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十堰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 D.操作练习 2.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搜集资料加以分析解决的学习方法是(  )。 A.接受性学习 B.研究性学习 C.合作式学习 D.网络化学习 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感知教材 B.理解教材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 A.社会主义教育与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 B.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必要条件 C.资本家剥削童工的主要手段 D.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人的能力有“早熟”和“大器晚成”的表现,这反映了能力哪一方面的差异(  )。 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遗传素质的差异 6.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个人 B.小组 C.班级 D.个人和小组相结合 7.决定教育性质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科学技术 D.民族和文化传统 8.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文化因素 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0.教学的特殊形式是(  )。 A.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个别指导 D.小组教学 11.在全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 C.教育机构 D.教育功能 12.在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初学者调节自己的动作往往依靠(  ) A.动觉控制 B.自动控制 C.视觉控制 D.他人控制 1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A.创造性 B.广延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14.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 )。 A.复杂性、创造性 B.局限性、区域性 C.自觉性、感化性 D.传递性、短暂性 15.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教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交叉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合作教学 B.复式教学 C.设计教学 D.分组教学 16.《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7.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D.共性和差异性 18.《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于( )。 A.A.1990年 B.1993年 C.1995年 D.2000年 19.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A.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陶冶教育 20.“美育”一词的首次提出使用者是( ) A.孔子 B.鲁迅 C.席勒 D.但丁 二、填空题(20题) 21.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2.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3.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4.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5.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6.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27.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8.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9.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0.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1.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2.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3.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4.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5.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6.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7.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8. 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40.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三、简答题(5题) 41.为什么说“教育救国论”是错误的。 4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学校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43.动机的分类有哪些? 44.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45.简答教师的劳动特点。 四、论述题(5题) 46.论述人格形成的因素。 47.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48.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49.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50.结合思维品质的特性,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辨析题(5题) 51.百分制记分法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分方法,它也是唯一的成绩评定方法。 52.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53.腿长、心脏功能好、肌肉发达都是体育运动所必需的,它们都属于能力范畴。 54.教育决定人的发展。 55.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六、(0题) 56.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 A.课堂教学以外 B.学校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 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参考答案 1.C此题要求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基本含义。 2.B该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理解程度。 3.B 理解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掌握,才能牢固记忆;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运用。理解的目的在于形成概念、原理,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D 掌握马克思全面发展观即可得到答案。 5.B 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人的能力除“早熟”外,还有“大器晚成”的现象,即有的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 6.C班级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受学校委派,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 7.B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要求。 8.C 9.A 10.B 11.A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是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展开的。 12.C 13.C 该题是一道很典型的题,即容易把一些格言与教师的劳动特点放在一起来进行考查。答此类题要注意两点:第一,把格言搞懂;第二,熟记教师的劳动特点。 14.A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域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15.B 16.B 17.A该题所要考查的内容实际上是教材的一个重点部分,即“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的一部分内容。它还可以以其他的形式来考查学生对这一部分其他内容的掌握情况,如通过简答题或论述题的形式来考查。无论怎样考查,考生要清楚,这一重点部分实际上包括两大内容:教育的措施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四个)。 18.B 19.A 20.CC [解析] 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 21.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2.强化强化 23.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4.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5.识记 保持 26.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27.生活化生活化 28.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29.认识 30.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31.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2.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3.制度文化 34.壬寅学制 35.社会 家庭 36.强制性强制性 37.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8.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0.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41.(1)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它不能决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不能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2)“教育救国论”企图在不触动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前提下从改造教育人手,产生清明政治,富国强民,实际是行不通的。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教育救国论”皆以失败而告终。 42.(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43. (1)按需要的种类可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2)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4)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可分为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 44.(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 (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45.(针对下面每一个要点,请简要说明) (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46.(1)生物遗传因素。 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②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③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3)学校教育因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通过学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自己优良的人格特征,才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学生通过课堂教育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此外,校风、班风、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