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黄营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黄营中学高三数学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函数y = f(|x|)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y = f(x)的图象不可能是           (   )                                           参考答案: B 2. 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1﹣t)+t,若?=﹣,则t等于(  ) A.1 B.﹣1 C.2 D.﹣2 参考答案: D 【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可知,进行数量积的运算即可由得出关于t的方程,解出t即可. 【解答】解: = = =; 解得t=﹣2. 故选D. 3. 复数z=﹣2+2i,则的虚部为(  ) A.2i B.﹣2i C.2 D.﹣2 参考答案: D 【考点】复数的基本概念. 【分析】首先求出,根据复数的概念求虚部. 【解答】解:因为复数z=﹣2+2i,则=﹣2﹣2i, 所以的虚部为﹣2; 故选:D. 4. 已知递增等比数列{an}满足a3?a7=6,a2+a8=5,则=(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递增等比数列{an}满足a3?a7=6,a2+a8=5, ∴a2a8=6,a2+a8=5, 解得a2=2,a8=3. ∴==.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其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 5. 已知平面向量的夹角为且,在中,,   ,为中点,则  (  )       A.2            B.4          C.6           D.8 参考答案: A 6.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8 参考答案: B 7. 已知双曲线的焦距为8,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B. 或 C. D. 或 参考答案: B 【分析】 对双曲线的焦点位置进行讨论,利用焦距为8,得到关于的方程,在双曲线方程中右边的1为0,即可得答案. 【详解】(1)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时, ∴∴, ∴双曲线方程为,其渐近线方程为:; (2)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时, ∴∴, ∴双曲线方程为,其渐近线方程为:;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方程、焦距的概念、渐近线的求解,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对焦点的位置的讨论. 8. 已知两个集合,,若A∩B≠?,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 A.[2,5] B.(﹣∞,5] C. D. 参考答案: D 【考点】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集合关系中的参数取值问题. 【分析】A∩B≠?,即是说方程组有解,两式消去α得出4﹣cos2β=λ+sinβ后,移向得出λ=sin2β﹣sinβ﹣3,根据sinβ的有界性求出λ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A∩B≠?,即是说方程组有解. 由①得4﹣cos2β=λ+sinβ,得出λ=3+sin2β﹣sinβ=(sinβ﹣)2+; ∵sinβ∈[﹣1,1], ∴当sinβ=时,λ的最小值为, 当sinβ=﹣1时,λ的最大值为5. 故选:D. 9. 已知抛物线y2=8x的焦点F到双曲线C:=1(a>0,b>0)渐近线的距离为,点P是抛物线y2=8x上的一动点,P到双曲线C的上焦点F1(0,c)的距离与到直线x=﹣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3,则该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确定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进而可得b=2a,再利用抛物线的定义,结合P到双曲线C的上焦点F1(0,c)的距离与到直线x=﹣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3,可得FF1=3,从而可求双曲线的几何量,从而可得结论. 解答: 解:抛物线y2=8x的焦点F(2,0),双曲线C:=1(a>0,b>0)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ax﹣by=0, ∵抛物线y2=8x的焦点F到双曲线C:=1(a>0,b>0)渐近线的距离为, ∴ ∴b=2a ∵P到双曲线C的上焦点F1(0,c)的距离与到直线x=﹣2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3, ∴FF1=3 ∴c2+4=9 ∴ ∵c2=a2+b2,b=2a ∴a=1,b=2 ∴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0. 已知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从正方形四个顶点及其中心这5个点中,任取2个点,则这2个点的距离小于该正方形边长的概率为 。 参考答案: 12. 如图所示是函数y=2sin(ωx+φ)(|φ|≤,ω>0)的一段图象,则f()=   . 参考答案: 1 【考点】由y=Asin(ωx+φ)的部分图象确定其解析式. 【分析】由图象得到函数周期,利用周期公式求得ω,由五点作图的第一点求得φ的值,从而可求函数解析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值得解. 【解答】解:∵由图可知,T=﹣(﹣)=π. ∴ω===2; ∵由五点作图第一点知,2×(﹣)+φ=0,得φ=. ∴y=2sin(2x+), ∴f()=2sin(2×+)=2sin=1. 故答案为:1. 13. 函数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14. 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       .  参考答案: 2 15. 已知      参考答案: 1 . 16. (文)若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 参考答案: 由得,即,设。设,则函数在上递减,在上递增,所以,即,即,所以,即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7. 已知数列是等比数列,,,那么_______;记数列 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 参考答案: 4,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满足:,,,(). (1)求证:是等差数列,并求出; (2)证明:. 参考答案: (1)证明见解析,; (2)证明见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对题中所给的式子进行变形,得出,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确定出数列为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其通项公式,第二问利用裂项相消法对数列求和,得到,从而得证. 试题解析:(1)得出………………………………………………2分 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3分 …………………………………………………………5分 ………………………………………………………………………………6分 (2)……………………………………8分 ………………10分 ……………………………………………………………………12分 考点:等差数列的证明,数列的通项公式,裂项相消法求和. 19. 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参考答案: 20. 已知函数. (Ⅰ)求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求证:. 参考答案: 解:(Ⅰ)定义域为, 令,令 故的单调递增区间为,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的极大值为 (Ⅱ)证:要证     即证, 即证即证     令,由(Ⅰ)可知在上递减,故     即,令,故累加得,     故,得证 法二:= ,其余相同证法. 略 21. 设a>0,a≠1为常数,函数f(x)=loga.(1)讨论函数f(x)在区间(-∞,-5)内的单调性,并给予证明;(2)设g(x)=1+loga(x-3),如果方程f(x)=g(x)有实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设x1<x2<-5,则- =·10·(x2-x1)>0. 若a>1,则f(x2)-f(x1)>0. ∴f(x2)>f(x1),此时f(x)在(-∞,-5)内是增函数; 若0<a<1,则f(x2)-f(x1)<0, ∴f(x2)<f(x1),此时f(x)在(-∞,-5)内是减函数. (2)由g(x)=1+loga(x-3)及f(x)=g(x)得 1+loga(x-3)=loga?a=. 由?x>5. 令h(x)=,则h(x)>0. 由==(x-5)++12 ≥4+12, 当且仅当?x=5+2时等号成立. ∴0<h(x)≤. 故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0<a≤. 22. (本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中,,对于任意的,有,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是否存在实数,当时,恒成立,若存在,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1)取,则 ∴()    ∴是公差为,首项为的等差数列 ∴     …………2分     ∵    ①      ∴            ②  ①-②得:∴ ………4分   当时, ∴,满足上式 ∴  ………5分 (2) 假设存在,使 . ..………6分   当为正偶数时,恒成立,    ∴.  ∴                                   …………9分    当为正奇数时,恒成立.    ∴     ∴.∴…………12分    综上可知,存在实数.使时,恒成立. …………13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