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职业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职业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产生氧气,其中最适宜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的是 A.HNO3         B.H2O2                C.KClO3            D.Na2O2 参考答案: D 2.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化合物C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离子的半径大于C离子的半径 B. 将C的单质放入CuSO4溶液中会有蓝色沉淀产生 C.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EO4 D. 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其中稳定性最弱的是A、E形成的化合物 参考答案: D 3. 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Z可能是电解质               B.Z可以表示为XY2 C.X形成+2价阳离子             D.Z的电子式为     参考答案: D 4.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l mol/L NaCl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3 g Na变为Na2O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有氢原子数为2NA。 参考答案: D 略 5.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这一观点,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 A.干冰气化       B.O2转变成O3       C.加热NH4HCO3     D.加热NaHCO3  参考答案: A 略 6. 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      ,为我国蛋白质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A.牛胰岛素    B.猪胰岛素    C.羊胰岛素     D.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参考答案: A 7.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   ) A.苯主要是以石油分馏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将苯加到溴水中,振荡、静置,上层几乎无色,下层为橙红色 C.苯分子中6个碳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C 略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硝酸酸化,再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B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蘸有某溶液的玻璃槔 有白烟产生 该溶液是浓盐酸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该气体可能是SO2 D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该溶液中不含NH4+   参考答案: C 9.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发生的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其周边区域的空气中漂浮着放射性物质,其中含有碘的同位素  13153I,13153I中的质子数为     A.53              B.78             C.131             D.184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每组中的两对物质,都能用分液漏斗的是 A.葡萄糖和水、汽油和植物油    B.汽油和水、苯和水 C.食用油和水、酒精和水          D.汽油和水、四氯化碳和水 参考答案: BD 略 11.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 B. 实验中剩余的钠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C. 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 D. 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 参考答案: B A.具有塞子、活塞的仪器使用前需要查漏,则分液漏斗使用前需要先检查是否漏液,故A正确;B.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具有腐蚀性,且放热,存在安全隐患,则试验中剩余的钠,需要再放回原试剂瓶,故B错误;C.盐酸易挥发,灼烧后不干扰实验,则焰色反应时,铂丝应用盐酸洗净并灼烧至无色,故C正确;D.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则蒸馏烧瓶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D正确;故选B。 12. 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0.4mol 氧气                   B、4℃时,5.4mLH2O  C、标况下5.6L 二氧化碳            D、10 g 氖 参考答案: B 略 1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Cu片放入FeCl3溶液中 溶液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铁比铜金属性强 B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下来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12O3熔点高于Al C 向新收集的酸雨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酸雨中一定含有SO42- D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没有变质 参考答案: B 【详解】A. 证明Fe的金属性比Cu强,应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将Cu片放入FeC13溶液中,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只能证明铁离子氧化性比铜离子强,故A错误; B.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Al熔化但不滴落,现象、结论合理,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硫酸生成硫酸,结论不合理,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氧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都为无色气体,结论错误,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14. 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②中的大量气泡主要成分是氧气 B.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 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造成的 D. 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 参考答案: D A.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A正确;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碱,遇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故B正确;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D. 生成的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发生了分解,因此放出大量气泡,故D错误;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和理解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本题的易错点为C,过氧化钠与水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具有漂白性。 15. 某化学反应中,设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 (1)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 (2)若E1<E2,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可用图___________(填“A”或“B”)表示 (3)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 ①利用储能介质储存太阳能的原理是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某种盐熔化,吸收热量;晚间熔盐释放出相应能量,从而使室温得以调节。已知下列数据: 盐 熔点/℃ 熔化吸热KJ·mol-1 参考价格/元 CaCl2·6H2O 29.0 37.3 780?850 Na2SO4·l0H2O 32.4 77.0 800?900 Na2HPO4·12H2O 36.1 100.1 1600-2000 Na2S2O3·5H2O 48.5 49.7 1400-1800   其中最适宜作储能介质的一种盐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CaCl2·6H2O B Na2SO4·l0H2O C Na2HPO4·12H2O D Na2S2O3·5H2O ②图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示意图,图中A是集热器,B是储水容器,C是供阴天时加热的辅助电热器。根据对水的密度的认识,你估计在阳光照射下水将沿_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参考答案: (1)放热    A    (2)吸热   B    (3)B    顺 【详解】(1)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则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A; (2)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反应过程吸收了能量,则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吸热;B; (3)①选择的物质应该具有的特点是:在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某种盐熔化,熔化时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热量应该最多。同时价格不能太高,Na2SO4?10H2O的性价比最高; 故答案选B。 ②因集热器中的水被太阳光晒热后密度变小,受到浮力作用沿管向右上方运动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水流,故答案为: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原因,需要强调的是能量高的物质性质不稳定,能量低的物质性质稳定。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2分)实验室获取氮气有很多种途径,常见的3种方法是:   方法一:将氨气通入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得到纯净的氮气和铜;   方法二:将空气通过灼热的铜,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和氧化铜粉末;   方法三:将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加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氮气。   进行实验时可选择的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与加热装置):       (1)方法一:制氮气所需的氨气可以用浓氨水滴加到生石灰中得到,此反应的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装置编号)。请写出生石灰在此反应中的两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二:为保证所得氮气尽可能纯净,除了使用铜外,还可以向装置_________________ (选填装置编号)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除去其它杂质气体。   (3)方法三:制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与溶剂。在制取氮气的3种方法中,联合使用方法—和方法二与单独使用方法三相比,具有很多优越性,请从绿色化学的角度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892年,英国科学家瑞利(Rayleigh)发现,采用方法二得到的氮气在相同条件下比方法三得到的氮气密度总是偏大5‰左右。若上述实验设计与操作均无错误,且氮气已完全干燥, 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8分) 某混合物A,含有KAl(SO4)2、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