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赤壁中伙铺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咸宁市赤壁中伙铺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2015?连云港)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称取3.8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620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参考答案: A 考点:几组未知物的检验.  分析: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固体的组成情况. 解答:解:A、碳酸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所以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故A正确; B、碳酸氢钠溶液的溶解度较小,向其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会使得碳酸氢钠晶体析出,不一定含有碳酸钠,故B错误; C、碳酸钠、氯化钠均可以和硝酸银之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原固体中不一定含有NaCl,故C错误; D、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轻,说明含碳酸氢钠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以及二氧化碳,质量减少了0.620g,根据差量法,含有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1.68g,物质的量是0.02mol,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是0.01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将得到的残留固体用盐酸溶解,可以得到二氧化碳0.01mol,质量是0.44g,所以一定含有碳酸钠0.01mol,质量此时是0.02mol×84g/mol+0.01mol×106g/mol=17.86g<3.8g,所以还含有氯化钠固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物质的推断,主要是利用差量法、物质的性质的应用解决问题,难度较大 2. 某可逆反应正向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反应热不变 参考答案: D 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反应后能量降低,故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故A、B、C错误;加入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故D正确。 3. 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                               A.CO2             B.C2H2 C.CCl4                 D.NH3 参考答案: B 4.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 A. CO2    H2S          B. C60  C2H4      C. C2H4   CH4     D.NH3  HCl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做法中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是(    ) A.多吃高蛋白的营养食物               B.大量服用安眠药,保证睡觉质量 C.少食用火腿肠等肉腌制品              D.多吃水果和蔬菜 参考答案: AD 略 6.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等pH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K+)=c(Ba2+) B.0.1 mol·L-1pH=9的NaNO2溶液中:c(Na+)>c(NO2-)>c(OH-) >c(H+) 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 c(NH4+)+c(Na+)= c(HCO3-)+c(CO32-) D.将1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1盐酸中一定有: c(Na+)>c(Cl-)> c(HCO3-)>c(CO32-) 参考答案: B 7. 将碘酒滴到新切开的马铃薯(又称土豆)表面上,马铃薯表面变蓝色,该现象表明马铃薯含有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纤维素 参考答案: C 8. 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ΔH为“-”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已知C(s)+O2(g)===CO(g)  ΔH=110.5 kJ·mol-1,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 C.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 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参考答案: D 略 9. 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右图来表示 参考答案: BC 略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B.氢氧化钡溶液跟稀硫酸反应:Ba2+ + OH- + H++ SO42- = BaSO4↓+ H2O C.钠和水的反应:Na + H2O = Na+ + 2OH- + H2↑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3NH4+ 参考答案: D 略 11.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研究成果或报道可能不属实的是                      A.静电除尘器用于治理悬浮颗粒污染,其依据是胶体的电泳原理 B.新型材料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 C.美国最新研制出一种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率很高,可达到100% D.四川某山区发现了一种“柴油树”,它产生的树油可替代柴油使用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现象或应用不能用胶体知识解释的是 A.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牛油与溶液共煮制肥皂,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食盐后,有物质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上 C.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小苏打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D.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污染 参考答案: C 13. 结构式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正确命名是   (     ) A.2-甲基4-异丙基己烷              B.2,4,5-三甲基己烷 C.新壬烷                          D.2,3,5-三甲基己烷 参考答案: D 略 14. 电解稀H2SO4、Cu(NO3)2、NaCl的混合液,最初一段时间阴极和阳极上析出的物质分别是     A.Cu和C12          B.H2和C12          C.H2和O2            D.Cu和O2 参考答案: A 15. 今有组成为CH4O和C3H8O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脱水反应,可能生成的有机物的种数为          A.3种          B.4种 C.7种 D.8种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     (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        ,所用主要仪器的名称是            。 (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      。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pH最大范围是         。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       。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Mg2+ 9.6 11.0 Ca2+ 12.2 c(OH-)=1.8mol·L-1 (3)操作Ⅱ运用的分离方法是           。 参考答案: (1)四氯化碳、分液漏斗 (2)把SO42-变为沉淀除去、11.0-12.2、盐酸 (3)蒸馏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对可逆反应aA(g)+bB(g)cC(g)+dD(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满足以下关系:=K(为一常数),K称为化学平衡常数,其反应的K值只与温度有关。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Q。在850℃时,K=1。 (1)若升高温度到950℃时,达到平衡时K          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50℃时,若向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则: ①当x=5.0时,上述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 (3)在850℃时,若设x=5.0和x=6.0,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H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则a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参考答案: (1)小于  (2)①逆反应   ②x<3.0  (3)小于 试题分析:(1)从题给信息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2和H2的浓度将减少,而CO和H2O(g) 的浓度将增大,故K值减少; (2)将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代入式中,得x=3.0mol<5.0mo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x<3.0mol。 (3)其他物质的投料不变,增加H2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H2的转化率将减少。 考点:化学平衡 18. 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其结构极不稳定,易发生下列变化,生成较稳定物质。如: A-F是六种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⑴ 在一定条件下,经反应①后,生成C和D,C的分子式为          ⑵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 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 : n (H2O)= 2 : 1,则B的分子式为                 ⑷ F是高分子光阻剂生产中的主要原料。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