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西吴镇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加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加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参考答案: C 2. 分别对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同一物体施一水平拉力和一斜向上的拉力使物体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相同,当物体通过相同位移时,这两种情况下拉力的功和合力的功的正确关系是(   ) A.拉力的功和合力的功分别相等             B.拉力的功相等,斜向上拉时合力的功大 C.合力的功相等,斜向上拉时拉力的功大     D.合力的功相等,斜向上拉时拉力的功小 参考答案: D 3.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最高点时 A.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C.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 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B 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看作质点 B.汽车在沿直线行驶过程中,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相等 C.在单向直线运动中,速度就是速率 D.路程为零时位移一定为零,位移为零时路程不一定为零 参考答案: C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两物体体间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拉力、推力、支持力的实质都是弹力. 【解答】解:A.物体发生形变时,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形变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弹力,故A错误; B.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 C.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正确; D.两个物体间有弹力,则不一定有摩擦力,而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故D错误. 故选: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4分)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如果必须在2.5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             。(假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 参考答案: 7. 一物体在水平面内沿半径 R = 20cm的圆形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v = 0.2m/s ,那么,它的角速度为______rad/s。 参考答案: 1 8. 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与P点.已知容器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θ=30°,则半球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     . 参考答案: (m+M)g;mg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分析】对容器和小球整体研究,分析受力可求得半球形容器受到的摩擦力.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得小球受到的轻弹簧的弹力及小球受到的支持力,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压缩量,即可求得原长. 【解答】解:由于容器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合外力等于0,所以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大小: N=(m+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半球形容器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是(m+M)g; 容器对小球的作用力是弹力,指向球心O,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θ=30°得小球受到容器的支持力和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均为mg. 故答案为:(m+M)g;mg 9. 用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时,操作的合理顺序应是        . A.先接通电源,再用手牵动纸带 B.先用手牵动纸带,后接通电源 C.接通电源的同时用手牵动纸带 D.可以随意操作 (2)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在某一频率的低压交流电源下,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序列点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或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C.点痕记录了物体在任一时刻的速度 D.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3)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开始每打5个计时点取着为1个计数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则从打A点到打E点共历时       s,从A到E纸带的平均速度是         m/s. 参考答案: 10. 某行星绕太阳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       。 参考答案:   ; 11. 某宇航员登上没有空气的未知星球后,将一个小物体沿水平方向抛出,并采用频闪照相的方法记录下小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4个位置A、B、C、D,如图所示,已知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照片中每一小方格边长为5cm.则可知小物体抛出瞬间的速度为    m/s,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若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取10m/s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km/s. 参考答案: 1,5,3.95. 【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分析】根据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小物体抛出的初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重力加速度.结合重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的表达式,结合重力加速度和半径之比求出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从而求出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解答】解:小物体抛出时的速度为: . 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L=gT2得: g=. 根据得第一宇宙速度为:v= 因为星球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2,半径之比为1:2,则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1: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可知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3.95km/s. 故答案为:1,5,3.95. 12. 相距L的两个点电荷A、B分别带的电荷量为+9Q和﹣Q,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现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者在库仑力作用下都处于静止状态,问C所带的电荷量,电性为正应把C应放在9Q、﹣Q连线延长线距﹣Q为的位置上. 参考答案: 考点: 库仑定律. 专题: 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 分析: 因题目中要求三个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故可分别对任意两球进行分析列出平衡方程即可求得结果. 解答: 解:A、B、C三个电荷要平衡,必须三个电荷的一条直线,外侧二个电荷相互排斥,中间电荷吸引外侧两个电荷,所以外侧两个电荷距离大,要平衡中间电荷的拉力,必须外侧电荷电量大,中间电荷电量小,所以C必须为正,在B的另一侧. 设C所在位置与B的距离为r,则C所在位置与A的距离为L+r,要能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A对C的电场力大小等于B对C的电场力大小,设C的电量为q.则有: 解得:r= 对点电荷A,其受力也平衡,则 解得:q= 故答案为:;正;9Q、﹣Q连线延长线距﹣Q为的 点评: 我们可以去尝试假设C带正电或负电,它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能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不行再继续判断. 13. (不定项)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让它们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了以下4个式子来表达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下述表达式正确的是(   ) A.F-Ma     B.ma       C.μmg     D.F-μ(M+m)g 参考答案: AB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4.0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 0.1m/s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是 0.3m/s 滑块的加速度为 0.05 m/s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 0.8  m. 参考答案: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求出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滑块的加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解答: 解: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 , 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 , 则滑块的加速度为: a=. 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x=. 故答案为:0.1 m/s,0.3 m/s,0.05,0.8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这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15.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BEFCADG.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 参考答案: 考点: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 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按照组装器材、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和数据处理的顺序进行操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既可以平衡摩擦力,也可以不平衡摩擦力,结合做实验的步骤把顺序排列. 解答: 解: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具体的实验步骤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然后平衡摩擦,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做匀速运动,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一条细绳拴住小车,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适当的钩码,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处,先接通电源,然后放开纸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故答案为:BEFCADG 点评: 正确解答实验问题的前提是明确实验原理,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分析所需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所测数据等,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摩托车以速度v1沿平直公路行驶,突然驾驶员发现正前方离摩托车s处,有一辆汽车正以v2的速度开始减速,且v2<v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为了避免发生碰撞,摩托车也同时减速,求其加速度至少需要多少? 参考答案: 以前方减速运动的汽车为参照物,则摩托车相对汽车的相对初速为,相对汽车的相对加速度为,刚与汽车不相碰时,摩托车相对汽车的相对位移为,设摩托车从开始减速到摩托车与汽车速度相同所需时间为t,摩托车从开始减速到汽车停止所需时间为t’,有, , 摩托车与汽车刚不相碰时,汽车还未停止的条件是: < 即(< ),ks5u 这时,以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