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区房山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房山区房山第二中学高三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B.在同一个实验中,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总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C.化学反应中可根据能量变化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种类型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反应中符合图示能量变化的是 A.电解Al2O3得到Al和O2     B.HCl分解为H2和Cl2 C.Na与水反应 D.工业上用H2还原Fe2O3制Fe 参考答案: C 3. 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3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Fe3+、Cu2+、H+、Fe2+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参考答案: C 略 4. 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铁矿石冶炼铁   C.用石油裂解生产乙烯               D.用煤生产水煤气   参考答案: A 略 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和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B. 原子半径:r(Z) > r(W) > r(Y)... C. 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 D. 元素Z、W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参考答案: B 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Y是O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W是S元素; X、Y、Z、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Z是Al元素。C和O能形成CO、CO2等化合物,故A错误;原子半径:r(Al) > r(S) > r(O),故B正确;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故C错误;铝离子有2个电子层、硫离子有3个电子层,故D错误。 6.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   ①106 g碳酸钠晶体中离子总数为3NA   ②  100mL 1mol/LNaHCO3溶液含有0.1NA个HCO3-  ③将2 ml 0.5 mol/L硅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制得硅酸胶体,所含胶粒数目为0.001NA ④某密闭容器中盛有0.1 mol氮气和0.1 mol氢气,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参考答案: A ①106 g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所以晶体中离子总数为3NA正确;②碳酸氢根离子水解,故错误;③许多个硅酸才能形成胶体粒子,所含胶粒数目小于0.001NA,故错误;④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知道反应物的转化率,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只有①正确。 7. 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Na2SO3溶液(BaCl2) B.FeCl2溶液(KSCN) C.KI(淀粉溶液) D.HCHO溶液(石蕊试液) 参考答案: A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 分析:A.Na2SO3溶液变质混有Na2SO4,均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 B.FeCl2溶液变质混有FeCl3,可检验铁离子; C.KI变质生成碘单质; D.HCHO溶液变质混有HCOOH,显酸性. 解答:解:A.Na2SO3溶液变质混有Na2SO4,均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则加氯化钡不能检验是否变质,故A选; B.FeCl2溶液变质混有FeCl3,则加KSCN可检验铁离子,能检验是否变质,故B不选; C.KI变质生成碘单质,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检验是否变质,故C不选; D.HCHO溶液变质混有HCOOH,显酸性,则加石蕊变红,可检验是否变质,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基本方法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变质混有的物质及离子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物质与变质生成的物质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题目难度不大 8. 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试剂,遇水均能剧烈分解释放出H2,LiAlH4在125 ℃分解为LiH、H2和A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LiH与D2O反应,所得氢气的摩尔质量为4 g/mol B、1 mol LiAlH4在125 ℃完全分解,转移3 mol电子 C、LiAlH4溶于适量水得到无色溶液,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LiAlH4+2H2O===LiAlO2+4H2↑ D、LiAlH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4作还原剂 参考答案: A 略 9.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食品安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来水生产中应尽量用明矾和二氧化氯净水、消毒 B.添加硫酸铁制“铁强化酱油”,添加碘酸钾制加碘盐 C.高纯硅及其氧化物在太阳能电池及信息高速传输中有重要应用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在化学合成中将原子充分利用,转化为新的原子 参考答案: C 略 10.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 参考答案: D 根据温度越高,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选D 11.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30%和H2O2溶液中加入MnO2可制得O2,MnO2做氧化剂 B.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l2O3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在NH4Cl水溶液中,既存在水解平衡,又存在电离平衡 D.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O3属于化学变化,煤干馏得到焦炭属于物理变化 参考答案: C 略 12. 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 B.水玻璃、氯水均为混合物 C.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D.氨气属于非电解质,Cu属于电解质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硅酸是纯净物,不属于胶体,氯化铁也不是胶体,故A错误;B.水玻璃是硅酸钠溶液,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后混合物,它们都是混合物,故B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氨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而导电,属于非电解质;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选B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13.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对于我们化学学习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对应简单离子的半径逐渐增大。 B.可以根据主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C.由氟氯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推知,氟元素非金属性强于氯元素,所以氢氟酸的酸性应强于盐酸 D.在实际生产中,多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元素区寻找新型半导体材料 参考答案: B 略 14.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是w.w.w.k.s.5.u.c.o.m A.生活中的玻璃、陶瓷、水泥属于无机硅酸盐材料,其生产原料都需要使用石灰石 B.合金材料钢铁里的铁和碳在潮湿的空气中因构成许多原电池而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C.居室装修材料如化纤地毯、三合板、花岗岩等均会释放出污染空气的甲醛气体 D.造成“白色污染”的聚氯乙烯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进行食品包装 参考答案: B 1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 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 参考答案: C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燃烧热是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 B、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C、固体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放热反应; D、选项中物质聚集状态未标注,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 解答:解:A、燃烧热应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7.0 kJ?mol﹣1(燃烧热),故A错误; B、中和热应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故B错误; 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反应放热,符合熔融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故C正确; D、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为标注物质聚集状态,不符合热化学方程式书写要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中和热、反应热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题目较简单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A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除酒精灯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B也必须添加温度控制装置,应该是            装置。 (3)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中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O2。根据上图所示的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补充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的操作步骤: ①         ;②         ;③洗涤;④干燥。 (4)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量取V1 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淀粉指示剂,用c mol/L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2 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①滴定过程中,至少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的原因是                     。 ②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            g / L(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2KClO3 + H2C2O4  K2C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