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安阳市县第四高级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则(    ) A.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也越大,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 B.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C.细胞体积越小越好,细胞的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则代谢一定更旺盛 D.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细胞内要有充足的酶促反应空间 参考答案: D 2.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的数目分别为     A.3 和3    B.3和2     C.2和3    D.2和2 参考答案: C 3.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能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参考答案: B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酵母菌DNA是裸露的,所以没有染色体 C .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D.核糖体和线粒体都既有核酸又有外膜 参考答案: A 5. 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结合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 B.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相对较高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 D.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A.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解答】解:A、自由水是细胞中良好的溶剂,A错误;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故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相对较高,B正确; 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引起抽搐,C正确; D、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正确. 6. 最能体现细胞与细胞之间功能差异的是: A.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参考答案: B 7. 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是(    ) A.增加细胞总表面积和蛋白质种类    B.不同种类细胞具有特异的结构和功能 C.使细胞球形化并增强代谢          D.水、酶、色素的含量均增加 参考答案: B 8. 一般说来,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夏天光照最强的中午,光合作用反而下降。其原因是(  ) A.蒸腾作用太强,体内水分不足 B.酶的活性降低 C.气孔关闭,氧释放不出,抑制光反应 D.气孔关闭,CO2不足 参考答案: D 9. 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参考答案: C 10. 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A.q+1           B.p-1           C.q-2          D.p+1 参考答案: B 11. 用含有32P的磷酸盐培养液培养洋葱根尖细胞(含P的物质或结构均可被32P标记),一段时间后,细胞中具有32P的结构及化合物是(  ) ①脱氧核糖  ②细胞膜  ③核糖体  ④脂肪  ⑤线粒体  ⑥中心体 A. ①②③⑤⑥   B. ②③⑥    C. ②③⑤⑥       D. ②③⑤ 参考答案: D   略 12. 在一台光学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为最短的一组是(   )    A. 目镜(15×)和物镜(40×)       B.目镜(15×)和物镜(1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5×)和物镜(40×) 参考答案: B 13. 恩格斯曾经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建立意义的是(    )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参考答案: D 14. 实验材料的选择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列各项实验中,选择的实验材料错误的是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梨 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菠菜叶 ③ 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 ④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紫色洋葱鳞片叶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参考答案: A 16. 蚕豆(2n=12)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然后转入仅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再转入仅含2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下列有关此时每个细胞中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均有6条染色体含3H标记 B. 前期时,每个DNA分子都含2H标记 C. 中期时,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3H标记 D. 后期时,每个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2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 参考答案: A 【分析】 解答此题需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与和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依题意,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2H标记、在有3H标记的环境中复制1次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条链含有2H标记、另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因此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每个子细胞中,由一条染色体产生的2个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是1条链含有2H标记、另一条链含有3H标记。依此类推,再将产生的子细胞转入仅含2H标记的培养基中,每条染色体完成复制后,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的DNA,其中1条同时有2H和3H标记,另1条仅有2H标记。据此结合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即可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蚕豆(2n=12)根尖细胞在含2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若干个细胞周期,则蚕豆根尖细胞的DNA都含有2H。然后转入仅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依据DNA的半保留复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1个双链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一条链含有3H、另一条链含2H。再转入仅含2H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分裂至前期,此时细胞中共有1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的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组成该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3H、一条链含有2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含2H,即每个DNA分子都含2H标记,B正确;中期时,细胞中也有1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的2个DNA分子,均为1个同时含有3H和2H、另1个仅含2H,所以每个细胞中都有12个DNA分子含3H标记,C正确;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24条,这24条染色体均有2H标记,其中有3H标记的为12条,所以每个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与含2H标记的染色体之比为1:2,D正确;由于两条子染色体是随机地移向细胞两极,因此末期时,细胞每一极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0~12条,A错误。 17. ATP是下列哪项物质英文名称的缩写                        (     )     A. 核糖核酸    B. 脱氧核糖核酸    C. 二磷酸腺苷   D. 三磷酸腺苷 参考答案: D 18. 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卵细胞,一半来自于精子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唯一原因 参考答案: C 【考点】61:细胞的减数分裂;69:受精作用. 【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受精作用的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解答】解:A、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A错误; B、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和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C正确;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配子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交叉互换也可以导致配子具有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受精作用的具体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9.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视野亮度    C.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 ' " 参考答案: D 略 20. 病毒、蓝藻、酵母菌、人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膜   B.脂质       C.糖类   D.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D 21. 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于(  ) A. 有丝分裂后期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受精卵发育过程中 参考答案: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 考点: 分离定律和减数分裂 点评: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22.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山茶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