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三(试卷号:2504)

举报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三[试卷号:2504 ] 盗传必究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中的括号内。 每题3分,共30分 ] 1. 1935年,我国第一本供教师用的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书籍【幼稚园的自然】-书出版,它的作者 是[ ]。 A. 雷震清 B. 陶行知 C. 张雪门 D. 陈鹤琴 2. 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好听的声音〞,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o A. 单元目标 B. 年龄阶段目标 C. 活动目标 D. 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3. 下面主要内容中,不属于以季节为主线选编的内容是[' ]o A. 季节 B. 常见动物 C. 风土人情 D. 常见植物 4. 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5. 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 A. 非正式量具测量 B. 正式量具测量 C. 观察测量 D. 普通测量 6. 下而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o A. 种植园 B. 饲养角 C. 自然角 D. 气象角 7.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 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 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 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 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8. 教师在设计与指导科学教育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0 A. 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B. 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 C. 科学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整合性 D. 开放性、活动性、科学性、整合性、发展性 9. 事先创设一种情景,以此引发调查者想要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从而来测试幼儿发展水平的一种 方式是[ ]。 A. 情景观察 B. 情景评价 C. 自然观察 D. 自然评价 10.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o A. 法国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1. 古代的儿童科学教育是一些解释粗浅的科学概念、说明用途的纯知识性的科学教育,而旦往往是 和识字教育紧密结合。[V ] 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单元目标是指一个单元的教育目标,这种“单元〞 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时 间单元",另一种是“主题活动单元〞。[V ] 13. 注意内容必须符合科学原理,不能违背科学事实,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科学性要求。 [V ] 14. 根据科学教育的各个领域选编内容的优点是容易调动学前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起来 相对容易,能适合学前儿重的能力、兴趣及需要。[X ] 15. 观察的方法可以保证学前儿童在直接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 自然界的事物和规律,了解自然事物和规律的特性,提高他们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 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学前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J ] 16.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就是指辅助科学教育进行的,用来帮助儿童进行科学学习的各种工具。 [V ] 17. 为了鼓励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家庭成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是关心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 第二是为探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第三是父母参与学前儿童的探索活动。[V ] 18.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相一致。[V ] 19. 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学习性区角和科学性区角。[X ] 20. 访谈法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当而问答,来获取信息的一种评价方式。[V ]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 2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有哪些? 答:⑴科学是以认识自然为目的,而技术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2 ] 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3 ] 科学是发现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是创造、发明新产品的过程。 22. 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答:[D指导儿童在充分感知物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 [2 ] 帮助学前儿童学习不同的分类活动类型; [3 ] 指导学前儿童学习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4 ] 帮助学前儿童明确分类标准,并鼓励他们自己确定分类标准。 23. 教师在运用测量方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1 ]进行测量活动,重在培养测量意识; [2 ] 学习运用非正式量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3 ] 用正式量具测量时,量具要精确。 24. 什么是自然观察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答:自然观察是评价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 白然观察的优点:[1 ]不受时间间隔的限制,只要事件一出现,便可随事件或行为的发展持续记录, 可以经济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精力o [2 ]在学前儿童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学前儿童基本不受干扰, 或很少受到干扰,能收集到学前儿童最真实的行为资料。 自然观察的缺点:[D自然观察时需要评价者进行详细的、如实的记录,对记录技术要求高,用手工 操作往往很困难,而且对记录者的文字表述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记录者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2 ]由 于只记录选定行为的发生过程,所以有可能这些观察到的行为现象,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会有不同的意义。 四、设计题[共22分 ] 25. 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怎样采集 树叶? 答: 设计背景 在“秋天〞的系列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树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观察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形 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捕捉孩子稍纵即逝的兴趣点,并读憧幼儿的探索行为。于是我设计本次树 叶贴画活动,引导幼儿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像什么,和他们一起去拼拼,贴- 贴,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完成有趣的树叶贴切作品,使幼儿在集体协作中体验快乐.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观察树叶.能述说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掌握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能够完成树叶贴画作品. 活动准备 1.发动幼儿家长与其幼儿利用秋游、I山、散步等活动,采集和捡拾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和颜色各异 的树叶假设干.老师把收集到的树叶进行压平、晾干处理后,分成四类[制作金鱼类、制作葡萄类、制作鸭子 类、制作孔雀开屏类 ]树叶材料. 2秋天落叶飘落图张,树叶贴画成品图两张. 3.白纸、剪刀、乳胶各4;几种彩色卡纸假设干.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 老师:小朋友,大家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 出示秋天落叶飘落图,让幼儿观察落叶的情景,感受秋天的独特风景。老师:叶子宝宝纷纷地离开了 妈妈,它们随着秋风飘落下来. 一群群孩子把这 些可爱的树叶捡起来,带回了家。你们知道把叶子宝宝带回家能做什么吗?[幼儿由 发言、表述 ] 二、 欣赏树叶贴画作品 你们想看吗? 出示树叶贴画作品[鱼帖画和葡萄帖画 ] 问:我们来看看,叶子变成了什么?[金鱼和 葡萄 ] 这样用树叶贴出来的画叫做树叶贴画,你们想不想也用树叶贴画呢[想 ] 三、 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出示枫叶。请幼儿观察它的特征. 问:小友,这是什么叶子?[枫树叶 ] 老师:枫树叶是怎么样的?谁来说说? 引导幼儿说出枫叶有红的,有黄的,像鸭子的小脚丫-样可爱.出示柳叶.请幼儿说说它的特征. 问:小友,这是什么叶子?[柳叶 ] 老师:柳叶又是怎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柳叶有绿色的,也有黄色的,细细的薄薄的真好看.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大叶 榕树叶、小叶榕树叶、葡萄叶等外形特征。老师小结:这些叶子宝宝都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所收集到的, 经过处理后,我们可以把叶子贴成一幅幅有趣的画来。小朋友们能做到吗? 四、 分组制作树叶贴画. 1、老师演示小鸭子的制作过程:用黄色大叶榕树叶做鸭子身子,叶梗做鸭子的长腿,红色枫叶做鸭子 的小脚丫,小叶榕树叶做鸭子的头部,些彩色卡纸做眼睛,这样-幅生动的树叶贴画就做成了. 2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10个小朋友为一组。每组小朋友根据老师给的树叶材料来共同完成四种不 同的贴画作品[金鱼贴画、葡萄贴画、子贴画、孔雀开屏帖画 ].老师巡视指导. 五、 总结 今天,小朋友通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树叶贴画作品,你们觉得漂亮吗?其实,美就在身边.生活中有 许许多多像树叶-样的自然材料,如布头,瓜子,蛋壳等,只要我们能像今天这样多观察、多动脑、多动 手,将它们拼-拼,剪一剪,贴一贴就一定能做出美妙有趣的东西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能很好的达到目标要求.首先,我设计本次活动的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很新鲜的很有吸 引力的,因此,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兴致高昂,始终保持着浓厚的探究状态,形成活跃的课堂氛次,本 活动以10个小朋友为-小组进行集体制作,每-位幼儿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 幼儿集体荣誉感,作品效果不错。不足之处:1、幼儿初次尝试树叶帖画活动,手工粗糙,不够细致。2、 动手制作时间较长,针对这些不足,教师应多开展帖画这方而的活动,俗话说:“熟能生巧〞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