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玉田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玉田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人造地球卫星可在高度不同的圆形轨道上运行,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C  ) A.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速度都不超过 B.各国发射的所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周期都不超过 C.若卫星轨道为圆形,则该圆的圆心必定与地心重合 D.地球同步卫星可相对地面静止在北京的正上空 参考答案: 2. (单选)小明想推动家里的衣橱,但使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没推动,于是他便想了个妙招,如图所示,用A、B两块木板,搭成一个底角较小的人字形架,然后往中央一站,衣橱居然被推动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这有可能,A板对衣橱的推力有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B.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如何小明的力气也没那么大 C.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小明根本没有用力去推衣橱 D.这有可能,但A板对衣橱的推力不可能大于小明的重力 参考答案: A 3. (单选)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t的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与纵横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0.5 m/s和-1 s,由此可知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 m/s D.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 m/s 参考答案: C 解:A、B、根据 ,可知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图线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则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5m/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 (1)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L=0.1m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t=0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并立即开始向上振动,经过时间?t=0.3s,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t=0.3s时刻,质点1向上运动          B.t=0.3s时刻,质点8向下运动 C.t=0至t=0.3s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s     D.该波的周期为0.2s,波速为4m/s        E.该波的周期为0.3s,波速为2.67m/s (2)如图所示为用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一块柱形棱镜的截面图,圆弧CD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周,圆心为O,光线从AB面上的某点入射,入射角θ1=45°,它进入棱镜后恰好以临界角射在BC面上的O点。 (a)画出光线由AB面进入棱镜且从CD弧面射出的光路图; (b)求该棱镜的折射率n; (c)求光线在该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小v (已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参考答案: 5. 如图所示,光滑的半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使球面由A到半球的顶点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N变大,T变小                    B.N变小,T变大 C.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      D.N不变,T变小 参考答案: 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飞船在某星球表面附近,受星球引力作用而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飞船在离该星球表面高度为h处,受星球引力作用而绕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的质量表达式为             。 参考答案: 7. 现有一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0”刻度线与中值刻度线问刻度模糊,若用该欧姆挡的×100Ω挡,经正确调零后,规范测量某一待测电阻R时,指针所指的位置与“0”刻度线和中值刻度线间的夹角相等,如图乙所示,则该待测电阻R= 500 Ω. 参考答案: : 欧姆表调零时,Ig=,由图示欧姆表可知,中央刻度值为:15×100Ω=1500Ω,指针在中央刻度线时:Ig=, 欧姆表指针所指的位置与“0”刻度线和中值刻度线间的夹角相等,则电流:I=Ig=, 解得:RX=500Ω. 故答案为:500 8. 质量为m=1kg的小球由高h1=0.45m处自由下落,落到水平地面后,反跳的最大高度为h2=0.2m,从小球下落到反跳到最高点经历的时间为Δt=0.6s,取g=10m/s2。求:小球撞击地面过程中,球对地面的平均压力的大小为         N。 参考答案:     答案:60 9. (1)(6分)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eV。用这种光照射逸出功为4.54eV的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          eV。 参考答案: 12.09  7.55 10.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合上电键S,变阻器的滑动头C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电源的输出功率P与路端电压U、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曲线分别如图(b)、(c)所示。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则电源电动势E=__________V,电源内阻r=________Ω。 参考答案: 12,3 1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1)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         ▲        ②         ▲        ③         ▲      (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桶的质量,测得小车所受绳子的拉力F和加速度a的数据如下表: F/N 0.21 0.30 0.40 0.49 0.60 a/(m/s-2) 0.10 0.21 0.29 0.41 0.49 ①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右图中作出a~F图象; ②由图象可知,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     N。 (3)打出的某一条纸带,A、B、C、D、E、F为相邻的6个计数点,如图,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利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A点的速度vA=    ▲     m/s. 参考答案: ⑴①电源电压应为4~6V(2分)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2分) ③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2分) ⑵①如右图所示,无标度扣1分,无描点扣1分,图象不是直线扣3分,扣完为止(3分) ②0.12±0.02(2分) ⑶0.50(2分) 0.095(2分) 12. 模拟兴趣小组为测一遥控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电动小车的质量为0.4 kg; ②将电动小车、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按如图K26-9所示安装; 图K26-9 ③接通打点计时器(其打点周期为0.02 s); ④使电动小车以额定功率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一段时间后关闭小车电源,待小车静止时再关闭打点计时器(设小车在整个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 在上述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所打的部分点迹如图K26-10所示. 图K26-10 请你分析纸带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1)该电动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___m/s; (2)该电动小车被关闭电源后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 (3)该电动小车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W. 参考答案: (1)1.880(1.881给分)  (2分);  1.044  (2分)  (2 )①1.00m/s,2.50m/s;②5.25J,5.29J  (每空2分) 13. (6分)为了安全,在行驶途中,车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从驾驶员看见某一情况到采取制动动作的时间里,汽车仍然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思考距离);而从采取制动支作到车完全停止的时间里,汽车又要通过一段距离(称为制动距离)。下表给出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离和制动距离等部分数据。请分析这些数据,完成表格。   速度(km/h)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45 9 14 23 75 15 38   90       105 21 75 96 参考答案: 答案:18    55    53(以列为序)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甲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m(kg)的圆柱棒代替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上并随之转动,代替打点计时器.当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转动就在圆柱棒表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乙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0.0 mm,44.0 mm,68.0 mm,92.0 mm,116.0 mm,140.0 mm,已知电动机每秒钟转20圈,由此研究圆柱棒的运动情况.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图乙中的________端是圆柱棒的悬挂端(填“左”或“右”). (2)根据图乙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D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D=________m/s;圆柱棒竖直下落的加速度a= ____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0.05s   左    (2)1.60m/s    9.60 m/s2 15. (08年石家庄二中12月月考)(4分)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迹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出运动的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将小球由静止释放        D.记录小球位置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记录球的位置的纸取下后,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参考答案: 答案:ACE(4分,答不全得2分,错选得零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12为某水上滑梯示意图,滑梯斜面轨道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7°,底部平滑连接一小段水平轨道(长度可以忽略),斜面轨道长L=8m,水平端与下方水面高度差为h=0.8m。一质量为m=50kg的人从轨道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若忽略空气阻力,将人看作质点,人在轨道上受到的阻力大小始终为f=0.5mg。重力加速度为g=10m/s2,sin37°=0.6。求: (1)人在斜面轨道上的加速度大小; (2)人滑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3)人的落水点与滑梯末端B点的水平距离。 参考答案: (1)设人在滑梯上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37°? f =ma  …………………………………………………(3分)       得:a=1 m/s2 ………………………………………………………(2分) (2)设人滑到滑梯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对人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Lsin37°? fL=?0 ………………………………………… (3分)      得:v=4m/s  ………………………………………………………(2分) (3)人离开滑梯后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为t      ……………………………………………………………(2分)     水平距离 x=vt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