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三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甲溶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 C.  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含有Mg2+ 参考答案: D 略 2.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下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白色   B 无色 橙色 紫色 白色 C 黄绿色 橙色 蓝色 无色 D 黄绿色 无色 紫色 白色 参考答案: A 略 3. 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该物质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B.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遇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4. 某物质化学式为NH5,常温下是固态,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两种气体。在NH5中的各原子均具有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则下列对NH5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NH5属于离子晶体                             B.NH5属于分子晶体        C.NH5与水反应时,NH5是还原剂         D.NH5与NH3溶于水后均呈碱性 参考答案: B 略 5. 4.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参考答案: B 6. 将溶液(或气体)X逐渐加入(或通入)到一定量Y溶液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符合图中情况的一组物质是     (A) (B) (C) (D) X Ba(HCO3)2 溶液 Na2CO3 溶液 KOH 溶液 CO2 气体 Y NaOH 溶液 CaCl2 溶液 Mg(HSO4)2 溶液 石灰水 参考答案: C 略 7.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同温和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F比HCN易电离,则溶液pH:NaF> NaCN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H2S 和 NaHS 混合溶液中:2c (Na+) = c (S2―) +c (HS―)+ c (H2S) C.0.2 mol?L-l NH4Cl 和 0.l mol?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c (NH4+) > c (Cl―) > c (Na+) > c (OH-) > c (H+) D.将①0.01mol/L的CH3COOH溶液、②0.01mol/L的盐酸、③pH=12的氨水、④pH=12 的NaOH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BD 8.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人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       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       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 参考答案: D 略 9. 下列事实与原因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图片 事实 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多数水果在味觉上有酸味 通常在船身上装锌块 钢化玻璃常用于制造汽车或火车的车窗 主要原因 减少铅污染 水果属于酸性食物 防止钢铁发生腐蚀 钢化玻璃强度大,且破碎后,碎块没有尖锐的棱角   参考答案: B 略 10.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通常状态下,NH4+和NH2-各1 mol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B.标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NA时,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 C.在100 mL 1 mol·L-1乙酸溶液中含乙酸的分子数为0.1 NA         D.1 mol 硫化氢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A 略 11. 氟气通入NaOH溶液中,除生成NaF和H2O 外,还生成一种无色气体x,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4%,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气体不是HF                           B. x气体的化学式OF2 C.反应中氟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反应中氟气全部被还原 参考答案: C 12. t℃时,将100 g某物质A的溶液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2.5 g晶体;再蒸发掉10 g水,恢复至t℃,析出7.5 g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若A是CuSO4,则7.5 g晶体中含水2.7 g C.t℃时A的溶解度为75 g       D.原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为40% 参考答案: AB 略 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M2.5是指微粒直径不大于2.5 um 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 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 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参考答案: C 14. 某混合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K+、 Na+、 Fe2+ 、Fe3+ 、SO42- 、NO2- 、CO32- 现取三份2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稀盐酸,无任何气体产生; ②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经搅拌,过滤,洗涤,灼烧,最后得到x g固体; ③第三份滴加0.1mol.L-1酸性KMnO4溶液,反应至终点,共消耗其体积为VmL; ④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混合溶液置于浅色火焰上灼烧,发现火焰呈现黄色。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只存在Na+、 Fe3+ 、SO42- ,不可能存在K+、CO32- B.由实验①无法推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C.由实验①、②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Fe3+ D.由实验③可判断原混合溶液中存在Fe2+ 参考答案: D 略 15. 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W、M、Q,其中X、Y同周期,Y、Q同主族; 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Q最外层电子数是W的2倍;M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Y两种元素可能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B.X、Y中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 C.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元素可能有4种 D.元素W的某些化合物可作为水处理剂 参考答案: B 【分析】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Q最外层电子数是W的2倍,则Q是硫,而Y、Q同主族,所以Y是氧;M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是硅,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X如果碳与氮,和氧元素可能能形成多种氧化物,故A正确; B、Y 的非金属性强于X,所以X、Y中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弱,故B错误; C、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元素可能铝、硫、硅和铍四种,故C正确; D、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可作水的净化剂,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关系应用,难度不大,“M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推断突破口,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碳酸钙、盐酸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 (1)甲同学拟测定CaCO3固体与过量0.1mol?L﹣1 HCl的反应速率.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设计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通过测量                      和          计算反应速率 方案二:通过测量                      和          计算反应速率 ③配制250mL 0.1mol?L﹣1 HCl:量取     mL 10mol?L﹣1 HCl加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搅拌,将溶液转入         中,洗涤,定容,摇匀. (2)乙同学拟用如图装置探究固体表面积和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限选试剂与用品:0.1mol?L﹣1 HCl、颗粒状CaCO3、粉末状CaCO3、蒸馏水、量筒、秒表 ①设计实验方案:在固体表面积或反应物浓度不同的条件下,测定            (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 ②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表格列数自定;列出所用试剂的用量、待测物理量和拟定的数据;数据可用字母a、b、c等表示)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mol?L﹣1 HCl)/mL   … 实验目的:实验1和2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1和3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参考答案: (1)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反应时间;消耗碳酸钙固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 ③2.5;250mL容量瓶; (2)①生成等质量二氧化碳所需时间; ② 物理量 实验序号 V(0.1mol/L的HCl)/mL m(块状碳酸钙质量)/g m(粉末状碳酸钙质量)/g V(蒸馏水)/mL m(二氧化碳)/g 反应时间t/s 实验1 a b   c d   实验2 a   b c d   实验3 c b   a d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测定CaCO3固体与过量0.1mol?L﹣1 HCl的反应速率,可以根据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碳酸钙的消耗量判断反应速率; ③据c1?V1=c2?V2计算所需盐酸体积;配制250mL溶液需要250mL的容量瓶; (2)①在固体表面积或反应物浓度不同的条件下,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二氧化碳的生成速率判断反应速率; ②据盐酸浓度相同时,块状碳酸钙与粉末状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的速率和碳酸钙状态相同盐酸浓度不同时生成二氧化碳速率进行实验. 解答:解:(1)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