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方案报告

举报
资源描述
富民县龙洞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富民县龙洞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地址 富民县永定街道办事处河东村委会龙洞村后山。 主要建设容与规模 .1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一座。占地80亩,年 处理建筑垃圾能力40万吨,生产再生建筑材料20万吨。 .2配套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一处。占地218亩(其中一 期100亩),可消纳建筑垃圾2000万吨。 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5153.8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3600.32万 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320万元,预备费153.52万元,流 动资金80万元。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建设时间 本工程设计建设工期为10个月(其中:一期6个月, 二期4个月)。 财务评价 年利润533.4万元,投资利润率10.35%,财务部收益率 9.59%,累计财务净现值(I=8%) 1906.39万元,静态投资回 收期9.7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16年。 1.2项目建设单位简介 富民县建华渣运公司是一家承接各种大、小型土石方业 务,提供各种挖土机、推土机租赁、汽车运输等综合性企 业。成立于2014年初,注册资金人民币180万元,取得了 富民县城市行政综合执法管理局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司 现有员工42人,经营管理人员3人,专业技术3人,优秀 驾驶人员36人。所有从业人员均经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 岗。具有丰富的汽车驾驶经验。目前我公司拥有36台八轮 运输车辆。自备挖土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设 备。公司主要承接基础开挖、土方外运、回填、场地整平、 渣土运输。公司始创之宗旨,就是以国际化的标准,21世纪 的先进手段,力求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中,实现建筑垃 圾的再生利用,让大量的建筑垃圾通过公司的先进设备处理 后,达到变废为宝,使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其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能,得到国家政 策优先支持,是国家政策优先支持的环保项目。 1.3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 能建筑的通知》 《建材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昆政办 〔2011〕139 号) 《市城市垃圾处理收费管理办法》(昆政发〔2007〕9 号) 《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昆政办〔2011〕88号) 《富民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纲要》 富大建筑XX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与有关附件 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与指导思想 1.4. 1严格执行国家对环保、劳动安全与卫生等方面 的有关规定和标准,采用技术先进可靠的环保装备,切实做 到“三同时”; 贯彻国家建材工业发展新型建材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 针,以实现本地区建材行业的突破性发展; 通过多方案比选,精心设计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技术 方案,缩短建设周期,降低项目投资; 加强节能减排措施,采用节能工艺和节能设备,充分考 虑能源的再利用; 加强环保工作,充分利用企业现有条件和原料资源,减 少环境污染,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处理污染物,创建和谐的 生产生活厂区; 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统,保证运行可靠、工况稳定、节能 高效、优化控制。实现管理现代化,减少生产岗位工作人 员,提高劳动生产率。 1.5可行性研究容 根据富民县的实际情况,对拟建的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 理厂、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各方面情况做出分析,包括:厂址 评价、垃圾处理工艺选择、填埋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投资估 算、资金筹措与投资实施计划、效益分析等。 1.6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对于富民县与市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解决 目前当地建筑材料供应状况以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 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发展节能利废新型建材的产业政策, 符合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专项规划鼓励发展的产业,项 目的建设十分必要。 项目建设规模适度,工艺技术与设备成熟可靠,工程设 计方案合理,符合国家关于环保、节能、和劳动安全卫生的 相关政策、法律与规的要求。 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年销售1438万元,年利润总额 960.8万元,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项目的实施对于扩大就业、基础建设、经济恢复、以与垃圾 资源化利用在全国围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的社会效益 十分显著。 结论:项目建设十分必要且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2.1区域背景 富民县概况 全县国土面积960平方公里,辖5镇、1个街道办事 处,全县总人口约为14.83万人,人口密度147人/km2,居 住着汉、彝、苗、回等民族,汉族人口占84.9%。农业人口 占总人口的87.3%,农业人口中劳动力占46.8%。境交通便 捷,昆武高速昆禄公路(国道108线)、轿子山专线全线通 车。 气候条件 项目区气候为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 平均气温15.8笆,年极端最高气温33.4笆,最低气温- 7笆;无霜期245天,全年日照228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 846.5毫米,蒸发量2032.5毫米。对建厂无不利气象因素影 响。 工程地质 项目厂区地形呈台地起伏坡状,有冲积沟,用地无滑 坡塌陷等不良地质构造,不受洪水威胁;厂区无其他大的建 筑,空中无线网,地下无管网,对项目进行大型土石方工程 较为有利,整平后地形条件良好,无其它影响工程建设的永 久性或半永久性建、构筑物,无大型拆迁工程,厂址满足建 厂要求。 抗震设防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1992)160号文颁布 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规定,富民县抗震设防 烈度为8度。 2.2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我国每年城市产出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为 24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我国建筑垃 圾的处理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 直接填埋,约占98%;二是进行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 土,约占2%。由于建筑垃圾基本上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 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 理,围城现象严重,不仅耗用大量土地与垃圾清运费,而且 垃圾填埋会阻断土壤生物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形成永 久性危害。据媒体报道,在国外,北美洲一年要生成大约 1.15亿吨建筑垃圾,其中75%被回收利用,有许多建筑商甚 至回收建筑垃圾的90%。在国,近年来,利用建筑垃圾制 砖,不仅解决建筑垃圾围城的顽疾,还为城市发展节约了大 量土地和能源。市使用建筑垃圾制砖,每年可消纳拆迁类建 筑垃圾约400余万吨,节约因放置垃圾而占用的土地1600 余亩;可节省取土 240万立方米,节省耕地约1800亩。两 项合计,一年可节约土地3400亩。建筑垃圾做成的免烧 砖,每年还可节省标准煤15万吨。 据统计和测算,市2013年建筑垃圾产出总量为1200万 m3 (800万吨),平均每天200-240万吨)。预计“十二五” 期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每年将在1500万m2,每年的旧城 改造将达200万m2,按照垃圾平均产出量折算(每新建1万 平方米,就产出建筑垃圾500-600吨;每拆除旧楼1万平方 米时,就产出建筑垃圾近万吨),市每年产出建筑垃圾约290 万吨,这还不含因城区道路改造而产生的混凝土垃圾,预测 市2014年一 2030年期间的建筑垃圾总存量约有14000万 吨。按照国际测算法,每万吨建筑垃圾占用填埋场的土地2 亩(平均填埋深度5米),我市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填埋占 地面积就要1600亩,处理20年来的存量建筑垃圾需占用土 地达28000亩以上。 因此市市委、政府从建筑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 化、无害化”和循环经济角度出发,把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纳入到了政府的日常工作议程,组织发改、城建、土地、环 保、环卫、规划、卫生等部门,对市区建筑垃圾处理进行了 专题调研,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技术研 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开办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厂,对 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商品砖、板等新 型建筑材料;鼓励和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使用这些新型建筑材 料。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 1是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 化”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业化”的需要。近几年来,随 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我市(我县)的 城市工程建设也步入了高峰期,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所 耗资源也迅猛增长,与此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 垃圾数量也大幅增加。由于我县与市目前仍有部分采取的处 理方法依旧是垃圾场填埋或露天堆弃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 的土地资源,造成了耕地浪费、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 题,而且这些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如果不对 建筑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理予以高度的重视和管理,不仅会给 国家节能减排、资源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的落实带来不利 影响,而且必然会给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和 约束。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我市建筑垃圾实现“四化”管理 的必要措施之一。 是实现市市委市政府“实施“宜居春城、美丽春城” 战略,也是富民建设“富民新区、宜居辅城、美丽富民”发 展目标的需要。 市、富民县两级党委、政府确定了走绿色繁荣发展之路。因 此,生态环境是立市(县)之本。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 善和提高,是我市(县)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生态 立县”、“宜居辅城”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大力度 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建筑垃圾污染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市垃圾处理现状不仅与城市性质不相符,也不符合国家建 筑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因此,建设规化的建筑垃 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已势在必行。 2.3. 3是西部大开发对市市环境卫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的 需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容,西 部大开发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是要更好的保护和 建设好生态环境,不能破坏和滥用资源,而是要合理的开发 利用丰富的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在环境 保护方面,重点是加强大气污染和城市污水、固体废弃物综 合治理力度。因此,加强城市环境治理,对建筑垃圾进行 “四化”处理,将建筑垃圾变为新型节能建材等,尽力避免 造成环境污染已势在必行。 第三章场址选择 3.1选址原则 3.1. 1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 建筑垃圾消纳场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符合富民县县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与城 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 (2) 与灯市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 与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 库容应保证填埋场使用年限在10年以上,特殊情 况下不应低于8年; (4)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5) 人口密度、土地利用价值与征地费用均较低; (6) 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 水流向下游地区与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7) 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应设在下列地区: (8) 地下水集中供水水源地与补给区; (9) 洪泛区和泻洪道; (10)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或人畜 供水点500m以的地区; (11) 填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河流和湖泊50m以 的地区; (12) 埋库区与污水处理区边界距民用机场3KM以的地 区; (13) 活动的坍塌地带,尚未开采的地下蕴矿区、灰岩 坑与熔岩洞 (14) 珍贵动植物保护区和国家、地方自然保护区; 公园,风景、游览区,文物古迹区,考古学、历史学、 生物学研究考察区; (15)军事要地、基地、军工基地和国家地区。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选址。 处理厂选址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符合灯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环境规划与城市环 境卫生专业规划等专业规划要求; (2) 与灯市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大自然保护 与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 交通方便,运距合理; (4) 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 观后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