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环城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广州市环城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Ag2O2是银锌碱性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 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放电时总反应方程式为:Ag2O2+2Zn+4KOH+2H2O=2K2Zn(OH)4+2Ag。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Ag2O2 + 2 e - + 2H2O = 2Ag + 4OH -   B.放电时负极区溶液的pH逐渐变大   C.K2Zn(OH)4是还原产物, Ag是氧化产物   D.每生成1 mol K2Zn(OH)4 转移 2 mol 电子 参考答案: D 2.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失电子能力弱的物质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阳离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可能表现氧化性,也可能表现还原性 D.氯气分子在反应中,作氧化剂的同时也可能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有关2个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Ⅰ,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是:负极Zn﹣2e﹣═Zn2+,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 B.图Ⅰ,在不改变总反应的前提下,可用Na2SO4替换ZnSO4,用石墨替换Cu棒 C.图Ⅱ,通电后H+和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然后阴极才发生反应2H++2e﹣═H2↑ D.图Ⅱ,通电后,由于OH﹣向阳极迁移,导致阳极附近pH升高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 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 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 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 【解答】解:A、活泼金属锌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电子沿导线流向正极,正极Cu2++2e﹣═Cu,内电路离子的定向移动,构成闭合回路,才是电流形成的完整过程,故A错误; B、Na2SO4替换ZnSO4,负极仍是锌放电,原电池中的铜本身未参与电极反应,所以可用能导电的石墨替换Cu棒,故B正确; C、溶液中氢离子来源于水的电离,氢离子浓度很小,所以通电后Na+先从阳极区移动到阴极,阴极周围的水电离出氢离子在阴放电,故C错误; D、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酸性气体氯气,氯离子放电结束后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阳极附近pH降低,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和电解池,明确电子的流向是解本题的关键,再结合电池反应式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4.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25℃时,pH=4的氯化铵溶液中:c(NH4+)>c(Cl-)>c(H+)>c(OH-) B.25℃时,pH=3的氯化铵溶液中: c(OH-)=1.0×10-11mol·L-1  C.将pH=5的醋酸溶液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增大 D.向NH4HSO4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形成的溶液中:        c(Na+) = c(SO42-) >c(NH4+) >c(H+) > c(OH-) 参考答案: AC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为0.5×6.02×1023  B、2.9g 熟石膏(2 CaSO4·H2O)含有的结晶水分子数为0.02NA C、常温下,将5.6g铁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 NA D、31g 白磷(P4)所含磷原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A 略 6. 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         C.硅胶吸水后不能重复再生 D.如图所示转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参考答案: B 略 7. 25℃时,向V mL pH = a的盐酸中,滴加10V mL  pH = b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恰好等于Na+的物质的量,则a + b的值是     A. 15              B. 14        C. 13            D. 不能确定 参考答案: C 略 8. 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发生反应:  PCl5(g) PCl3(g) +Cl2(g)  △H=+Qkj.mol-1 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容器内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s内的平均速率为:v(PCl3)=0.1 mol·L-1.s-1 B.达到平衡时放出0.6Q kJ热量 C.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D.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1mol PCl5(g),则达新平衡时,c(PCl5)>0.4mol·L-1 参考答案: AD 略 9. 将4.14 g Pb经充分氧化后得到氧化物的质量为4.46 g,则生成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PbO2 B.Pb3O4            C.PbO     D.Pb2O5 参考答案: C 10. 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O2>I->H2O2>Fe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2Fe3++SO2+2H2O → 2Fe2++SO42-+4H+              B.2Fe2++Cl2 → 2Fe3++2Cl- C.I2+SO2+2H2O → H2SO4+2HI                 D.H2O2+H2SO4 → SO2+O2+2H2O 参考答案: D 略 11.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溶液,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                           B.加热稀醋酸溶液其pH 稍有减小     C.小苏打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和沉淀     D.浓的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参考答案: B 略 13.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 食盐          D. 生石灰 参考答案: C 略 14. 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①加盐酸溶解②加烧碱溶液溶解③过滤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 (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参考答案: B 略 15. 氮氧化铝(AlON)是一种透明高硬度防弹材料,可以通过反应:Al2O3+C+N2=2 AlON+CO在高温条件下合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氧化铝中氮的化合价是-3 B.反应中每生成5. 7g AlON的同时生成1.12 L CO C.反应中氮气作氧化剂 D.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氮氧化铝中铝显+3价,O为-2价,N为-1价,故错误;B、没有标明标准状况下,故错误;C、N的化合价由0→-1价,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剂,故正确;D、AlON属于还原产物,CO为氧化产物,所以二者的比值为2:1,故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共14分) Ⅰ.(2分)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能实现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mL 0.10mol/L H2SO4溶液 D.用200mL容量瓶配制500mL 0.1mol/L NaCl溶液 Ⅱ.(6分)现用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 m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  (1)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               C (NaOH) = 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留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_________________。 III. (6分)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N2、O2、CO2、H2S等气体。试判断下列滴定操作的终点、分析下列现象的原因,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1)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碱液滴定酸液到                           为终点。约半分钟后导致褪色的原因:                                                 。 (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I2(2S2O32-+I2=S4O62-+2I-)到                   为终点,约5min后溶液又显色的原因:                                          。 参考答案:  Ⅰ.(2分)  C. Ⅱ.(6分)(1)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标准盐酸润洗2到3次          (2)c (NaOH) = (V2-V1)a/V   mol/L。          (3)高   (各2分) III(6分)(1) 显现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1分)   空气中存在CO2 、H2S , CO2+OH-==HCO3-, H2S+OH-==HS-+H2O(2分,叙述合理即可,下同) (2) 蓝色恰好褪去;(1分)   空气中存在O2;      O2+4I-+4H+===2H2O+I2(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以芳香烃A为原料制备某重要医药中间体F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E的同分异构满足下列条件: ①遇FeCl3溶液呈紫色; ②苯环上的取代基不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