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华严寺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天津华严寺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准确的是 A. 细胞①与细胞②中的染色体数目、DNA分子数目均相同 B. 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 C. 细胞④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D. 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 C 2. 以下措施与生长素的应用最相似的是 A.喷洒乙烯利,使青香蕉快速成熟   B.用2,4-D除去双子叶杂草 C.幼苗移栽时摘去部分叶片,易成活  D.用秋水仙素使幼苗的染色体加倍 参考答案: B 3. Y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素对叶绿体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可抑制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分解 B. 光照强度相同时,实验组叶绿体内ATP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C. 对照组的色素提取液经白光照射及三棱镜分光后明显变暗的是红光区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SO2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参考答案: A 【分析】 由图可知,实验组即细胞分裂素处理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组。细胞分裂素不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详解】细胞分裂素处理组叶绿素含量较高,可能是抑制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分解,A正确;光照强度相同时,实验组叶绿体内叶绿素含量较高,故光反应较快,ATP合成较快,但暗反应随之加快,产生的ATP很快用于暗反应,细胞内ATP含量较少,不会明显升高,B错误;对照组的色素提取液中类胡萝卜素较高,主要吸收蓝紫光,故经白光照射及三棱镜分光后明显变暗的是蓝紫光区,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SO2是为了加速研磨,D错误。故选A。 4.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菠菜根尖细胞增殖过程中的纺锤体由中心体发出的星射线组成 B. 人成熟红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组成 C. 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能观察到叶绿体 D. 人成熟红细胞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 参考答案: D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中心体是低等植物和高等动物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活细胞的活性的表现就在于能进行呼吸,呼吸过程离不开呼吸酶。 【详解】A、菠菜是高等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中心体,所以增殖过程中的纺锤体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体,A错误; B、人成熟红细胞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所以没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观察到,C错误; D、只要是活细胞,其中就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所以人成熟红细胞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D正确。 故选D。 5. 动物细胞的膜系统与其细胞代谢和细胞通讯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光面内质网上有酶的分布 B.脂双层中的任何一层都是单位膜 C.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 D.质膜的成分有磷脂、蛋白质、糖蛋白、糖脂和胆固醇等 参考答案: B 6.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 B. 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C. 癌变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 D. 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参考答案: A 【分析】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克隆羊多利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 【详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通过细胞凋亡清除,A正确;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C错误;衰老的生物体中,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如造血干细胞,D错误。  ?故选A。 7. 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号和2号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体的片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象     C.染色体版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参考答案: C 8. 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A. 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 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 碱基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 答案:D 9.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以用于合成 A.葡萄糖和蛋白质    B.核酸和蛋白质    C.纤维素和淀粉   D.乳糖和核酸 参考答案: B 10. 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参考答案: C 11. 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色和黄色亲本杂交,F1为白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自然界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B. 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是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 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D. 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的比例也接近1/2 参考答案: D 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要点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理解。 A.由题干分析可知,表现型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A项正确; B.由题干可知,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故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为白色,B项正确; C.若F2中黑色∶黄色∶白色个体之比接近3∶3∶10,即F2的表现型之和为16,说明控制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C项正确; D.若F2中白色个体的比例接近1/2,则F2中黑色个体与黄色个体之和的比例接近1/2,D项错误;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解题思路是对性状分离比9:3:3:1变式的分析:1.如果F2的表现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进行对比分析,如比例为10:3:3可理解为(9+1):3:3,即10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3.根据异常分离比推测亲本的基因型。 12. 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大块稻田中往往边缘上的水稻长势最好 参考答案: A 13. 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A.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   B.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     C.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        D.叶绿体基质中C3化合物被还原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14.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 A 15. 下列关于生物可遗传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仅能发生在行丝分裂过程中 C.病毒、细菌和小鼠均可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都可以观察到 参考答案: C 交叉互换可以导致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重组,A错误;染色体变异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其他代谢过程中,B错误;病毒、细菌和小鼠都具有遗传物质,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D错误。 【名师点睛】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类型 发生时间 发生重组的原因 特点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 减一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 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并产生新的基因→无新蛋白质→无新性状(新性状不同于新性状组合)②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和遗传中(DNA重组除外)③两个亲本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相差越大→基因重组类型越多→后代变异越多 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减一四分体时期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认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 体内重组质粒 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因重组   16. 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而建立的 ②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③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④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D 17.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 A 【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解答】解:正常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给以一定刺激产生兴奋后,由外正内负电位变成外负内正,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故选:A.   18. 下图为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其中X、Y分别表示相关结构和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X能感受食物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则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饥饿一段时间,血糖浓度仍能保持相对稳定,这主要依赖于肝细胞中Y的分解,则Y是_____,参与该调节过程的激素有_等。 (3)胰腺分泌胰液受到_______和_______的共同调节。 (4)现有甲(正常)、乙(胰岛B细胞受损)、丙(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三人,在一次性口服较多葡萄糖后,三者胰岛素分泌量由高到低依次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感受器    (2). 肝糖原    (3).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4). 神经调节    (5). 体液调节    (6). 丙>甲>乙 【分析】 分析图形:接受刺激的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水解成葡萄糖后,在体内转化成肝糖原、肌糖原或其他非糖物质,但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