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三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时,先将飞船发送到一个椭圆轨道上,其近地点M距地面200km,远地点N距地面340km。进入该轨道正常运行时,通过M、N点时的速率分别是v1、v2。当某次飞船通过N点时,地面指挥部发出指令,点燃飞船上的发动机,使飞船在短时间内加速后进入离地面340km的圆形轨道,开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飞船的速率为v3。比较飞船在M、N、P三点正常运行时(不包括点火加速阶级)的速率大小和加速度大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v1>v3>v2,a1>a3>a2                                    B.v1>v2>v3,a1>a2=a3          C.v1>v2=v3,a1>a2>a3          D.v1>v3>v2,a1>a2=a3 参考答案:     答案:D 2. 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的步骤如下: 把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定滑轮伸出桌面。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并把打点计时器连接到电源上。 把小车放在长木板上并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且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另一端悬挂一砝码盘,调整滑轮的高度使滑轮和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 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更换纸带,重复上面步骤。 根据纸带上打的点算出每次实验时小车的加速度,把每次实验时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记录在相应的纸带上。 以小车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细线的拉力F(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画出a—F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1)上述操作步骤中明显遗漏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画出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图线不是直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位同学将本实验做了改动:每次实验时将小车上的砝码拿下放到砝码盘上,其他操作都与上面一样。那么他画出的a—F图象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s5u 参考答案: 1)平衡摩擦力。(3分) (2)没有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分) (3)是(2分),  小车的加速度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与砝码、砝码盘和小车总质量的比值,而砝码、砝码盘和小车的总质量不变。 3. 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b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a和tb是电荷运动到电场中a、b两点的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B. a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密 C. a、b两点电势的关系为< D.该电荷一定做曲线运动 参考答案: C解析:该电荷由a点运动到b点,速度增大,电场力做正功,选项A错误;由于a点的时刻对应的速度切线斜率小于b点的时刻对应的速度切线斜率,所以电场中a点的加速度小于电场中b点的加速度,a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疏,选项B错误;根据电荷的动能和电势能保持不变,电荷在a、b两点电势能关系是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a、b两点电势的关系为<,选项C正确;带负电的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可能做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 4.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静摩擦力的物体总是处于静止状态   B.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总是处于运动状态    C.摩擦力方向总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参考答案: CD 5. (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得到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   B.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   C. 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没有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但他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   D. 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指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速度,是相对地球表面的速度 参考答案: 考点: 物理学史.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伽利略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解答: 解:A、伽利略探究物体下落规律的过程所用的科学方法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选项A正确; B、牛顿第一定律提出了力、惯性的概念,是一个独立的定律,并非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情况,故B错误; C、牛顿在寻找万有引力的过程中,他利用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故C错误; D、宇宙速度以及卫星绕地球的速度均是相对于地心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要熟悉物理学史,了解物理学家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后,该矿石中的铀、钍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9:115 7. 有关热辐射和光的本性,请完成下列填空题: 黑体辐射的规律不能用经典电磁学理论来解释,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能量是由一份一份不可分割最小能量值组成,每一份称为_________。1905年爱因斯坦从此得到启发,提出了光子的观点,认为光子是组成光的最小能量单位,光子的能量表达式为_________,并成功解释了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中有关极限频率、最大初动能等规律,写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参考答案: 能量子;;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或) 8. 如图,两光滑斜面在B处连接,小球自A处静止释放,经过B、C两点时速度大小分别为3m/s和4m/s,AB=BC.设球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9:7 ,球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 2.1 m/s. 参考答案: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和加速度的定义a==,=解答. 解答: 解:设AB=BC=x,AB段时间为t1,BC段时间为t2,根据知AB段:,BC段为= 则t1:t2=7:3,根据a==知AB段加速度a1=,BC段加速度a2=,则球在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7; 根据=知AC的平均速度===2.1m/s. 故答案为:9:7,2.1m/s. 点评: 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应用,记住和加速度的定义a==,=. 9. 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在投掷线AB处让冰壶以一定的初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距离投掷线30m远的O点。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μ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v0=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若不用毛刷擦冰面,则冰壶停止的位置距离O点____________m,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____________m。     参考答案: 5     10   10.     (选修3一3)(6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2 m/s,在传播方向上有A, B两点,从波刚好传到某质点(A或B)时开始计时,己知5s内A点完成了6次全振动,B点完成了10次全振动,则此波的传播方向为     (填"AB"或"BA"),周期是   s,波长为   m 参考答案: 答案:BA  0.5  1 11. (4分)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AB=4m,BC=6m,整个运动历时10s,则物体沿AB段运动的加速度a1=______ m/s2;沿BC运动的加速度 a2=_______ m/s2。 参考答案:     答案:0.5、1/3 12.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为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 , 1 min内电流方向改变了___次。 参考答案: 0.02 s   50 Hz   6000次。 13.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         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图线不过原点     的原因是由于______. 参考答案: k=200N/m; 弹簧具有重量,应将弹簧悬挂后测量原长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该金属导线的直径为                     mm。 参考答案: 答案:1.880(1.878-1.882均正确) 解析:题目考查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 1.先读固定尺上的读数为1.5mm, 2.读可动刻度为38.0与精确度0.01相乘得到0.380mm, 3.固定读数与可动读数相加即为最终结果,1.5mm+0.380mm=1.880mm。 15. 为了测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RL,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A)待测线圈L(阻值约为2,额定电流2A)     (B)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r1=0.2)     (C)电流表A2(量程3.0A,内阻r2约为0.2)     (D)滑动变阻器R1(0~l 0)     (E)滑动变阻器R2(0~l k)     (F)定值电阻R3=10     (G)定值电阻R4=100     (H)电源(电动势E约为9V,内阻很小)     (I)单刀单掷开关两只S1、S2,导线若干。      要求实验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l表和A2表的读数I1、I2,然后利用给出的I2-I1图象(如图所示),求出线圈的电阻RL。 ①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 ②请你画完方框中的实验电路图。 ③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        。 ④由I2-I1图象,求得线圈的直流电阻RL=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小滑块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它以的初速度由A点开始向B点滑行,并滑上光滑的半径为R的圆弧BC,AB=5R,在C点正上方有一离C点高度也为R的旋转平台,沿平台直径方向开有两个离轴心距离相等的小孔P、Q,旋转时两孔均能达到C点的正上方。若小滑块滑过C点后通过P孔,又恰能从Q孔落下,求: (1)滑块通过P孔的速度是多少? (2)平台转动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3)若BC段有摩擦,但滑块仍能从P孔穿出,为保证滑块从Q孔落下,应如何调整转速?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答与评分标准: (1)设滑块至B点时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