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平原办事处联合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平原办事处联合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各组性质比较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A.沸点:Cl2<2<Br2<I2 B.沸点:HF<HCl<HBr<HI C.氧化性:F2<Cl2<Br2<I2 D.还原性:HF<HCl<HBr<HI 参考答案: D 【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卤族元素单质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分子间存在氢键的沸点最高;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解:A、卤族元素单质中,单质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相对分子质量F2<Cl2<Br2<I2,所以熔沸点F2<Cl2<Br2<I2,故A错误; B.氢化物的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但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最高,即沸点顺序是HCl<HBr<HI<HF,故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I,所以氧化性:F2>Cl2>Br2>I2,故C错误;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F>Cl>Br>I,所以还原性:HF<HCl<HBr<HI,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同一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为高考高频点,明确非金属性强弱与氢化物的稳定性、沸点高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单质的氧化性、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关系,熟练掌握碱金属族、卤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不大. 2. 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     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溶于稀硝酸HNO3:Cu+2H++NO3﹣=Cu2++NO2↑+H2O B.(NH4)2Fe(SO4)2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制Fe(OH)2:Fe2++2OH﹣=Fe(OH)2↓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CO2+AlO2﹣+2H2O=Al(OH)3↓+HCO3﹣ D.用CH3COOH溶解CaCO3:CaCO3+2H+=Ca2++H2O+CO2↑ 参考答案: C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B.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一水合氨; C.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D.弱电解质写化学式. 解答:解:A.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A错误; B.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一水合氨,离子方程式为Fe2++2NH4++4OH﹣=Fe(OH)2↓+2NH3.H2O,故B错误; C.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故C正确; D.弱电解质写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气体、沉淀、络合物都写化学式,注意要结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及转移电子守恒,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B,注意B中离子反应先后顺序及反应物的量,为易错点. 4. (2001·全国卷)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H2(气)+I-2(气)2HI(气) B.3H2(气)+N2(气)2NH3(气) C.2SO2(气)+O2(气)2SO3(气) D.C(固)+CO2(气)2CO(气)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OH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银镜反应实验后的废液可先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必须紧贴试管内壁,避免液体溅出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一些易变质的药品在使用时一般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银离子是重金属离子,污染水资源; C.滴管下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 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解答】解:A.NaOH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为防止试剂污染,不能放回原试剂瓶,故A错误; B.银离子是重金属离子,用水冲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错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故C错误; D.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较高,应冷却后在转移到容量瓶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判断,学习中注重相关知识的积累. 6.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  酸盐溶液 B.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参考答案: D 7. 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参考答案: C 8. 工业制硫酸铜不是直接用铜和浓硫酸反应,而是将粗铜(含少量银)浸入稀硫酸中,并不断从容器下部吹入细小的空气泡。有关该制备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方法应用了原电池工作原理         B.该方法不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     C.该方法提高了硫酸的利用率           D.该方法提高了铜的利用率 参考答案: D 略 9.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参考答案: 略C 10. 室温时,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有M和N两种气体(同温同压),取下弹簧夹A,使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接触(如图),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④>③>①>②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物质间的反应 解析:假设气体M和N的物质的量均是1mol,则①中反应为2H2S+SO2=3S+2H2O,剩余气体是SO2,物质的量是0.5mol;②中发生的反应是:NH3+HCl=NH4Cl,没有气体剩余。③中发生反应为Cl2+2HI=2HCl+I2,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5mol;④中反应为2NO+O2=2NO2,由于存在2NO2N2O4,剩余气体小于1.5mol,结合相同体积的容器中,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④>①>②; 故答案选B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物质间的反应,掌握物质的性质是关键,④中容易忽略2NO2N2O4存在。 11. 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下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是燃料电池的负极 B.电池的电极A反应为:BH4-+8OH--8e-===BO2-+6H2O C.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L 6 mol/L H2O2溶液,理论上流过电路中的电子为6NA个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2.5g CuSO4?5H2O溶解在97.5g 水中 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 B 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 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 取少量待检固体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A. A B. B C. C D. D 参考答案: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液和萃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2.5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2.5g×=1.6g; B.根据沉淀的转化来分析; C.Na2CO3能与B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HCO3也能与B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 D.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解答: 解:A.2.5gCuSO4?5H2O中CuSO4的质量为2.5g×=1.6g,溶液的质量为2.5g+97.5g=100g,则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CuSO4溶液,故A正确; B.因硫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则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Na2S溶液,会得到黑色沉淀,说明一种沉淀能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的沉淀,故B正确; C.Na2CO3能与B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NaHCO3也能与Ba(OH)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BaCO3沉淀,故不能用Ba(OH)2溶液检验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可以用BaCl2溶液检验,故C错误; D.为防止试剂受污染,则分层后,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在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难度不大,溶液的配置、分液的操作都是在此类试题中易考查的方向,在进行物质的检验中注意物质的性质的区别和联系是本题的关键,属于易错试题.   13. 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   ) A.HCl     B.FeCl 2     C.KOH    D.NaHCO3 参考答案: D 略 14. 已知(1)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 (2)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H2SO4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 B.2CO2(g) =2CO(g)+O2(g);ΔH=+2×283.0kJ/mol C.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1); △H=-57.3kJ/mol D.1mol甲烷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参考答案: B 15. 常温条件下,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