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宽田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宽田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氯气通入水中制氯水    B. 蒸馏法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 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参考答案: A 略 2. 在1 L溶有0.1 mol NaCl和0.1 mol MgCl2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05 mol/L              B、0.1 mol/L                C、0.2 mol/L                D、0.3 mol/L 参考答案: D 略 3. X、Y是元素周期表第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溶液中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 C A.X原子电子层数多于Y,因此在同族中X在Y的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由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可知,X的非金属性比Y弱,故A错误; B.氢化物的沸点与非金属性没有必然的联系,故B错误; C.X的氢化物稳定,说明其非金属性强,故C正确; D.Y单质能够将X的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Y非金属性强于X,与题干相反,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1.7克化合物H2A含有3.01×1022个H2A分子,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         B.34         C.16          D.32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雨是指PH<7的雨水,酸雨长时间放置,酸性变强 B.用排空气法收集NO C.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可以快速制氨气,经氯化钙干燥后得到纯净的氨气 D.2NH3+Cl2=6HCl+N2,因此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参考答案: D 【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氨的化学性质;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A、pH<5.6的雨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 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配合物; D、反应Cl2+2NH3═N2+6HCl,生成HCl与氨气会出现白烟. 【解答】解:A、pH<5.6的雨水叫酸雨,硫酸型酸雨长时间亚硫酸会被氧化成硫酸,酸性变强,故A错误; B、NO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B错误; C、氯化钙与氨气反应生成配合物,所以不能用氯化钙干燥氨气,故C错误; D、反应Cl2+2NH3═N2+6HCl,生成HCl与氨气会出现白烟,所以可以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HCl的电子式                B. Cl-的结构示意图 C. CO2的电子式             D. 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l 参考答案: B 略 7. W、X、Y、Z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的部分信息 W 元素的离子核外无电子 X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Y 元素的离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小 Z Z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 A.W与Z形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气体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强碱性 C.X和Z形成的常见化合物能形成酸 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W、X、Y、Z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由W的离子核外无电子,则W为H;X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Y的元素的离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小,Y为Al;Z的单质是淡黄色固体,Z为S,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Al,Z为S, A.W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H2S,在常温下为气体,故A正确;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为弱碱,故B错误; C.X和Z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能形成酸,故C正确; D.非金属性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故D正确; 故选B. 8. 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前,先向试管中加入2mL浓硫酸,然后再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 B.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C.实验中需加入碎瓷片作催化剂  D.导管末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参考答案: B 略 9. 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 质量    B. 原子总数    C. 碳原子数    D. 密度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同温同压下,两个储气瓶的容积又相等,所以两瓶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就相等,即两瓶内气体的分子数相同。C2H4、C2H2、C2H6每个分子中的C原子数都是2,所以碳原子数相同。根据m=nM,两瓶中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的瓶子M无法确定,所以m无法判断,据ρ=m/V,V一定,所以ρ无法判断,C2H2和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不确定,所以原子数也无法确定,答案选C。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 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的多少无关 D.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 参考答案: C 略 11. 储存浓H2SO4的铁罐外口出现严重的腐蚀现象,这体现了浓硫酸的 A. 吸水性和酸性                       B. 脱水性和吸水性 C. 强氧化性和吸水性                   D . 不挥发性和酸性 参考答案: A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2 g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 B. 22.4 L N2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 C. 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水的质量约为18 g D. 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32 g 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未指明条件,体积无法确定,错误;B.22.4 L N2由于未指明条件,物质的量不能确定,所以所含有的微粒数目也不能确定,错误;C.在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错误;D.22 g二氧化碳与标准状况下11.2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0.5mol,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正确。 13. 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O(g)+H2O(g)CO2(g)+H2(g),达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增大CO的浓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增大                                   B、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C、达新平衡时,逆反应速率比原平衡要大               D、逆反应速率先减小 参考答案: D 略 14. 炒菜时,稍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香味可口,原因是(    ) 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 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酸类物质生成 参考答案: B 略 15.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HNO3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D.CCl4和HCl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实验室欲用固体NaCl配制500 mL2 .0mol/L的NaCl溶液,试回答: (1)实验室现在提供了如下仪器,其中不用的仪器是(用字母表示)___  _____,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           (2)配制时应称取NaCl________ g。 (3)配制过程有如下操作,溶解并转移溶液后的下一步操作是(用字母表示,下同)       ,定容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 A.冷却       B.称量       C.计算       D.定容       E.溶解        F.倒转摇匀   G.转移溶液       H.洗涤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4)①若先用蒸馏水润洗容量瓶,再转移溶液,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下同)______      ; ②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实验结果将_______  _。 参考答案:    (1)C   玻璃棒…………………………………………(每空1分,共2分) (2)58.5……………………………………………………………………………………(1分) (3) H ; F…………………………………………………………………(每空1分,共2分) (4)①不受影响  ②偏大…………………………………………………(每空1分,共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质的沸点:W<X B. 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5价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D. 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参考答案: D 【分析】 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处于第三周期,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8﹣1﹣5=12,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5、7,又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W是H元素,X是N元素,Y是P元素,Z是Cl元素;A.H、N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氮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氢气,所以单质的沸点:W<X,故A正确;B.P位于ⅤA族,其最高价为+5,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PO4<HClO4,故C正确;D.X、Y分别是N、P元素,可以形成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等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D。 18. 若K37ClO3+6H35Cl=KCl+3Cl2↑+3H2O,则此反应中生成的氯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 70.7 19. 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原子半径是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比次外层多3个电子,C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大的元素,D元素的一种核素质量数与质子数相等。 请据此填空: (1)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B2分子的电子式是:            。 (2)C元素常见单质的化学式为:            、            。 (3)C和D可形成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该两种粒子反应后生成一种中性分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