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双塔镇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双塔镇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 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 参考答案: ac 2. 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n=4的激发态,当它们向各较低能级跃迁时,对于多种可能的跃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等于从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的频率 B.最多只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C.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频率最高 D. 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放出的光子波长最长 参考答案: )BC 3. (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道上的A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弧轨道的半径可能是v2/2g B.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不可能到达A点 C.若增加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有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D.不论传送带速度增加到多大,小物块都不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参考答案: AD 4.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参考答案: AC 选项B错误,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选项D错误,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5. (单选)如图所示,一根轻杆的两端固定两个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A、B,用两根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虚线为竖直线,α=θ=30°β=60°,求轻杆对A球的作用力。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9分)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到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的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所示。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        ,温度      ,体积       。     参考答案: 热量,升高,增大 解析:当用气球封住烧瓶,在瓶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将瓶子放到热水中,瓶内气体将吸收水的热量,增加气体的内能,温度升高,由理气方程PV/T=C可知,气体体积增大。 7. 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所示。 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桌面与相距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                            ,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是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 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动能变化量,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 力,是在A、B间所做的功。表格中的           ,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 1 2 3 4 5                   参考答案: ①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②减少钩码的个数 ③0.600         0.610 8. 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如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太小,为了使读数的精度提高,应使选择开关拨到较       (选填“大”或“小”)的倍率档,重新测量,测量前必须先要进行           。如图所示为使用多用表进行测量时,指针在刻度盘上停留的位置,若选择旋钮在“50mA”位置,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        mA。 参考答案: 大;调零;22.0 9. 某小组同学尝试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大气压强.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最初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面齐平,烧瓶中无水.当用注射器往烧瓶中注入水时,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面出现高度差.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气体体积V(ml) 800 674 600 531 500 水银面高度差h(cm) 0 14.0 25.0 38.0 45.0         (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该实验的h-1/V关系图线; (2)实验环境下的大气压强p0 =      cmHg;    (3)如果实验开始时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0,最终气体的体积为500ml ,现使U型管中的水银面回到初始齐平状态,应使容器中的气体温度降低到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右图所示     (2分) (2)75(±2)    (3分) (3)         (3分) 10. 在实验室中用螺旋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参考答案: 5.615 解: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5.5mm,可动刻度为11.5×0.01mm=0.115mm,所以最终读数为5.5mm+0.115mm=5.615mm. 故答案为:5.615 11. 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的位置如图12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须测量出________,即可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________. 参考答案: 光线指向圆心入射时不改变传播方向,恰好观察不到P1、P2的像时发生全反射,测出玻璃砖直径绕O点转过的角度θ,此时入射角θ即为全反射临界角,由sin θ=得n=. 答案 (1)CD (2)玻璃砖直径边绕O点转过的角度θ  12. (多选)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A、B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φ随x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其中P点电势最低,且AP>BP,则(  )   A. 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B. 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   C. q1和q2是同种电荷,但不一定是正电荷   D. 负电荷从P点左侧移到P点右侧,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参考答案: : 解:A、在P点,φ﹣x图线切线斜率为零,则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故A正确.     B、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说明q1和q2两点电荷在P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公式E=k,AP>BP,则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故B正确.     C、A到P的电势降低,从P到B电势升高,则电场线方向A到P,再从P到B,则q1和q2是同种电荷,一定是正电荷.故C错误.     D、负电荷从P点左侧移到P点右侧,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B 13.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的表格中的数据是某同学在物体作直线运动过程中测得的位移s和时间t的数据记录。 物体运动的起止点 所测的物理量 1 2 3 4 5 A→B 时间t(s) 0.89 1.24 1.52 1.76 1.97 位移s(m) 0.25 0.50 0. 75 1.00 1.25 ⑴请你在下列甲图的网格中作s-t图象; ⑵该同学猜想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请你通过转换变量在乙图的网格中作相应的图象; ⑶通过上述处理,你认为物体从A→B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               (用s、t表示,涉及数字,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⑴图略,见解析;⑵图略,见解析;⑶s=0.33t2 试题分析:⑴根据描点作图法,作出s-t图象如下图甲所示。 ⑵由于该同学猜想图线接近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为了验证这个猜想,通过转换变量来进行,即作s-t2图象,为此求得表格如下: A→B 时间t(s) 0.89 1.24 1.52 1.76 1.97 新变量t2(s2) 0.79 1.54 2.31 3.10 3.88 位移s(m) 0.25 0.50 0.75 1.00 1.25 根据描点作图法,作出s-t2图象如上图乙所示。 ⑶从所作s-t2图象中看出t2、s呈线性变化关系,即从A到B的过程中s随t变化的规律是:物体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图中斜率求得,即a==0.65m/s2,故s=0.325t2 题中所提供的数据均为保留2小数点后位数,因此有:s=0.33t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利用图中1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知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2所示,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1)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2)纸带A上,打点1时重物的速度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实验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已知大庆地区重力加速度大小是9.8m/s2,请你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条原因即可). 参考答案: (1)C; (2)3.47,9.00;(3)空气阻力和纸带与限位空之间的摩擦力作用.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1)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等于常数,可以判断是哪条纸带. (2)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1点时的速度,利用逐差法可以求出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3)重物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阻力或者纸带与限位空之间的摩擦力作用,因此会导致所测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实际值. 【解答】解:(1)由A图可知:s2﹣s1=aT2=9cm,因此s4﹣s2=2aT2=18cm,故纸带C满足条件,即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C. 故选:C.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特点可知:v1===3.47m/s. 由逐差法可得:s4﹣s1=3aT2; 所以:a===9.00m/s2; (3)重物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空气阻力和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