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第三十中学2022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第三十中学2022年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  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力之比为(  )   A.cos+sin              B.  cos-sin   C. 1+tan    D.  1-tan 参考答案: B 2. 当图a所示的门电路输出为1时,灯可以正常发光。则A、B两输入端输入如图b所示的信号时,灯的发光情况是 (A)始终发光       (B)始终熄灭 (C)不停闪烁       (D)闪一下后熄灭 参考答案: C 3.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细绳之间的夹角应为90°          B.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其伸长量”关系的实验中,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图象也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在“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的实验中,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由求出打某点时纸带的速度 参考答案: B 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a)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b)和图(c)分别是x轴上某两处质点的振动图像。由此可知,这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           ) A.            B.           C.1m       D. 参考答案: BD 图(b)所示质点在t=0时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图(c)所示质点在t=0时,,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结合波形图找到对应的点,如图所示,,若图(c)所示质点若为图中左侧波峰上的点,则两点距离为,选项D正确;若图(c)所示质点若为图中若侧波峰上的点,则两点距离为,选项B正确。 5. (单选)如图1-2-4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转筒,绕其竖直中心轴OO/转动,小物块a靠在圆筒的内壁上,它与圆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小物块不下落,圆筒转动的角速度至少为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质量为M的均匀直角金属杆aob可绕水平光滑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2=l.现加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并通以电流I,若撤去外力后恰能使直角金属杆ob部分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则电流应从杆的_______端流入;此电流强度I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a   4Mg/9Bl 7. 如右图所示,用均匀金属丝折成边长为0.1m的正方形框架abcd能以ab边为轴无摩擦地转动,框架每边质量都是2.5g,电阻都是0.2Ω,aa/与bb/是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并分别与金属框架连接于a和b处,导轨的电阻不计。阻值为0.2Ω的金属棒mn平放在两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整个装置处于B=1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若导体mn作匀速运动后能使框架abcd平衡在与竖直方向成α=45°角的位置上,此时cd中的电流大小为   A,导体mn的速度大小为    。 参考答案:   0.5                               7  8. 质量为0.4kg的小球甲以速度3m/s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质量为4kg的小球乙以速度5m/s沿光滑水平面与甲在同一直线上向左运动,它们相碰后,甲球以速度8m/s被弹回,则此时乙球的速度大小为        m/s,方向         。 参考答案: 3.9   水平向左 9. 如图所示为“风光互补路灯”系统,它在有阳光时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风时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二者皆有时将同时发电,并将电能输至蓄电池储存起来,供路灯照明使用。为了能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更为长久,一般充电至90%左右即停止,放电余留20%左右即停止电能输出。下表为某型号风光互补路灯系统配置方案: 风力发电机 太阳能电池组件 其他元件 最小启动风速 1.0m/s 太阳能 电池 36W 蓄电池 500Ah-12V 最小充电风速 2.0m/s 最大限制风速 12.0m/s 太阳能 转化效率 15% 大功率 LED路灯 80W-12V 最大输出功率 400W 如果当地垂直于太阳光的平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大强度约为240W/m2,要想使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36W,太阳能电池板的面积至少要______________m2。  当风速为6m/s时,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将变为50W,在这种情况下,将蓄电池的电能由20%充至90%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____h; 参考答案: 1,84   10. 如图所示,一个硬质圆环竖直放置在地面上,两根轻杆OA、OB一端由铰链(图中未画出)连接在圆环圆心O处,另一端也由铰链分别连接在圆环A、B两点。重物G由一根轻绳OC悬挂在O点。开始时,轻杆OA水平,OB与OA夹角为150°。若从图示位置将圆环顺时针缓慢旋转90°,杆OA对O点的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若从图示位置将圆环逆时针缓慢旋转90°,杆OB对O点的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均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参考答案: 先变大后变小;一直变小。 11. (4分)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已知OA=,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      ;若换用一束红光同样从A点射向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      (填“偏左”、“偏右”或“不变”)。 参考答案: 60°(2分) 偏右(2分) 12. 两列简谐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υ=0.4m/s,波源的振幅均为A=2cm。如图所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此刻平衡位置在x=0.2m和x=0.8m的P、Q两质点恰好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位于x=0.5m处。则两列波相遇的时刻为t=______s,当t=2.0s时质点M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cm。 参考答案: 0.75,20          1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从A→B→C→D→A的变化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p-V的图描述,图中p1、p2、V1、V2和V3为已知量。 (1)气体状态从A到B是______过程(填“等容”、“等压”或“等温”); (2)状态从B到C的变化过程中,气体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状态从C 到D的变化过程中,气体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4)状态从A→B→C→D的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界所做的总功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等压   (2)降低  (3)放热  (4)p1(V3-V1)-p2(V3-V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     m/s;CE间的平均速度    m/s; (2)以打B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图2所示,请在图2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参考答案: 解:(1)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所以vB=m/s=0.25 m/s vCE=m/s=0.45 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vC==0.35m/s vD==0.45m/s vE==0.55m/s 描点作v﹣t图象如图所示 (3)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由图象可知,a=m/s2=1.00m/s2, 故答案为:(1)0.25 0.45 (2)如图 (3)1.00 【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CE间的平均速度可以用位移除以时间,最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解出斜率即是物体的加速度. 15.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10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__m/s.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20(1.18~1.20)    5.40(5.38~5.40)     12.02(12.01~12.02) 0.210(0.209~0.215)     0.605(0.598~0.615) 由图可以读出: d1=1.20 cm,d2=5.40 cm,d3=12.02 cm, 由题意知T0= s=0.02 s T=5T0=0.1 s,v2==0.210 m/s v4==0.331 m/s 再由v4-v2=a·2T得:a==0.605 m/s2.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20分)用密度为、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A的薄金属条制成连长为L的闭合正方形框。如图所示,金属方框水平放在磁极的狭缝间,方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设匀强磁场仅存在于相对磁极之间,其他地方的磁场忽略不计。可认为方框的边和边都处在磁极间,极间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框从静止开始释放,其平面在下落过程中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 (1)求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设磁场区域在竖起方向足够长); (2)当方框下落的加速度为时,求方框的发热功率; (3)已知方框下落时间为时,下落高度为,其速度为()。若在同一时间内,方框内产生的热与一恒定电流在该框内产生的热相同,求恒定电流的表达式。   参考答案:     答案:(1);(2);(3)。   解析:(1)方框质量                   方框电阻          方框下落速度为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感应电流               方框下落过程,受到重力及安培力                        ,方向竖直向下   ,方向竖直向上   当时,方框达到最大速度,即   则 方框下落的最大速度   (2)方框下落加速度为时,有   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