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王十万第二中学高三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王十万第二中学高三数学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函数若关于x的函数y=f2(x)﹣bf(x)+1有8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方程f2(x)﹣bf(x)+1=0有8个不同实数解,即要求对应于f(x)等于某个常数k,有2个不同的k,再根据函数对应法则,每一个常数可以找到4个x与之对应,就出现了8个不同实数解故先根据题意作出f(x)的简图:由图可知,只有满足条件的k在开区间(0,4]时符合题意.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理论可以得出答案. 解答: 解:∵函数, 作出f(x)的简图,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当f(x)在(0,4]上任意取一个值时,都有四个不同的x与f(x)的值对应. 再结合题中函数y=f2(x)﹣bf(x)+1 有8个不同的零点, 可得关于k的方程 k2 ﹣bk+1=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k1、k2,且0<k1≤4,0<k2≤4. ∴应有 ,解得 2<b≤,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知识,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使本题变得易于理解.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另外,由于使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且解法简捷,属于中档题. 2. 设集合,,,则 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3. 已知集合P={x|x﹣1≤0},M={x|x+2>0},则P∩M=(  ) A.(﹣∞,1] B.[﹣2,+∞) C.[1,2) D.(﹣2,1] 参考答案: D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化简集合P,M,根据交集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集合P={x|x﹣1≤0}=(﹣∞,1],M={x|x+2>0}=(﹣2,+∞), 则P∩M=(﹣2,1],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化简与运算问题,是基础题目. 4. 没函数在(0,+)内有定义,对于给定的正数K,定义函数,取函数,恒有,则   A.K的最大值为    B.K的最小值为   C.K的最大值为2    D.K的最小值为2 参考答案: B 略 5. ,,则的值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6. 已知为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且是与的等比中项,为 的前项和,,则的值为          A.-110                                                              B.-90                           C.90                                                                           D.110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以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难度一般。因为是与的等比中项,所以,解得 所以,故选D。 7. 某人冬天外出时在两只手上都戴上双层手套,其中内层的两只手套不分左右,即2只内层手套看成一样的,但外层的两只手套分左右,即外层手套不能反着戴,那么不同的戴 手套的顺序有 A.4种          B.6种           C.8种             D.16种 参考答案: B 8. 过双曲线的左焦点F作⊙O: 的两条切线,记切点为A,B,双曲线左顶点为C,若,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9. 已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可能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10. 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函数在上恒为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略 12. 实数x,y,k满足,z=x2+y2,若z的最大值为13,则k的值为          . 参考答案: 2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z的几何意义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 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则k>1, 则z的几何意义是区域内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图象知,O到A的距离最大, ∵z=x2+y2的最大值为13, ∴O到A的距离最大为d=, 由,即, 即A(k,k+1), 则OA==, 即2k2+2k+1=13, 即k2+k﹣6=0,解得k=2或k=﹣3(舍), 故k=2,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利用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曲线与直线和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4. 两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之比为,则它们的第7项之比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5. 设,则______. 参考答案: 16. 如图所示,函数y=f(x)的图象由两条射线和三条线段组成. 若对?x∈R,都有f(x)≥f(x﹣12asinφ),其中a>0,0<φ<,则φ的最小值为  . 参考答案: 【考点】函数恒成立问题.  【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由题意得到x>x﹣12asinφ,再由对?x∈R,都有f(x)≥f(x﹣12asinφ),可得x﹣(x﹣12asinφ)≥4a﹣(﹣2a)=6a,即sinφ,由此求得φ的最小值. 【解答】解:∵0<φ<, ∴sinφ∈(0,1), 又a>0,则﹣12asinφ∈(﹣12a,0), ∴x>x﹣12asinφ, ∵对?x∈R,都有f(x)≥f(x﹣12asinφ), ∴x﹣(x﹣12asinφ)≥4a﹣(﹣2a)=6a, 即sinφ, ∴φ.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恒成立问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考查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关键是对题意的理解,是中档题. 17. 定义域为实数集的函数,若对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都有,则称函数为“函数”,现给出如下函数: ①②③④ 其中为“函数”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解:对于任意给定的不等实数,不等式恒成立 不等式等价由为恒成立 即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增函数 ①函数在定义域上不单调,不满足条件 ②为增函数,满足条件 ③,,函数单调递增,满足条件 ④,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不满足条件, 综上满足“函数”的函数为②③,故答案为C. 考点: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在中,是三角形的三内角,是三  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 (Ⅰ)求角的大小; (Ⅱ)若,求角的大小. 参考答案: 解:(Ⅰ)由余弦定理知道                          ∵,角A为三角形内角               ∴                ∴A=60°      (Ⅱ)∵                         ∴            ∴是直角三角形,            由(Ⅰ)知A=60°            ∴B=30° 略 19.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前项的和为,数列的前项的和为,且. (I)求、的值; (I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并写出通项公式; (III)若对恒成立,求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解.(I)当时,由,解得, 当时,由,解得;………2分 (II)由,知,两式相减得 ,即, 亦即,从而,再次相减得,…6分 又,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其通项公式为.………………………………………7分 (III)由(II)可得,,……9分 若对恒成立,只需对恒成立, 因为对恒成立,所以,即的最小值为3;…………13分 略 20. (本题满分12分)某班50名学生在一次百米测试中,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8秒之间,将测试结果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13,14);第二组[14,15)……第五组[17,18],右图是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若成绩大于或等于14秒且小于16秒认为良好,求该班在这次百米测试中成绩良好的人数; (2)设m,n表示该班某两位同学的百米测试成绩,且已知m,n ,求事件“|m-n|>1”的概率; 参考答案: 略 21. 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前项和为. (I) 若,求的值; (Ⅱ) 若且,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略 22. (本小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w_w*w.k_s_5 u.c*o*m . k#s5_u.c (Ⅰ)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 (Ⅱ)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w_w*w 参考答案: 【解】:在100名电视观众中,收看新闻的观众共有45人,其中20至40岁的观众有18人,大于40岁的观众共有27人。 故按分层抽样方法,在应在大于40岁的观众中中抽取人.   ……4分 (2)抽取的5人中,年龄大于40岁的有3人,分别记作1,2,3;20岁至40岁的观众有2人,分别高为,若从5人中任取2名观众记作,……6分 则包含的总的基本事件有:共10个。…8分 其中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岁至40岁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6个. ……10分 故(“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            ……12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