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苏坑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苏坑中学高二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命题“?x∈R,使x>1”的否定是(  ) A.?x∈R,都有x>1 B.?x∈R,使x<1 C.?x∈R,都有x≤1 D.?x∈R,使x≤1 参考答案: C 【考点】特称命题;命题的否定.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命题“?x∈R,使得x>1”是特称命题,其否定为全称命题,即?x∈R,使得x≤1,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命题“?x∈R,使得x>1”是特称命题 ∴否定命题为:?x∈R,使得x≤1 故选C. 【点评】这类问题的常见错误是没有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或者对于“>”的否定用“<”了.这里就有注意量词的否定形式.如“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而不是“都不是”.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存在”对应“任意”. 2. 在△ABC中,已知,B=,C=,则等于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 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其表面积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 根据三视图可得对应的三棱锥,逐个计算其侧面积和底面积可得其表面积. 【详解】将三视图复原后得到的几何体即为如图所示的三棱锥, 其中是棱长为4的正方体的顶点,为正方体的底面中心,注意到所以,,,因此该三棱锥的表面积等于.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三视图,要求根据三视图复原几何体,注意复原前后点、线、面的关系. 4. 设函数, 若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5. 命题“?x0∈(0,+∞),lnx0=x0﹣1”的否定是(  ) A.?x0∈(0,+∞),lnx0≠x0﹣1 B.?x0?(0,+∞),lnx0=x0﹣1 C.?x∈(0,+∞),lnx≠x﹣1 D.?x?(0,+∞),lnx=x﹣1 参考答案: C 【考点】命题的否定. 【专题】简易逻辑. 【分析】根据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命题的否定是:?x∈(0,+∞),lnx≠x﹣1,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比较基础. 6. 已知集合,则=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7. 若函数恰有三个极值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 因为二次函数最多有一个极值点,故先分析的部分;时,令,利用参变分离将变形为,构造新函数,判断的单调性,得出结论:最多仅有两解,因此可确定:时有两个极值点,时有一个极值点. 时,利用与有两个交点时(数形结合),对应求出的范围;时,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进行分析可求出的另一个范围,两者综合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当时,令,可化为,令,则,则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的图象如图所示,所以当,即时,有两个不同的解;当,令,,解得,综上,. 【点睛】分析极值点个数的时候,可转化为导函数为零时方程解的个数问题,这里需要注意:并不是导数值为零就一定是极值点,还需要在该点左右两侧导数值符号相异. 8. 若函数的图象总在直线的上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0,+∞)        C.(1,+∞)     D. (-∞,1) 参考答案: D 由题意得在区间上恒成立,,令函数所以函数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在区间上单调递增,所以,所以,选D.   9. 如果方程﹣=1表示双曲线,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m>2 B.m<1或m>2 C.﹣1<m<2 D.m<1 参考答案: B 【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分析】由题意,(m﹣1)(m﹣2)>0,即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由题意,(m﹣1)(m﹣2)>0, ∴m<1或m>2, 故选B. 10. 设平面与平面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内,直线b在平面内,且则“”是“”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A 【详解】试题分析:α⊥β, b⊥m又直线a在平面α内,所以a⊥b,但直线不一定相交,所以“α⊥β”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考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在等比数列中,若前项之积为,则有.那么在等差数列中,若前项之和为,用类比的方法得到的结论是              参考答案: 略 12. 已知 ,,的夹角为60°,则_____. 参考答案: 13. 已知回归方程=2x+1,而试验得到一组数据是(2,4.9),(3,7.1),(4,9.1),则残差平方和是      . 参考答案: 0.03 【考点】线性回归方程. 【分析】根据所给的回归直线方程,代入三个点的坐标的横坐标,求出对应的纵标值,把求得的纵标和点的原来的纵标做差,求出三个差的平方和,即得到残差平方和. 【解答】解:当x=2时,y=5, 当x=3时,y=7, 当x=4时,y=9. ∴e1=4.9﹣5=﹣0.1,e2=7.1﹣7=0.1,e3=9.1﹣9=0.1. ∴残差平方和(﹣0.1)2+(0.1)2+(0.1)2=0.03. 故答案为:0.03. 14. 已知,则的值等于   ▲   . 参考答案:   15. 已知关于的方程在上恒有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 16. 已知数列{an},a1=1,an+1=an-n,计算数列{an}的第20项.现已给出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为使之能完成上述的算法功能,则在右图判断框中(A)处应填上合适的语句是       ;在处理框中(B)处应填上合适的语句是       . 参考答案: n≤19?(或n<20?);S=S-n. 17. 设,式中变量满足下列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已知顶点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 求抛物线的方程。 参考答案: 解析: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则消去得 , 则 19. 已知函数. (1)当a=2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设函数.当时,,求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2). 试题分析:(1)当时;(2)由 等价于 ,解之得. 试题解析: (1)当时,. 解不等式,得. 因此,解集为. (2)当时,, 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当时,等价于. ① 当时,①等价于,无解. 当时,①等价于,解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不等式选讲. 20. 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1)求证:PB∥平面EFG; (2)求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 (3)在线段CD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A点到平面EFQ的距离为, 若存在,求出CQ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解法一: (1)取AB的中点H,连接GH,HE, ∵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GH∥AD∥EF,∴E、F、H、G四点共面. 又H为AB的中点,∴EH∥PB. 又EH面EFG,PB平面EFG,∴PB∥平面EFG. (4分) (2)取BC的中点M,连接GM、AM、EM,则GM∥BD, ∴∠EGM(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 在Rt△MAE中,EM==, 同理EG=,又GM=MD= ∴在△MGE中,cos∠EGM===, 故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8分) (3)假设在线段CD上存在一点Q满足题设条件,过点Q作QR⊥AB于R,连接RE,则QR∥AD.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 ∴AD⊥AB,AD⊥PA.又AB∩PA=A,∴AD⊥平面PAB. 又∵E、F分别是PA、PD的中点,∴EF∥AD,∴EF⊥平面PAB. 又EF面EFQ,∴面EFQ⊥面PAB. 过A作AT⊥ER于T,则AT⊥平面EFQ, ∴AT就是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 设CQ=x(0≤x≤2),则BR=CQ=x,AR=2-x,AE=1, 在Rt△EAR中,AT=== 解得x=.故存在点Q,当CQ=时,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为 (13分)   解法二: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1)∵PB=(2,0,-2),FE=(0,-1,0),FG=(1,1,-1), 设PB=sFE+tFG,即(2,0,-2)=s(0,-1,0)+t(1,1,-1),   ∴ 解得s=t=2.   ∴PB=2FE+2FG 又∵FE与FG不共线,∴PB,FE与FG共面. ∵PB平面EFG,∴PB∥平面EFG. (4分) (2)∵EG=(1,2,-1),BD=(-2,2,0). ∴cos<EG,BD>=== 故异面直线EG与B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8分) (3)假设线段CD上存在一点Q满足题设条件,令CQ=m(0≤m≤2),则DQ=2-m, ∴点Q的坐标为(2-m,2,0) ∴EQ=(2―m,2,―1) 而EF=(0,1,0),设平面EFQ的法向量为n=(x,y,z),则 ∴ 令x=1,则n=(1,0,2-m),又AE=(0,0,1), ∴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d=== 即(2-m)2=, ∴m=或m=,又m=>2不合题意,舍去. 故存在点Q,当CQ=时,点A到平面EFQ的距离为. (13分) 略 21. 海关对同时从A,B,C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表所示.工作人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 地区 A B C 数量 50 150 100 (Ⅰ)求这6件样品来自A,B,C各地区商品的数量; (Ⅱ)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 参考答案: 【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专题】概率与统计. 【分析】(Ⅰ)先计算出抽样比,进而可求出这6件样品来自A,B,C各地区商品的数量; (Ⅱ)先计算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的基本事件总数,及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事件个数,代入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可得答案. 【解答】解:(Ⅰ)A,B,C三个地区商品的总数量为50+150+100=300, 故抽样比k==, 故A地区抽取的商品的数量为:×50=1; B地区抽取的商品的数量为:×150=3; C地区抽取的商品的数量为:×100=2; (Ⅱ)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共有:=15个不同的基本事件; 且这些事件是等可能发生的, 记“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为事件A,则这2件商品可能都来自B地区或C地区, 则A中包含=4种不同的基本事件, 故P(A)=, 即这2件商品来自相同地区的概率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分层抽样,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难度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