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 ) A.A.学生工作的教师 B.团队工作的教师 C.教学工作的教师 D.德育工作的教师 2.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九年一般是指( ) A.小学五年,初中四年 B.小学六年,初中三年 C.小学六年,高中三年 D.初中六年,高中三年 3.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意志 4.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5.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纪律是(  )。 A.棍棒纪律 B.饥饿纪律 C.自觉纪律 D.惩罚纪律 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做好工作计划和总结 7.思维的最基本过程是(  )。 A.分析、比较 B.分析、综合 C.综合、抽象 D.分析、抽象 8.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  ) A.形式教育派 B.实质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9.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 (  ) A.成就动机理论 B.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 C.成绩结构理论 D.强化理论 1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作技能特点的是(  )。 A.动作对象的物质性 B.动作进行的外显性 C.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D.动作认知的观念性 11.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教育的(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12.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A. 赫尔巴特 B. 席勒 C. 卢梭 D. 孔子 13. 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之一为(  ) A.统计分析 B.社会规范 C.主观感受 D.人际关系协调 14.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 A.赫尔巴特 B.席勒 C.卢梭 D.孔子 15.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  )。 A.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乌申斯基 16.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 B.意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17.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18.人的能力有“早熟”和“大器晚成”的表现,这反映了能力哪一方面的差异(  )。 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遗传素质的差异 19.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  )。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 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20.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 ( ) A.A.学习总结和思想总结 B.学期总结和学年总结 C.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D.课内总结和课外总结 二、填空题(20题) 21.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2.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3. 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24.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5.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26.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7.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8.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29.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0. 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1.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2. 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3.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34.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5.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6. 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7. 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8.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9.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40.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 41.试评析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 42.简述人格的特点。 43. 44.简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依据。 45.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论述题(5题) 46.如何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47.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48.论述如何培养班集体。 49.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50.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五、辨析题(5题) 51.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2.在集体中进行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集体,充分发挥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作用。 53.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 54.“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55. 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六、(0题) 56.受过去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  ) A.定势 B.定义 C.变式 D.同化 参考答案 1.A 2.BB [解析] 我国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采用的是六三学制,这是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通用的标准。 3.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4.B 5.B 6.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 7.B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的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8.C 9.B 10.D 11.B 12.B 13.D 14.B 15.B 审题时如果仅仅是看“传统教育”,可能容易混淆。但注意“四段教学法”,就不会发生混淆了。 16.D 17.D 18.B 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根据能力表现的早晚,一般可分为:能力早熟、能力晚熟、一般发展。人的能力除“早熟”外,还有“大器晚成”的现象,即有的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 19.A 20.C 21.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2.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3.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 实龄(生理年龄) 24.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25.壬寅学制 26.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7.社会 家庭 28.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29.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0.生活化生活化 31.稳定,统一 32.混合课混合课 3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 34.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5.认识 36.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7.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38.随意运动 克服内外困难 39.识记 保持 4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1)个人本位论认为,确定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人的本性和需要。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 (3)它三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忽视了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制约,是片面的。 42.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2)稳定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 (3)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社会性。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43. 44.(1)教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决策者; (3)教师是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4)教师是教育效果的影响者。 45.(1)群体规模与特点。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2)社会支持。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 (3)任务的熟悉程度。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也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 (4)性别。社会心理学家杰德勒研究发现,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微晚一些。心理学家考勒曼等人研究发现,问题难度与从众率的相关系数男性为0.58,女性高达0.89。表明女性在相应的困难程度上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 46.在实际的课堂环境中,主要存在着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竞争型、合作型和个体化型。在竞争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的目标具有对抗性,只有其他人达不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其他人成功人,则降低了某一个体成功的可能性。 在合作型目标结构中,团体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只有所有成员都达到目标时,某一个体才有可能达到目标,取得成功;如果团体中某一人达不到目标,则其他人也达不到目标。 在个体化目标结构中,个体是否成功与团体中的其他成员是否达到目标无关,个体注重的是自己对学习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 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 47.(1)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①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意志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越明确、越高尚、越具有社会意义,对行动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②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加强目的性教育,用科学的世界观武装青少年是培养其良好意志品质的基本条件。 ③从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