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uó)       勉强(qiáng)       随声附和(hé) B.迁徙(xǐ)        投奔(bèn)          宽厚仁慈(cí) C.惩罚(chéng)   周济(jǐ)             任劳任怨(yuè) D.溺死(nì)        衙门(yǎ)            不辍劳作(chu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纤维/忏悔       防御/妨碍       暴走/爆光 B.寻觅/发觉       宣传/喧华       顾忌/疾恶如仇 C.愉悦/娱乐       折皱/拆开       忠心/无动于钟 D.隐蔽/作弊       迟缓/支援       挖掘/倔强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20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C.读者深受喜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按要求填写句子。 (1)《野望》中描写秋色一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诗情永恒。黄鹤楼上,崔颢高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登楼所见,真情感人。 (3)大诗人东坡居士曾经盛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以清晰的线条、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塞上风光图。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问题。 【甲】 赵将马服君赵奢①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②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③?”曰:“始妾事④其父,父时为将,身⑤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王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⑥乎?”王曰:“不也。”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赵将括母》) 【注释】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大将。“马服君”是他的封号。②孝成王:赵国的国君。③何以:即“以何”。为什么。④事:侍奉。⑤身:亲自。⑥随坐:受到连株。 【乙】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 故 卒 不 加 诛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②括既行 ③介胄之士不拜 ④改容式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毋置之,吾计已决矣。 ②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4)阅读【甲】文,概括赵奢与赵括为人的不同之处。 (5)【甲】【乙】两部分文字分别刻画了赵括母亲和周亚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课文《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一九○○)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地去“吃大户”。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在这样的年月里,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粱,通年没吃过白米。特别是乙未(一八九五)那一年,地主欺压佃户,要在租种的地上加租子,因为办不到,就趁大年除夕,威胁着我家要退佃,逼着我们搬家。在悲惨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②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塾,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③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④从宣统元年(一九○九)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一九一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⑤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我的思想也继续向前发展。当我发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时,我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隔绝了。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七年中间,我曾寄回几百元钱和几张自己的照片给母亲。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去年收到侄儿的来信说:“祖母今年已有八十五岁,精神不如昨年之健康,饮食起居亦不如前,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 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⑦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⑧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⑨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我”家在庚子年前后遭受了哪些灾难?请分点概括。 2.选文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下面两段话分别表现出母亲怎样的性格? (1)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2)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4.选文第⑨段“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的“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调?为什么?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行香子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1.【乙】词中的“倚”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两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春日图景,表达了作者之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解释下列词语。 (1)好劳动 (2)周济: (3)任劳任怨: (4)为富不仁: (5)聊叙: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娇弱的小草感谢大树替它遮风挡雨,挺直的大树感谢小草替它衬托伟岸;美丽的鲜花感谢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辽阔的土地感谢鲜花为它装点希望;涓涓小溪感谢大海容纳抚爱了它,无边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增添了广阔与神秘。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地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匆匆来去,为学习,为工作,为事业,为家庭,为金钱,为名声,我们不懂珍惜,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行囊空空。 读懂文意,找准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