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沿江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沿江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伽利略 D.爱因斯坦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理学史. 【分析】亚里士多德用快慢描述物体的运动,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成就主要在量子力学,如光子说、质能方程、光电效应方程等,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解答】解: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故选:C. 2. 下列四组力中,全部按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重力、弹力、摩擦力 B.阻力、压力、动力 C.弹力、支持力、拉力 D.浮力、重力、手握小球的力 参考答案: A 3.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点位于A、C之间,在B处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当在A处放一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电场力为F;移去A处电荷,在C处放一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其所受电场力为(  ) A.﹣ B. C.﹣F D.F 参考答案: B 解: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分析可知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 设AB=r,则有BC=2r. 则有:F=k 故电荷量为﹣2q的点电荷在C处所受电场力为:FC=k= 故选B 4. 一小船在河中xOy平面内运动的轨迹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B.若小船在x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y方向上先减速后加速 C.若小船在y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x方向上先减速后加速       D.若小船在y方向上始终匀速,则在x方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参考答案: BD 5.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若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带电量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库仑力变为原来的                         (       ) A.1/4倍    B.1/2倍    C.2倍    D.4倍 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头4s内经过的位移是24m,在紧接着的4s内经过的位移是40m,则这个物体的加速度           m/s2 ,初始速度            m/s。 参考答案:  1,4 7. 如图所示为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它们的大小分别为2N、3N和4N,则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______N,合力最小值为_______N.  参考答案: .9N,  0N 9. 从某高处以10 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2 s落地,物体抛出处的高度是________m, 物体落地点的水平位移是________m,落地时的合速度大小为______m/s(g=10 m/s2 ) 参考答案: 10. 用弹簧秤称物块时,读数为7.5N,用弹簧秤拉着该物块沿倾角为37°的斜面向上匀速滑动时,读数为6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sin37°=0.6,cos 37°=0.8)ks5u 参考答案: 0.25 11.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A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即v0∥CD),小球运动到B点,已知A点的高度h,则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2.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那么这列车一共由______车厢组成,且最后4 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是______S(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参考答案: 16     20-10 13. 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下落,经B点到达C点,已知B点的速度是C点速度的,BC间距离是7m,则AC 间距离是         m。(取) 参考答案: 16m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实际纸带的一部分,已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经过测量、计算可以判断小车做的是     运动,打点计时器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匀加速直线(2分);0.875(2分)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A点,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至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所示。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 A.两弹簧秤的拉力必须等大 B.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的位置不允许变动 C.为了减小误差,两弹簧秤的读数必须接近量程 D. 为了减小误差,两弹簧秤应保持与纸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参考答案: BD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一辆摩托车(可看作质点)以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不计空气阻力,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试求: (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小河的宽度. 参考答案: 解:(1)由于摩托车越过小河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2分),解得摩托车在空中飞行的时间(1分) (2)设小河的宽度为,由于摩托车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2分),解得(1分) 17. 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g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的支持物的相互作用力为120N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地球半径R=6.4×103km,g=10m/s2) 参考答案: 解:物体的质量为m==kg=16kg 设此时火箭上升到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火箭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N,物体受到的重力为mg′, 据牛顿第二定律:N﹣mg′=ma   得: g′==m/s2 在h高处,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 g′= 在地球表面处有: g= 联立以上各式得:h=R=6.4×103km 答:航天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是6.4×103km.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物体放在火箭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火箭中物体的重力,由于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此时火箭距地面的高度. 18. 参考答案: (1)物体A受到的浮力F浮为: 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100×10﹣3m3 =1000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S为: S=2h=2×2m=4m, 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为: W总=FS=5000N×4m=20000J, 则拉力F做功的功率P为: P===10000W=10kW; =×100% =8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