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强化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模拟考试试卷模拟考试试卷 B B 卷含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卷含答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强化训练试卷评技术方法强化训练试卷 A A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基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因子的(),项目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之前需要明确区域生态系统现状及主要功能和评价的主要生态因子。A.普遍性 B.可行性 C.多样性 D.综合性【答案】C 2、某铁路专用线穿过 2 类声环境功能区,在居民区测得的夜间等效声级为57dB(A),居民区声环境评价结果正确的是()。A.达标 B.超标 2dB(A)C.超标 7dB(A)D.超标 12dB(A)【答案】C 3、下列()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最简单的估算方法。A.物理类比法 B.线性优化法 C.修正的 AP 值法 D.模拟法【答案】C 4、机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为防治飞机噪声污染,应优先分析的是()。A.机场飞行架次调整的可行性 B.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隔声的数量 C.机场周边环境保护目标搬迁的数量 D.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选择、飞行程序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答案】D 5、某新建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内容,说法正确的是()。A.连续监测 6 天 B.布设 5 个监测点 C.必须进行二期监测 D.应在监测季主导风向下风向加密布点【答案】D 6、关于采用生物法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仅需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好氧法 B.仅需脱氮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 C.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 D.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厌氧/好氧法【答案】C 7、为弥补某码头工程港池开挖过程带来的鱼卵仔鱼、底栖生物等水生生物资源损失,应采取的措施是()。A.生态补偿 B.污染治理 C.生态监测 D.污染预防【答案】A 8、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对环境的最大影响是尾气造成的污染,()是污染控制的关键。A.工况控制和烟气净化 B.工况控制 C.固废原料的选择 D.尾气净化【答案】A 9、厂区内噪声水平调查一般采用()。A.极坐标法 B.功能区法 C.网格法 D.等声级线法【答案】C 10、(2017 年真题)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主要是()。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移民安置 D.生物入侵【答案】D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活垃圾填埋场应设置防渗衬层渗漏检测系统,以保证在防渗衬层发生渗滤液渗漏时能及时发现并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措施 B.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导排系统,该导排系统应确保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内防渗衬层上的渗滤液深度不大于 20cm。为检测渗滤液深度,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应设置渗滤液监测井 C.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以在填埋场的运行期和后期维护与管理期内对渗滤液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D.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应设渗滤液调节池,并采取封闭等措施防止恶臭物质的排放【答案】B 12、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阶耗氧系数。上游断面 COD 实测浓度 30mg/L。COD 浓度每 5km 下降 10%,上、下游断面距离 8.33km,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 1d,则耗氧数估值为()。A.0.10/d B.0.16/d C.0.17/d D.0.18/d【答案】D 13、下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危害及防治方法描述正确的是()。A.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增加 B.河流与浅层缓流的湖泊相比,更容易爆发水体富营养化 C.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水体中的氨氮可通过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去除 D.藻类大量繁殖不仅影响水生生态结构,对饮用水处理也有不利影响【答案】D 14、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的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布点。A.环境功能区法 B.平行线法 C.同心圆法 D.极坐标布点法【答案】D 15、污水处理厂散发的臭气中含有硫化氢、氨、甲硫醇等恶臭污染物,下列方法中工艺简单、能耗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是()。A.活性炭吸附法 B.水吸收法 C.直接燃烧法 D.生物过滤法【答案】D 16、(2018 年真题)采用两点法估算河道的一阶耗氧系数。上游断面 COD 实测浓度 30mg/L,COD 浓度每 5km 下降 10%,上、下游断面距离 8.33km,上游断面来水到达下游断面时间为 1 天,则耗氧系数估值为()。A.0.10/d B.0.16/d C.0.17/d D.0.18/d【答案】D 17、某磷限制型湖泊,总磷浓度出现趋势性下降,叶绿素 a 浓度出现趋势性上升,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有()。A.总磷内负荷增加 B.水温趋势性上升 C.湖内累积负荷影响 D.滞留时间趋势性延长【答案】B 1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10 个 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 5 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 3 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 24 个监测点 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答案】B 19、(2019 年真题)在生态影响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不属于工程分析对象的是()。A.总投资 B.施工组织设计 C.项目组成和建设地点 D.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答案】D 20、甲企业年排废水 600 万 m A.48t B.72t C.4.8t D.7.2t【答案】A 21、公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防治措施中,应优先考虑()。A.声源控制 B.声屏障 C.线路与敏感目标的合理距离 D.个人防护【答案】C 22、某煤间接液化项目年操作时间 8000 小时,建设 10 台气化炉,每年检修 1次,气化炉开车时不合格粗煤气送高压火炬处理,每次持续 3.5 小时。单台气化炉开车时火炬产生的二氧化硫约 5t/h。该项目气化炉开车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为()。A.210t/a B.175t/a C.50t/a D.35t/a【答案】B 23、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对于生产稳定且污染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 2 个周期,每个周期内采样次数最少为()。A.1 次 B.2 次 C.3 次 D.6 次【答案】C 24、已知某湖当年入湖总磷负荷 L,出湖水量 Q,平均容积 V,湖体总磷平均浓度 C,湖水体总磷存续总量年增量 M。则总磷的一阶反应速率常数 K 的估算式为()。A.KV/Q B.K(LQCM)/V C.K(LQC)/VC D.K(LQCM)/VC【答案】B 25、(2017 年)西南山区某拟建铁路须穿越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为最大限度减轻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穿越自然保护区路段应优先考虑采取的措施是()。A.生态补偿 B.架设桥梁 C.放缓路基边坡 D.隧道穿越【答案】B 26、(2019 年真题)下列统计量中计入工业重复用水统计量是()。A.地下水取水量 B.企业达标污水回用量 C.地表水取水量 D.城市达标污水回用量【答案】B 27、用于去除含胶体有机物的污水处理方法是()。A.过滤法 B.化学中和法 C.活性污泥法 D.膜分离法【答案】D 28、振动噪声的监测因子为()。A.等效连续 A 声级 B.最大 A 声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垂直振动级【答案】D 29、某建设项目位于东部地区,下列时间混合层高度最高的是()。A.11:00 B.14:00 C.17:00 D.20:00【答案】B 30、某公路现有 4 车道,公路某边界处现状监测值为 61 dB(A),扩建后 6 车道,在该边界处的贡献值为 64dB(A),则扩建后该边界处的预测值为()dB(A)。A.64 B.61 C.65 D.67【答案】A 31、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中产品指标从清洁生产要求还应考虑()。A.销售和使用过程 B.使用和报废后的处理处置 C.包装和使用 D.包装和报废处理处置【答案】C 32、某河流实测 pH 统计代表值为 6.3,则该河流 pH 的标准指数为()。A.0.7 B.0.3 C.0.4 D.0.6【答案】A 33、固定污染源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采样口应优先选择的位置是()。A.水平管段的负压区域 B.垂直管段的负压区域 C.水平管段的正压区域 D.垂直管段的正压区域【答案】B 34、为解决某河流溶解氧超标严重的问题,可削减的污染物有()。A.总砷 B.氨氮 C.BOD5 D.氰化物【答案】C 35、在工程分析方法中,类比法是指()。A.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B.在分析过程中把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另外一个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加以对比的方法 C.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的方法 D.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答案】D 36、某可降解物质,在一个河流排污口下游 15km 处预测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了 50%,则下游 30km 处浓度比排污口浓度降低()。A.60%B.65%C.70%D.75%【答案】D 37、(2017 年)关于辐射逆温日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日出前辐射逆温最强 B.中午辐射逆温最强 C.下午辐射逆温最强 D.傍晚辐射逆温最强【答案】A 38、某点声源位于空旷硬质地面上,距其 100 米处的 A 声级为 50dB(A),若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则该声源的声功率级是()。A.78dB(A)B.81dB(A)C.98dB(A)D.101dB(A)【答案】C 39、(2012 年)当地环保局对河段排污混合区长度及宽度有限制,根据区域总量分配方案,项目排污河段尚有 COD 排放指标 50t/a,按混合区允许长度及宽度预测的项目 COD 排放量分别为 10 t/a 和 15 t/a,按达标排放计算的排放量为 8 t/a,则该项目允许的 COD 排放量为()。A.8 t/a B.10 t/a C.15 t/a D.50 t/a【答案】A 40、水文地质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饱和带的()。A.毛细水 B.重力水 C.薄膜水 D.固态水【答案】B 41、某建设项目有如下废气污染物,其中()为恶臭物质。A.CO B.HF C.H D.SO【答案】C 42、预测某发声源在 10m 处的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为 70dB,而该预测点的背景值为 60dB,则该处的预测等效声级为()。A.65d B.67.3dB C.70.4dB D.72dB【答案】C 43、某园区现有 20 家企业,SO2 年排放总量已达到规划环评许可量 1000 吨。现拟建 SO2 年排放量 100 吨的项目,该项目环保措施达到园区现有企业治理水平。环评总量核算在区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基于公平原则,该项目 SO2 年排放总量和园区原 20 家企业排放总量合理的分配方案是()。某园区现有 20 家企业,SO2 年排放总量已达到规划环评许可量 1000 吨。现拟建 SO2 年排放量100 吨的项目,该项目环保措施达到园区现有企业治理水平。环评总量核算在区域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基于公平原则,该项目 SO2 年排放总量和园区原 20 家企业排放总量合理的分配方案是()。A.100 吨和 900 吨 B.100 吨和 1000 吨 C.80 吨和 820 吨 D.90.9 吨和 909.1 吨【答案】D 44、废气监测时,对有组织排放的,连续生产稳定、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次。A.1 B.2 C.3 D.4【答案】C 45、封场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