物常常具有极不相同的外貌 C.群落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均匀 D.在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群落内形成斑块相间 9.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10. r对策者的死亡率( ),迁移能力( )。 A.高;强 B.高;弱 C.低;强 D.低;弱 11.生理有效辐射是(  )。 A.红光、橙光、蓝紫光 B.红光、绿光、青光 C.红光、橙光、绿光 D.绿光、青光、蓝紫光 12. 氮循环中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 A.使土壤成分缺氮 B.偏施氮肥,造成养分失衡 C.气候变暖 D.水污染 13.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多个种群共存 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 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14.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N为(  )。 A.发育历期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平均温度 15.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16. 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 )。 A.正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离散分布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组织层次分类,生态学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B.按生物分类类群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普通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 C.按生物的生存环境类型划分,生态学可分为分子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农田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草地生态学 D.按生态学与不同应用领域的结合划分,生态学可分为水域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18.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19. 红树林是热带地区适应于( )的常绿林或灌丛。 A.赤道南北的热带地区生态环境 B.热带地区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C.所有海岸和河湾生态环境 D.热带以南、温带以北的中纬度地区生态环境 20. 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 A.养分制约的结果 B.空间制约的结果 C.密度制约的结果 D.人为影响的结果 21.农业上最好的土壤结构是( )。 A.网状结构 B.团块结构 C.团粒结构 D.块状结构 2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转化要遵循一定的定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些定律的是(  )。 A.热力学第一定律 B.热力学第二定律 C.能量守恒定律 D.能量传递定律 23.硅藻→桡足动物→沙丁鱼→较大鱼→鲨鱼这条食物链为( )。 A.腐屑链 B.捕食链 C.寄生链 D.混合链 24. 通常生活在寒冷地带的哺乳动物,其四肢、尾巴和耳朵明显缩短,这种现象称为规律。( ) A.艾伦(Allen) B.贝格曼(Bergman) C.林德曼(Lindeman) D.谢尔福德(Shelford) 25.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中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种群的内分布型才会出现( )。 A.成群型 B.均匀型 C.随机型 D.聚集型 26.土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  ) A.菌根 B.根瘤 C.菌丝 D.子实体 27. 小麦的点播(窝种)和条播使小麦种群的分布呈 ( ) A.随机型 B.集群型 C.均匀型 D.其他 28.首次提出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是( )。 A.奥德姆 B.林德曼 C.达尔文 D.坦斯利 29.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是(  )。 A.生物个体 B.生物种群 C.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 30.生态学中的“限制因子”通常是指( )。 A.数量最多的生态因子 B.数量最少的生态因子 C.对生物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 D.接近或超过有机体耐受极限的生态因子 31. 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32.我国内蒙古草原农田弃耕后,最后恢复的群落是(  )。 A.杂草群落 B.黄蒿群落 C.禾草群落 D.贝加尔针茅群落 33.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经常在简单的食物链上引入新的环节来加强对农副产品的转化和利用。蜜蜂引进农田,用花粉生产王浆、蜂蜜等产品,这种做法属于引入( ) A.生产环 B.增益环 C.减耗环 D.复合环 34. 1866年首次定义生态学一词的Ernst Haeckel(海克尔)是( )。 A.美国生态学家 B.德国生物学家 C.古希腊哲学家 D.英国植物学家 35. 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B.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冬眠 C.主动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36. 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是 (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腐屑生物 37. 法瑞学派的群丛门与英美学派的哪个选项相当 A.群系型 B.群系 C.群丛 D.群丛相 38.单位面积上的生物个体数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A.频度 B.密度 C.多度 D.优势度 39.时间短、范围小、开放式的循环是( )。 A.地球化学循环 B.生物循环 C.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 40. 顶级食肉动物的数量,在所有种群中通常是( )。 A.最多的 B.最少的 C.最适当的 D.居中的 41.有效积温则公式中,TO为( ) A.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有效积温 D、天数 42.谚语“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形象地说明了系统的( )。 A.有序性 B.整体性 C.整合性 D.稳定性 43. 石油、煤在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中为( )。 A.贮存库 B.交换库 C.循环库 D.混合型库 44. 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 A.种子植物 B.哺乳动物 C.细菌 D.鸟类 45.下列不属于森林群落物种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落叶 46. 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47.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  ) A.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 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 C.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 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48. 有季相变化的群落是 A.雨林 B.北方针叶林 C.红树林 D.夏绿阔叶林 ( ) 49.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 )。 A.干扰竞争 B.共生 C.利用竞争 D.竞争排除 50.测定物种多样性的方法很多,一般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来定量表达群落内物种多样性,常见的有 。( ) A.辛普森指数 B.扩散型指数 C.欧氏距离系数 D.CA指数 二、填空题(20题) 51.根据竞争的作用方式,可将竞争区分为干扰竞争和______两种类型。 52.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______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53.温带木本植物的休眠与光周期有关,______可促进休眠。 54.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______。 55. 根据质地,可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和______。 56.种群密度的变化影响种内竞争,使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参数变化,这样的种群调节方式是______。 57. 对水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起主导因子作用的是______。 58. 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群包括生活在该区域内的______。 59.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 60.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______。 61.______是植物的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盖土地的面积。 62.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集合称为______。 6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类型。 64. 自然界种群进化的主要动力是遗传变异和______。 65.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干洁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其他杂质。 66. 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加快了,其原因常与______环境的改变有关。 67.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______。 68. 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物种称为______。 69.生态学研究的每一个高层次对象,都具有其下级层次对象所不具有的某些__________。 70.土壤结构是( )的排列组合方式。 三、判断题(10题) 71. 竞争会使群落中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变窄。( ) A.正确 B.错误 72.在光、温、水和地形等生态因子中,地形是直接因子。(  ) 73. 物理环境决定群落演替、变化速度和发展。( ) A.正确 B.错误 74. 玉米与大豆或花生间作是利用了它们之间原始合作的共生关系。 [ ] A.正确 B.错误 75.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只有最善于飞行的动物生存。(  ) 76. 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富营养化。 [ ] A.正确 B.错误 77. 植物对昼夜温度交替变化的反应称为物候节律。( ) A.正确 B.错误 78.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没有特殊的研究对象。( ) 79. 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 A.正确 B.错误 80. 进入海洋的物质可以由一些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态系统而重新回到陆地。( ) A.正确 B.错误 四、简答题(5题) 81. 简述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植被类型。 8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