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新乡市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50题) 1.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沿海的"赤潮"现象,属于(  )。 A.周期性波动 B.种群爆发 C.不规则波动 D.季节性消长 2.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 A.焚风效应 B、山风效应 C、谷风效应 D、陆风效应 3. 印尼爪哇附近岛屿上的克拉卡托火山,于1883年的5月至8月连续喷发,使岛上覆盖了厚达30米的火山回合熔岩,导致所有生物全部毁灭,但半个世纪后岛上重现原有的生机勃勃景象,这种现象属于(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陆生演替 D.内因演替 4. 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 ) A.稳定型 B.增长型 C.衰退型 D.下降型 5. 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又称为( )。 A.第二营养级 B.二级消费者 C.二级肉食动物 D.顶部肉食动物 6.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 A.温带 B、热带 C、亚热带 D、寒温带 7.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老鼠 B.麻雀 C.鱼 D.熊猫 8.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将发生(  )。 A.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态型 B.趋异适应,形成不同生活型 C.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态型 D.趋同适应,形成相同生活型 9.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10.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农业生态系统 D.生物圈 11. 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 A.空间特性 B.数量特性 C.遗传特性 D.年龄结构 12. “三基点”温度是指 ( ) A.最低温度 B.最适温度 C.最高温度 D.以上三者都是 13. 苔原的分布区域是 ( ) A.亚热带 B.热带 C.温带 D.寒带 14. 白桦、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在华北平原生长是由于 ( ) A.水分的限制 B.低温的限制 C.高温的限制 D.养分的限制 15. 冬季太阳能蔬菜大棚,主要改善了蔬菜生长的( ) A.湿度条件 B.CO2浓度 C.光照强度 D.温度条件 16.欧洲的石楠群落演替属于(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周期性演替 17.下列有关能量金字塔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B.能量金字塔较直观地表明了营养级之间的依赖关系 C.能量金字塔受个体大小、组成成分和代谢速率的影响 D.能量金字塔可以较准确地说明能量传递的效率和系统的功能特点 18.生物群落的概念最早是由(  )提出的。 A.谢尔福德 B.达尔文 C.奥德姆 D.莫比乌斯 19.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组分和非生物环境组分,下列属于非生物环境组分的是(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D.太阳辐射 20. 种群的季节性消长主要是( ) A.环境因子的影响 B.生物因子的影响 C.人为活动的影响 D.突发性自然灾害 21.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参与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 )。 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葡萄糖 22.按瑙基耶尔的生活型分类,当年完成生活史并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利时期的植物是(  )。 A.一年生植物 B.地面芽植物 C.地上芽植物 D.高位芽植物 23.板状根现象常见于( )。 A.北方针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热带雨林 24.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排”成为近年来全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下列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5.有效积温计算公式K=(x-x0).Y中,x0代表(  )。 A.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一段时间的天数 D.总积温 26. 某种狐狸耳朵很小,下巴钝圆,根据生态学原理,这种狐狸应该生活在( )地区。 A.非洲 B.赤道附近 C.温带 D.北极 27.浮萍属于( )。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 28. 群落命名的依据是( ) A.优势利 B.生态型 C.生活型 D.小群落 29.北方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寒温带 30. ( )是指消费者层次上的能量贮存速率,通常指净生产量。 A.初级总生产力 B.初级净生产力 C.群落净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3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  )。 A.土地退化 B.土壤污染 C.生态平衡失调 D.土地沙化 32.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C.所有植物个体的总和 D.所有动物个体的总和 33.当光合作用强度因光照不足而下降时,增加二氧化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其下降幅度,这表明生态因子的作用具有( )。 A.阶段性 B.限制性 C.补偿性 D.不可替代性 34.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气相型的是(  )。 A.磷 B.钾 C.碳 D.铁 35. 对生物和环境的生态关系产生变化起到间接作用的生态因子是( )。 A.光照 B.温度 C.雨水 D.坡度 36.根据单元顶极学说,在一个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只会形成一个(  )。 A.偏途顶极 B.土壤顶极 C.气候顶极 D.地形顶级 37.有效积温法则的公式K=N(T-C)中,N为(  )。 A.平均温度 B.发育天数 C.有效积温 D.生物学零度 38.下列哪种细胞器在代谢过程中直接需要氧气?( ) A.溶酶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氧化物酶体 39. 下列生物类群属于r对策者的是( )。 A.种子植物 B.哺乳动物 C.细菌 D.鸟类 40. 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 A.洪堡德 B.瓦尔明 C.达尔文 D.奥德姆 41. 某些苔藓、地衣、藤类和高等有花植物,借助吸根着生于树干、枝、茎以及树叶上,进行特殊方式的生活,生理关系上与依附的林木没有联系或很少联系,这是 A.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寄生关系 D.半寄生关系 42. 植物分泌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的影响叫做 A.他感作用 B.他毒作用 C.毒作用 D.抑制作用 43. 下列生物种群,数量呈季节性消长的是( )。 A.旅鼠 B.海洋浮游生物 C.北极狐 D.蝗虫 44. 下列能导致某一种群呈指数增长的条件之一是( ) A.多个种群共存 B.种群对环境适应性强 C.环境资源不受限制 D.环境资源是有限的 45.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 )。 A.维持恒定 B.产生波动 C.逐级降低 D.逐级升高 46.下列因素中,属于我国新疆地区葡萄普遍较甜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日照时间短 B.紫外线强 C.昼夜温差大 D.降水多 47.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  )。 A.前顶极 B.后顶极 C.分顶极 D.亚顶极 48. 植物的自疏现象是种群的一种( )。 A.行为调节 B.生理调节 C.遗传调节 D.食物调节 49. 地质大循环的特点是 ( ) A.时间长 B.范围广 C.闭合式 D.以上三者都是 50. 一般高山植物茎干短矮,叶面小,茸毛发达,叶绿素多,叶茎含有花青素,花色鲜艳,这些特征的形成是由于( )。 A.高山上绿、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B.高山上蓝、绿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C.高山上蓝、红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D.高山上蓝、紫光和紫外线较强烈 二、填空题(20题) 51.生物的潜伏、蛰伏或不活动状态叫______。 52.地球上的碳绝大部分以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的形式贮存在______圈中。 53. 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表明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 )上的变化。 54. 上述三种不同防风林带中,防风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55.依靠风作为媒介传播花粉的植物称为______。 56.种群均匀分布的模型为______。 57.能量金字塔是指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______所同化的能量。 58.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__________ 59.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自养生物是__________。 60.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错误批判了学者______,导致我国人口多增加了几个亿。 61.自然种群有三个特征,它们分别是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_______。 62.凡未受人类干扰或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 63.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生态因子。 64.如果我们了解某作物需要的______总量,就可以根据播种节令、苗情和当地气象预报的气温资料,估计该作物的成熟收割期,以便制定整个栽培计划。 65.调和人与自然的矛盾,要实行利用与保护兼顾的策略,用而有度,主要是坚持收获量小于______的原则。 66. 在同一气候区,群落演替到最后阶段只会形成一个气候顶极。这是______顶极学说的观点。 67.饶基耶尔将植物生活型分为高位芽、__________、地面芽、地下芽和一年生植物。 68.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69. 从岩石或裸地开始的原生演替称为______。 70.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______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三、判断题(10题) 71. 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 A.否 B.是 7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由生产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环境三部分构成。(  ) 73.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机械化农业。(  ) 74. 热带雨林中分布着大量的有花附生植物。( ) A.正确 B.错误 75.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是分解有机物。( ) A.正确 B.错误 76. 某一物种的盖度与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比称为盖度比。 ( ) A.正确 B.错误 77.哺乳动物大多属于K对策生物。(  ) 78.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分和土壤。(  ) A.否 B.是 79. 生活型相同的植物对环境有相似的适应特征。( ) A.正确 B.错误 80.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前提,遗传变异是进化的主要动力。(  ) 四、简答题(5题) 81. 从湖泊裸底到森林的水生演替系列大体要经历哪些阶段? 82.水稻这种植物适应光照的特点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