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级硅基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电子级硅基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 一、 特种气体行业:政策利好需求升级,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一)特种气体定义与分类 特种气体指运用在特定领域中,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纯度大于等于99.999%)的气体。特种气体种类繁多,单一品种产销量较小。根据不同用途,对不同纯度组成、有害杂质允许的最高含量、产品的包装储运等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家政策、技术的发展的推动下,国产气体公司在特种气体行业发展迅速。但与国外气体公司相比,大部分国产气体公司的供应产品仍较为单一,纯度级别不高。 特种气体的制备需要通过气体合成、气体纯化、气体混配、气体检测、气体充装多个步骤。气体合成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低纯度气体原料;气体纯化通过洗涤塔、干燥塔、吸附塔、精馏塔等装置将低纯度原料纯化为高纯度产品;气体混配是根据客户需求的混配比例,调节各气体及平衡气的比例进行混合生成定制化产品;气体检测是将样品气体和载气通入分析仪器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气体充装是将气体充装至钢瓶或储槽的过程。特种气体按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电子特气、医疗气体、标准气体、激光气体、食品气体、电光源气体等。电子半导体领域对特种气体的纯度和质量稳定性要求最高,电子特气纯度一般大于6N。在所有特种气体中,电子特气的市场规模最大,约占特种气体市场规模的60%。 (二)特种气体市场规模 特种气体是LED、集成电路、新能源、液晶面板、光纤光缆、光伏、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材料。国家政策的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下游需求的增长等因素推动特种气体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2021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从175亿元增至342亿元,年复合增速达18.24%。在下游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鼓励特种气体发展的环境下,中国特种气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到2026年中国特种气体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8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8.76%。 特种气体下游应用涉及电子半导体、化工、医疗环保等行业,占比分别为43%、38%和9%。在电子半导体需求持续增加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特种气体在该领域中的占比或将持续增加。 从特种气体细分市场来看,电子特气份额占比最大,2021年为63%。在中国经济结构正在优化升级的大环境下,政府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如集成电路、发光二级管等。电子特气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及发光二级管的重要原材料,下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加大企业对电子特气的需求。在政策利好与需求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电子特气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的状态。2017-2021年,中国电子特气市场规模从114亿元增至2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7.32%。 电子特种气体主要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LED(发光二极管)、光伏等领域。电子特气应用于半导体领域的占比高于62%。其中,集成电路、LED、光伏等属于半导体细分应用领域,应用占比分别为43%、13%和6%。此外,在电子行业中,21%的电子特气应用于显示面板。 (三)特种气体竞争格局 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被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垄断。2020年,美国空气华工、美国普莱克斯、法国液化空气、日本太阳日酸及德国林德共占据中国市场85%的市场份额。中国国产企业实力逐渐增强,但国产企业的特种气体产品较为单一,特种气体纯度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国产企业第一梯队包括华特气体、金宏气体、南大光电和雅克科技,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91%、1.56%、1.5%和1.3%。第一梯队的企业特气业务收入已具备规模性,在细分领域产品优势明显,但和国外龙头企业相比还有差距。 二、 工业气体行业概况 工业气体产品种类繁多,按化学性质不同可以分为剧毒气体(如氯气、氨气等)、易燃气体(如氢气、乙炔等)、不燃气体(如氧气、氮气和氩气等)。按组分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纯气和工业混合气。按照气体制备方法的不同,工业气体可以分为空分气体和其他工业气体两大类,其他工业气体又包含合成气体和特种气体。 中国工业气体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主要涉及到空分设备制造商与化学原料供应商等;中游则是工业气体供应商,其中代表性企业有杭氧股份、和远气体等,其中杭氧股份也是上游知名的空分设备制造商;工业气体下游应用领域较为丰富,不同气体根据其不同的特性在下游应用上有不同侧重,主要应用领域有钢铁冶炼、石油化工、焊接及金属加工等领域。 三、 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从需求端刺激了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的发展。全球工业发展水平较高,整体呈稳步发展;中国工业发展迅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疫情防控加强,宏观政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未来中国工业发展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发展历经200多年,整体呈稳步发展。2017-2021年全球工业气体行业复合增长率为6.97%。在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发展稳定环境下,全球工业气体市场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99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7.11%。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较全球工业气体行业起步晚,但在国家政策推动,外资引入,高新技术发展等因素影响下发展迅速。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21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9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39%。未来随工业快速发展、国家政策推动和以电子特种气体为代表的新兴用气需求涌现,中国工业气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据亿渡数据预计2026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842亿元,2021-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9.59%。 四、 工业气体行业概述 工业气体是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工业产品的统称,因其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诸多基础行业,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其中特种气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电子特气、高纯气体和标准气体等。 大宗气体呈现产销量较大,但对气体纯度要求不高(纯度要求通常低于5N)的特点,主要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电力、造船等传统领域,按制备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氧、氮、氩等为代表的空分气体和以乙炔、氨气、二氧化碳等为代表的合成气体。 特种气体主要包括电子特气、高纯气体以及标准气体,其中电子特气主要用于光伏、显示面板、新能源电池等领域。电子特气具有单位用量小、品质纯度要求高、包装储运要求高、单位价格高等特点。 五、 工业气体中游分析 (一)工业气体市场规模 工业气体行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节能减排背景下,以冶金、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了对工业气体的大量需求。数据显示,我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06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07%。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928亿元。 (二)工业气体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占比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工业气体可分为大宗气体和特种气体。大宗气体指纯度要求低于5N,产品产销量大的工业气体;特种气体指被应用于特定领域,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气体。2020年,中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约占工业气体的80%,特种气体约占工业气体的20%。 (三)大宗气体市场规模 近年来,大宗气体在下游领域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大宗气体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数据显示,中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3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5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8.88%。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大宗气体市场规模将达1555亿元。 (四)特种气体市场规模 特种气体是工业气体的一种,指被应用于特定领域,对纯度、品种、性质有特殊要求的工业气体,占工业气体的20%。随着制取技术的发展以及下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特种气体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特种气体市场规模达到342亿元,2017-202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8.24%。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2年我国特种气体市场规模将达409亿元。 (五)工业气体行业行业经营模式 根据供应模式的不同,工业气体行业的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自建装置供气和外包供气两种,而外包供气又分为零售市场和现场制气市场。大型下游企业,尤其是国有炼钢厂及化工企业以往大多依赖自建装置供气。然而,由于工业气体属于商品,为了提高效率及成本效益,越来越多下游公司开始将其工业气体需求转向外包供应。2017-2021年,中国外包供气市场占比从55%增长至65%,预计2022年占比可达到68%。 (六)工业气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工业气体行业市场份额较为集中,主要被两大海外厂商林德集团和液化空气垄断,2021年其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2%和21%。从国内厂商来看,气体动力和杭氧股份竞争力较强,2021年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10%和6%。 中国特种气体市场中,国外公司仍为主流,国产企业产品较为单一,提纯技术不够成熟,在市场竞争度较低。2021年国内行业CR5占比约7.7%,企业包括华特气体、南大光电、金宏气体、雅克科技、和远气体等,2021年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3%、2.1%、1.9%、1.1%和0.2%。 六、 中国工业气体行业行业竞争格局 我国工业气体行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竞争梯队,尽管目前外资企业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但是国产企业的发展势头毫不逊色。目前位于国内第一梯队的是外企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以及美国空气;第二梯队则是2020年相关营收大于50亿元的国内企业,分别是上海石化、诚志股份与杭氧股份;第三梯队的相关营收位于10-50亿元的区间内,主要有华谊集团、金宏气体、创元科技与中泰股份。 目前中国工业气体行业仍以外资企业德国林德、法国液化空气以及美国空气化工为主;国内厂商中,2020年上海石化中工业气体相关产物中间石化产品的营收为82.51亿元,占当年市场规模的5.06%;其次是诚志股份,其相关产品为清洁能源产品,营收达到了81.1亿元;第三的是杭氧股份,其业务气体销售在2020年的营收为54.2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