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共存的是(  )                                                                   A. Fe3+、NO3-、Cl-、Na+           B.Ba2+、Mg2+、HCO3-、AlO2- C.NO3-、Na+、K+、CO32-           D.NO3-、K+、AlO2-、OH- 参考答案: B 略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 D. 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不能发生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操作要求的是 A. I可用于制备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 B. II可用于除去CO2中的HCl C. III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昼浓度的NaOH溶液 D. IV可用来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 参考答案: B A、点燃H2前必须验纯,以防爆炸,故A错误;B、饱和NaHCO3和CO2不反应,而NaHCO3和HCl反应且生成CO2,不引进新的杂质,所以该装置能除去CO2中的HCl,故B正确;C、容量瓶不能用于溶解和稀释,只能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应先在烧杯中溶解NaOH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故C错误;D、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要防止被氧化,所以胶头滴管应该伸入液面下,故D错误。故选B。 4. 下列装置中,电流计G中有电流通过的是                                                 (  ) 参考答案: 略 5. 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研究表明氡的α射线会致癌,WHO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氡为其中之一,仅次于吸烟.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 A.136 B.50 C.86 D.222 参考答案: B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表示质子数为86,质量数为222的一个Rn原子,结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计算解答. 【解答】解:由氡原子的符号,可知该原子质子数为86,质量数222,依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知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222﹣86=136,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136﹣86=50,故选B. 6.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均等于零 B. 当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时,可逆反应一定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 用锌粉代替锌粒与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 D. 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浓硫酸可以增大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C A、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零,A错误;B、化学平衡状态是各组分浓度不变的状态,不一定相等,B错误;C、用锌粉代替锌粒与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增大了固体Zn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C正确;D、Fe在浓硫酸中钝化,不能生成氢气,D错误;答案选C。 7. 某气态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1 L,完全燃烧后,生成2 LCO2和2 L水蒸气(相同状况),则该混合烃的组合及其体积比是                                                      A. CH4和C2H2,体积比1∶2                                                                B. C3H8和C2H4,体积比2∶1                                                         C. C2H6和C2H2,体积比1∶1                                     D.C4H10和C4H6,体积比3∶1                                  参考答案: C 略 8. 孔林、孔庙二孔府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近几年,修建的高速公路绕开了孔林、孔庙、孔府,以减少污染。你认为,在三孔景区,这样能有效减少的主要是     A.车辆排放的大量尾气    B.居民燃煤所产生SO2气体     C.尘埃、生活垃圾        D.工厂所排“三废” 参考答案: A 略 9. 能说明苯分子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相间交替的事实是 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②苯环中碳碳键均相同  ③邻二甲苯只有一种              ④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⑤苯的邻位二氯代物只有一种      ⑥在一定条件下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⑥ 参考答案: B 略 10. 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羟基:                          D.Cl-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答案: D 略 11. 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C.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D.可确定该物质中不含钾元素 参考答案: C 12. 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任何试剂不可以鉴别的是(  ) A.CaCl2和Na2CO3                       B.稀H2SO4和Na2CO3 C.KOH和Al2(SO4)3                 D.HCl    NaAlO2 参考答案: A 解:A.均为无色溶液,改变滴定顺序,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 B.将碳酸钠溶液滴加到稀硫酸中立即有气泡生成,将稀硫酸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先没有气体生成,当稀硫酸滴加到一定程度后后气体生成,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KOH溶液逐滴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而Al2(SO4)3溶液逐滴滴加到KOH溶液中先没有显现,滴加一定时间后可生成沉淀,现象不同,进而鉴别,故C正确; D.NaAlO2加入到盐酸液,先无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但把盐酸液滴加到NaAlO2先有沉淀生成,然后溶解,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用其他试剂就可以区别,故D正确. 故选A. 14. 下列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   )       A.混有泥沙的食盐                             B.混有水的酒精       C.白糖与食盐的混合物                      D.铁粉和泥沙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 A 略 15.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K+、Mg2+、SO42-    B. Ba2+、Na+、NO3-、HCO3- C. Na+、K+、S2-、CO32-    D. Na+、S2-、ClO-、Cl- 参考答案: C A. 碱性溶液中Mg2+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 碱性溶液中HCO3-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碱性溶液中Na+、K+ 、S2- 、CO32-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S2- 与ClO-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 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选择下列药品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步骤并回答相关问题。 供选择的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一)实验步骤 (1)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                    ; (2)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_______________,然后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置于导管口;目的是: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5)将注射器插入橡胶塞向试管内推入空气,现象是                         。 (二)问题探究 分别将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认为可能是Cu2+浓度的差异引起的,你认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 参考答案: (一)(1)气密性 (2)CaCO3颗粒  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  (3)吸收产生的NO和NO2气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4)3Cu+8H++2NO3-3Cu2+ + 2NO↑+ 4H2O(5)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 (二)不正确;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 (一)(1)装置连接好以后,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此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由于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极易被氧化生成NO2 ,而装置中含有空气,则必须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可以用碳酸钙和硝酸反应生成的CO2 来实现,答案为CaCO3颗粒 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反应。 (3)由于氮氧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所以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使用NaOH溶液吸收产生的NO和NO2气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4)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稀硝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 + 2NO↑+ 4H2O (5)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NO2 ,所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二)不正确;等质量的铜与等体积的浓、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相等 。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本题共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VA ⅥA ⅦA 0 1 a   b 2[         c d e f g 3 h   i j     k l 4 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