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业余少体校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业余少体校高一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式为:2CH3OH+3O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左边的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 B. 每消耗3.2 g氧气转移的电子为0.4 mol C. 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 + H2O ? 6e?CO2+ 6H+ D.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参考答案: D 根据质子、电子移动方向,可知a是负极,a处通入的是甲醇,故A正确;根据总反应,每消耗3.2 g氧气转移的电子为0.4 mol,故B正确;电池负极的反应式为:CH3OH + H2O ? 6e?=CO2+ 6H+,故C正确;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故D错误。 2. 工业炼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下列对原料在冶炼过程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焦炭是铁矿石炼铁时的还原剂      B. 空气在与焦炭的反应中,为炼铁提供能量 C.石灰石是助矿石中杂质形成炉渣    D. 固体原料需粉碎,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 参考答案: A 略 3.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酒精            B.食盐水           C.铁              D.氢氧化钠 参考答案: D 4. 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木炭与氧气的反应                         B.木炭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   C.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                       D.甲烷与氧气的反应 参考答案: B 5.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O2    B. NaOH    C. HNO3    D. Na2CO3 参考答案: A A.C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是它本身导电,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B.NaOH溶液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 HNO3是酸,属于电解质,硝酸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D.干燥的Na2CO3晶体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掌握该考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如SO2、CO2属于非电解质;③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④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 6. 下列化学反应在金属冶炼工业中还没有得到应用的是 A. 2NaCl(熔融) 2Na+Cl2↑    B. Al2O3+3C2Al+3CO↑ C. Fe2O3+3CO2Fe+3CO2    D. 2Ag2O4Ag+O2↑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钠时活波金属,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所以不选A;B、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用冰晶石降低其熔点,没有用碳做还原剂,所以选B;C、铁较活波,工业上用热还原反冶炼,所以不选C;D、汞银等不活波的金属用其氧化物受热分解的方法制取,所以不选D。 7. “单质 → 氧化物  → 酸或碱  →  盐”,以下单质不能完成这种一步转化的是(     ) A. 硫          B. 碳         C. 铜           D.钙 参考答案: C 略 8. 碳化硅(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反应:SiC+2NaOH+2O2=Na2SiO3+X+H2O,下列有关X物质的化学式推断中,正确的是(    ) A.SiO2            B.CO              C.CO2             D.Na2CO3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元素的种类及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所以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是CO2,选项C正确。 9. 将一定量锌与100mL18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若锌完全溶解同时产生气体0.8mo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得400mL,测得溶液c(H+)=2mol/L,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气体中SO2和H2物质的量比为6:1 B. 反应中共消耗锌52.0g C. 所得气体应该为SO2和H2混合物 D. 反应共转移电子1.6mol 参考答案: A 【分析】 Zn和浓硫酸发生:Zn+2H2SO4(浓)=ZnSO4+SO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浓度减小,稀硫酸与Zn发生:Zn+H2SO4(稀)=ZnSO4+H2↑,则生成的气体为SO2和的H2混合物,根据反应的有关方程式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组计算。 【详解】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8mol,溶液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5×0.4L×2mol/L=0.4mol,参加反应的n(H2SO4)=0.1L×18mol/L-0.4mol=1.4mol,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设反应生成xmolSO2,ymolH2,则根据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H2O、Zn+H2SO4(稀)=ZnSO4+H2↑可知x+y=0.8、2x+y=1.4,解得x=0.6,y=0.2,所以反应会生成0.6mol的二氧化硫和0.2mol的氢气。 A.气体中SO2和H2物质的量比为3:1,故A错误; B.生成1mol混合气体转移2mol电子,消耗1mol的锌,所以反应中共消耗金属Zn的质量m(Zn)=0.8×65g/mol=52g,故B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所得气体应该为SO2和H2的混合物,故C正确; D.生成1mol混合气体转移2mol电子,所以反应共转移电子1.6mol,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不同,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解答该题,计算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关系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0.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 B.氯水存放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并置于冷暗处 C.浓硫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细口玻璃瓶中 D.金属钠用煤油液封于广口玻璃瓶中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 【分析】A.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 B.见光易挥发、易分解的液体要储存在细口棕色试剂瓶中;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隔离空气保存. 【解答】解:A.因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有硅酸钠(Na2SiO3)生成,硅酸钠是一种粘合剂,所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带有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而应在带橡胶塞的玻璃瓶,故A正确; B.氯水见光易分解,且氯水是液体,所以应该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故B正确;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故C错误; D.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须隔离空气保存,钠和煤油不反应且大于煤油密度,所以少量的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 B. 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参考答案: D A.在蒸发操作的过程中,当加热到有少量液体剩余时停止加热,此时剩下的少量液体可以利用余热蒸发干,A正确;B.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B正确;C.活塞到漏斗管口还残留一部分下层液体,如果将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残留的下层液体会一起被放出,上层液体就不纯净了,故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正确;D.萃取的基本原则是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密度也可以比水小,也不一定必须是有机溶剂,D错误;答案选D。 12. 己烷发生催化裂化反应可生成丁烷和烃a,烃a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可制得一种重要的有机物,则烃a和制得的有机物分别是(  ) A.乙烷 乙醛  B.乙烷 乙酸 C.乙烯 乙醇  D.乙烯 乙酸 参考答案: C 解析 C6H14C4H10+C2H4,CH2===CH2+H2OCH3CH2OH。 13. 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醋酸CO32-+2H+=H2O+CO2↑ B. 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2Fe+6H+=2Fe3++3H2↑ C. 向盐酸中投入碳酸钙CO32-+2H+=H2O+CO2↑ D.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醋酸是弱酸,用化学式表示,故A错误;B.向稀硫酸溶液中投入铁粉反应生成Fe2+,故B错误;C.碳酸钙难溶于水,用化学式表示,故C错误;D.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D正确;故选D。 14. 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完成的是 A. MnO2→MnO4-  B.CO2→HCO3-   C.HS-→S2-    D.NO3-→NO 参考答案: D 略 1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B.0.012 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约为22.4 L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用铜片、锌片和200mL稀H2SO4等组成原电池(如右图)。若整个实验过程有6.5 g锌溶解,此时H2SO4恰好全部用完。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 正极发生的现象是                            ,负极 的电极反应式为                                   。 (2)试计算:铜片上共放出         L气体(标准状况), 整个实验过程转移电子      mol,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mol/L。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1)在这些元素中,(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 (2)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 (3)②的氢化物分子式为  ,属于  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4)⑥的元素符号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5)④和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