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这是生态因子的 A.间接作用 B.直接作用 C.综合作用 D.补偿作用 ( ) 2.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 ( )。 A.块状结构 B.片状结构 C.团粒结构 D.柱状结构 3.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捕食关系 D.寄生关系 4. 红花三叶草依赖土蜂为其传粉,田鼠常捣毁土蜂窝,而猫又捕食田鼠,因而猫的数量影响田鼠的数量,继而影响土蜂的数量,最终影响三叶草的数量,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 A.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 B.通过食物链联系起来的各种生物,相互之间都存在互助关系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D.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有关,并能调节土壤的温度 B.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地下水 C.土壤水分过少,使土壤内的好氧性细菌氧化作用减弱,造成土壤贫瘠 D.土壤水分过多,使土壤内生物的还原反应减慢,对生物有毒害作用 6.下列能源中,(  )属于可再生能源。 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水能 7.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E五级,按饶基耶尔(Raunkiaer)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的群落中,属于五个级别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 A.A>B>C>D>E B.A>B>C>D<E C.A>B<C<D<E D.A<B<C<D<E 8. 与植物离子吸收有关的因素是( )。 A.离子浓度 B.温度、水、气体等环境条件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能力 D.以上三个都有影响 9. 我国东部森林土壤从北到南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是土壤分布的(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0.在典型的旱生演替中,蕨类开始生长时处于(  )。 A.地衣群落阶段 B.苔藓群落阶段 C.草本群落阶段 D.木本群落阶段 11.欧洲的石楠群落演替属于(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周期性演替 12. 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推行的间作套种实际上是利用群落的 ( ) A.垂直分层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B.共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C.寄生结构来充分利用资源 D.他感现象来充分利用资源 13. 下述动物中属于昼行性动物的是 ( ) A.松鼠 B.夜猴 C.家鼠 D.壁虎 14.下列作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  )。 A.油菜 B.冬小麦 C.水稻 D.甜菜 15.顶极—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气候顶极 16.下列有关砂土类土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 B.土壤黏性大 C.土壤孔隙多 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 17. 生态演替指的是( )。 A.由环境改变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B.物种组成和群落过程随时间而改变,从而引起群落单位能量流稳定 C.生态系统的发展 D.生态系统的发展顶点 18. 北极狐身体大、而尾、耳、鼻端却小。这是适应于 A.低温 B.高温 C.每日照 D.长日照 ( ) 19. 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 A.碳 B.氮 C.磷 D.氧 20.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个因子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程度,则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是( )的具体表现。 A.李比希最低率 B.耐性定律 C.有效积温法则 D.不可替代性作用 21.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22. 在演替过程中 ( ) A.水生生境变得中生一些而中生生境变得干旱一些 B.水生生境变成旱生生境 C.旱生生境变成水生生境 D.水生型的生境和早生型的生境都趋向于中生型生境 23.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24.冬小麦等冬性作物需要经过一定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 )。 A.光周期现象 B.温周期现象 C.春化现象 D.滞育现象 25. 在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中,起支配作用的是( )。 A.生物种类 B.地球自转 C.纬度或经度的递变 D.气候条件 26. 下列群落中,季相变化最大的是 ( ) A.常绿针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林 27.根据食物链富集原理,DDT在体内浓度最高的是( )。 A.浮游生物 B.小鱼 C.食小鱼的大鱼 D.食大鱼的水鸟 28.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景观 29. 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30. 全球水循环的关键是( )。 A.海洋 B.大气 C.陆地 D.森林 31. 逻辑斯蒂方程中的r是( ) A.内禀自然增长率 B.周限增长率 C.瞬时增长率 D.相对增长率 32.(  )气体不是温室气体。 A.CO B.CO2 C.CH4 D.N2O 33.下列关于衰退型种群年龄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龄个体少,老龄个体多 B.年龄锥体呈金字塔形 C.老龄个体少,幼龄个体多 D.幼龄与老龄的个体数大致相等 34. 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的科学家是( ) A.坦斯利 B.林德曼 C.达尔文 D.海克尔 35.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B、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 D、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 36.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以上全部内容 37. C4植物与C3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相比( ) A.C4的高 B.C4的低 C.两者相同 D.结果不确定 38. 下列属于协同进化的是( )。 A.天敌被大量捕杀后,雷鸟种群因球虫病大量死亡 B.植物发展了有毒化合物的产生,食草动物体内形成特殊的酶进行解毒 C.真菌菌丝穿入到松树根部,为植物提供氮元素和矿物质,松树为真菌提供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 D.大豆被动物啃食后,能通过增加种子粒重来补偿豆荚的损失 39. 世界人口的增长动态是( ) A.增长率上升 B.出生率增加 C.死亡率降低 D.老龄化严重 40.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 A.J型 B.S型 C.直线 D.抛物线 41. 陆地群落的外貌,主要是通过植物特别是高等优势种植物的( )表现出来的。 A.生长型 B.生活型 C.生态型 D.生态适应性 42. 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  ) A.寒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43. 种群世代有重叠的指数增长模型中,满足什么条件种群是稳定的( ) A.r=1 B.r>0 C.r<0 D.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