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利民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利民中学高三物理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电阻为R,初始时静止于光滑的水平轨道上,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其方向与轨道平面成θ角斜向上方,开关闭合后导体棒开始运动,则(  ) A.导体棒向左运动 B.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 C.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所受安培力为 D.开关闭合瞬间导体棒MN的加速度为 参考答案: BD 2. 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做成的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体A、B分别施以方向相反的水平力Fl、F2,且Fl大于F2,则弹簧秤的示数: A.一定大于F2,小于F1         B.一定等于F1—F2  C.一定等于F1+F2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两个物体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个物体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再对物体1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两式解得,由于大于,故F一定大于小于,故选项A正确。 3. (单选)模拟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火星的密度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王跃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参考答案: A   解析: A、由G =mg,得到:g=,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重力加速度的,即为g. 设火星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等于中可得:G解得:M=,密度为: ρ=.故A正确.B、由G=mg,得到:g=,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重力加速度的,即为g.故B错误.C、由G,得到v=,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的倍.故C错误.D、王跃以v0在地球起跳时,根据竖直上抛的运动规律得出可跳的最大高度是:h=,由于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王跃以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时,可跳的最大高度h′=h.故D错误.故选:A. 4. 如图所示是电子电路中常用到一种称为“干簧管”的元件。关于干簧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电阻的作用 B .干簧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C .干簧管接入电路中相当于开关的作用 D .干簧管是一种能感知磁场的传感器 参考答案: CD 5.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    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    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    D.速度不断增大 参考答案: AB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自转周期为T,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地球的质量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  7. 如图所示,R1=5Ω,R2阻值未知,灯L标有“3V  3W”字样,R3是最大电阻是6Ω的滑动变阻器.P为滑片,电流表内阻不计,灯L电阻不变.当P滑到A时,灯L正常发光;当P滑到B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0W.则电源电动势为_____V;当P滑到变阻器中点G时,电源内电路损耗功率为______W. 参考答案: 12   2.56 8. (4分)冬天到了,很多同学用热水袋取暖。现有某一热水袋内水的体积约为400cm3,它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       个。(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已知1mol水的质量约为18g,阿伏伽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 参考答案: 答案:1×1025(4分) 9.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p-V图象如图所示.在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理想气体的温度          (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在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理想气体吸收的热量       它对外界做的功(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升高, 等于 10. 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A.            B. C.          D.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 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测出小车的质量;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 ①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 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下表: 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B、C、D中的__________;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1分); 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 11. 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测得某金属的入射光的频率和反向遏制电压Uc的值如表所示.(已知电子的电量为e=1.6×10﹣19C) Uc/V 0.541 0.637 0.741 0.809 0.878 ?/1014Hz 5.664 5.888 6.098 6.303 6.501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了Uc﹣ν图象,如图所示,则根据图象求出: ①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4.27×1014 Hz;(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普朗克常量 6.3×10﹣34 J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 解: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hγ=W+Ek 得:hγ=hγc+eUc 变形得:Uc=(γ﹣γc); 由题图可知,Uc=0对应的频率即为截止频率γc, 得:γc=4.27×1014Hz 图线的斜率为:==3.93×10﹣15V?s  代入电子电量计算得:h=6.3×10﹣34J?s 故答案为:4.27×1014,6.3×10﹣34. 【解析】 12. 如图所示,圆柱绕中心轴顺时针转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缠绕在圆柱边缘,不计纸带的厚度,圆柱的半径为r=0.05 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为0.02秒,圆柱匀速转动时打点计时器持续打点,圆柱转动一段时间后停止转动,取下纸带后发现纸带上的点迹如图,刻度尺测得OE两点间的距离x, (1)用已知量和测得量写出圆柱转动的角速度表达式       ;根据以上数据求得其值为      (2)这种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是           参考答案: X/10tr    7.32(7.32-7.38)     化曲为直 13. 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电器元件,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现将该元件接在电动势为8V,内阻为4Ω的电源两端,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__________A。若将两个这样的元件并联接在该电源上,则每一个元件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___W。 参考答案: 1.0;1.5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开始时,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a、b、c是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          两点之间。 参考答案: (1)5.0  (2) 由于c段纸带的相邻点位移之差不等,应采用逐差法求解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观察纸带上相邻点间的距离的变化,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a= =5.0m/s2,  (2)从纸带b上可发现:相邻的点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由于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b段纸带先加速后减速,所以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长度为2.98cm的一段. 15. 某学生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下左图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          mm。另一位学生用游标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下右图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 __        cm。 参考答案: 3.205,1.550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t=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 (1)若波向右传播.零时刻刚好传到B点,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起振,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的过程中,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2)若此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20m/s,且波形由实线变为虚线需要经历0.525s时间,则该列波的传播方向如何?(要写出具体判断过程) 参考答案: 考点: 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专题: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专题. 分析: (1)波向右匀速传播,根据传播距离x=6m,时间t=0.6s,求出波速;由图读出波长,根据求出周期;当图示时刻x=0.5m处的振动传到P点时,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根据波形的平移求出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时所经历的时间,分析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 (2)先求解波形平移的距离,看其与波长的关系,再判断波形平移的方向.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λ=2m,A=2cm 当波向右传播时,点B的起振方向向下,包括P点在内的各质点的起振方向均向下. 波速  ==10m/s       由得:T=0.2s 由t=0至P点第一次到达波峰止,经历的时间: =0.75s=(3+),而t=0时O点的振动方向向上,故经△t2时间,O点振动到波谷,即y0=2cm S0=(3+1/4)×4A=0.26m (2)当波速v=20m/s时,经历0.525s时间,波沿x轴方向传播的距离x=vt=10.5m=(5+)λ,故波沿x轴负向传播; 答:(1)①该列波的周期T为0.2s;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谷的过程中,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