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可行性分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积极拓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到2025年,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达到国家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二级站及以上标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五个一标准。 二、 城乡融合发展的模式 (一)农业内部融合模式 采用农林结合、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生态循环方式,形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农业融合状态,实现高效生态农业增产增效。以宁波慈溪正大示范园为例,建立稻蟹共生模式,每亩可实现年增收1 200多元;积极引进新加坡、以色列等国的先进技术,探索蔬菜种植、鱼虾养殖立体种养模式,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延伸农业产业链模式 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健全市场营销体系,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尽可能将农产品价值留在乡村。 (三)农业功能拓展模式 推进农业与商贸、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多样化功能。以丽水缙云舒洪黄龙示范园为例,建立生态循环种植养殖+农业休闲旅游+中小学生学农基地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植入旅游、研习等功能,成倍放大农田和农产品价值。 (四)高技术渗透模式 应用数字农业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等培育现代农业生产新模式,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与农业信息深度融合。以台州仙居仙台示范园为例,建有院士团队,入驻的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和产业基地有13个,示范园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超过百万亩;电子商务带动的农产品销售占比超过40%。 (五)多业态复合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农家乐、农事体验、民俗文化展示、农产品电子商务、特色小镇等多业态相互融合,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六)产城融合模式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联动发展,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形成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专业特色小城镇。以嘉兴海盐望海示范园为例,围绕生猪产业,推进实现良种繁育—生态养殖—透明工厂—肉品加工—冷链物流—文化旅游—美食品鉴全链条集聚发展,打造健康美食小镇。 三、 城乡融合发展主要目标 到2025年,试点县(市)引领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进一步完善,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初步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基本健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四、 城乡融合发展指导思想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分层推进、以点带面、久久为功,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关键,选择部分县(市)先行试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除体制机制制约,补齐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探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全省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五、 城乡融合发展的进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这些相关政策、规定、制度的出台有力地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使之取得良好进展。 (一)城乡要素双向流动逐步畅通 一方面,随着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门槛不断降低、通道逐步拓宽,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进程提速。另一方面,城市人才入乡机制也在逐步建立,城市人才向乡村流动,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发展普惠金融,促进资本、技术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推进了金融市场在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进程。 (二)农村产业融合与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我国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负增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兴起,家庭农场政策支持体系逐步健全;农民合作社服务农民能力显著提高;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迅猛发展。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为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更加持久的活力。 (三)城乡发展鸿沟进一步缩小 一是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缩小。近年来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均等化进程加速。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二是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缩小。农村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三是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六、 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显著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 其中,在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增长390%。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城乡居民在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以及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均实现了制度全覆盖。但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依然较大。在农村医疗、教育方面,近几年来城市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农村的2.2倍,城市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2.7倍,城市幼儿园专任教育人数为农村的2.8倍,农村在享有医疗、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城。 (三)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面临较大短板 新世纪以来,我国特别重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差距有所缓解。但是,面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仍然面临较大挑战。在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城市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3.44%和98.45%,而农村地区仅为20%和65%,分别低于城市73.44个百分点和33.45个百分点。农村人居环境落后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表征,直接影响农村居民对现代化成果的分享。 (四)城乡自由流动面临制度性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政策的重点是牺牲农村、农业的利益,支持、支援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和乡村完全处于不对等的地位。无论是城乡统筹发展还是城乡一体化建设,政策重点都是进一步突出城市的主导作用,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工业反哺农业,强调城市的辐射作用以及工业的带动作用,丝毫没有显现乡村的价值。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城乡建设路径惯性的影响,以城带乡的政策惯性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思想,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不够,不利于乡村与城市同步发展。 受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影响,人、财、物等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受到诸多限制,机制尚存严重壁垒,限制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尽管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就业制度改革等使农民流入城市的环境有所改善,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农民依然无法同等分享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特别在城市住房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使农民难以实现在城市定居的目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尚须突破。尽管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这三块地改革及农村承包地这一块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所推进,但体制性突破尚待时日。城乡金融存在严重藩篱。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工商资本下乡在政策上依然面临着严重束缚。面对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制度性障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应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切实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五)城乡融合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受区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各大区域板块城镇化推进程度差异明显,各种类型城市以及离城市不同距离的地区城乡融合状况迥异。总体上,城市群地区城乡间基础设施实现了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初步实现均等化,处于向高水平城乡融合迈进阶段,基本具备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基础条件。 七、 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难题 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存在六个方面的差距和短板:一是要素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城乡要素流动主要表现为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性流动,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不畅;二是产业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对城镇产业的吸引力天然较弱;三是空间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混乱的城中村和衰败乃至空心化的村庄是突出问题;四是生态环境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一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普遍较好但也存在区域性、局部性短板;五是治理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城镇治理机制相对完善,乡村治理资源匮乏、治理结构固化、公共产品供给低效;六是制度融合存在差距和短板,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存在制度性差别,农村居民在分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收益时缺乏机制设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城乡关系进入到强调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彻底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是必然选择,因此,正确判断当前城镇和乡村的发展差距,客观分析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弥合差距、补齐短板的对策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 由于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城乡融合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城乡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具体体现为城镇化的不完全性、土地管理制度的不适应症、资金要素流动不畅等;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具体体现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短板突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部门化方式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易受干扰;城乡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农民增收面临诸多障碍,增收空间受到压缩,持续增收面临较大挑战。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这些具体问题和困难,应有针对性地逐一加以分析和解决,为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增加有分量的研究内容和细节。 八、 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动因 (一)国内层面:城乡失衡特征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城乡失衡呈现转型趋势和最新特征。这些趋势特征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高度相关,给协调城乡关系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 1、城乡要素流动双向化 但要素流动结构性失衡问题仍然突出。国家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也带动了城市工商资本、各类人才下乡寻找创业创新机会。城乡之间呈现出人才、资金要素流动日趋双向化的可喜变化,但是要素流动并不均衡。从人才要素的流动看,近年来下乡双创人数虽有明显增加,但是与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数量相差依然悬殊。此外,资金、土地要素流动也呈现出地区性结构失衡特征。 2、城乡居民需求多样化 但产业发展响应多样化需求的能力仍然滞后。城乡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伴随着自身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日益拓展。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不仅体现在基本食物需求上,而且增加了食品安全化、健康化,以及休闲观光、生态旅游等多方面的服务性需求。乡村居民对农业农村的需求不仅体现在栖身的基本生存需求上,还体现在通过土地流转、农产品深加工、三次产业融合等方式增加收入的经济需求上。目前,三次产业的发展尚不能充分适应中国城乡居民需求的变化。 3、城乡产业发展联动化 但融合方式趋同化问题仍然明显。但从三次产业融合的方式来看,以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农业为主,产业融合深度不足,融合方式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不少地区缺乏具有本地特色的融合方式。 (二)国际层面:全球化曲折发展带来的契机与风险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演进是深刻根植于全球发展格局变迁与调整的历史进程之中的。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中国与世界各国日趋紧密联系起来,中国城乡关系转型愈加难以摆脱全球化进程而独立前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也对中国城乡关系调整带来了愈益深刻的影响。 1、全球化深入发展迫切要求 中国加入WTO之后,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全球农产品和农业产业竞争的压力既形成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强烈冲击,也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助推器,更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器。由于中国人地关系紧张,户均耕地面积不足7亩,农业超小经营规模妨碍农业科技的应用与规模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