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刘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刘城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肯定与膜蛋白无关联 B.贮藏中的种子含水量少,以保持休眠状态 C.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D.有氧呼吸时,产物H2O中的氢不都是来自线粒体中物质的分解 参考答案: A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细胞内的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解答】解:A、当细胞通过水通道进行吸水与失水时与膜蛋白有关,A错误; B、贮藏中的种子含水量少,以保持休眠状态,B正确; C、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中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C正确; D、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和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液浓度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参考答案: B 3. 下列与蛋白质、核酸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核糖体上可以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B. 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多个金属离子 C. 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 D. 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产生多个RNA分子 参考答案: A 【分析】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心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不同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翻译的模板是mRNA,原料是氨基酸,产物为蛋白质。 【详解】一个核糖体上一次只能合成一条多肽链,A错误;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多个金属离子,如一个血红蛋白含有四个铁离子,B正确;一个mRNA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多条多肽链,C正确;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不同基因可以转录产生多个RNA分子,D正确。故选A。 4. 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参考答案: A 5. 下图是酶催化特性的“酶-底复合反应”模型,图中数字表示反应过程,字母表示相关物质。则下列各选项对此图意的解释正确的是 A. X是酶,过程①表示缩合反应    B. Y可表示酶,过程②体现酶的多样性 C. 复合物Z是酶发挥高效性的关键    D. ①、②可以表示葡萄糖水解过程 参考答案: C 据图分析,X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说明X是酶;Y在酶的作用下生成F和G,说明该反应是分解反应,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Y不是反应物,过程②体现了酶具有催化作用,B错误;图中的复合物Z是酶与反应物的结合体,是酶发挥高效性的关键,C正确;葡萄糖是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D错误。 6. 下列四种说法,请你判断(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雌雄两种配子,其数量比接近1:1 ②玉米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5对 ③精子与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使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数日恢复到体细胞的数日,其中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三种都对        B.三种都不对  C.有一种对     D.有一种不对 参考答案: B 7. 基因工程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参考答案: B 8. 右图是某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导致甲图b点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叶绿素量有限 B.土壤溶液中镁离子增加,甲图中b点右移 C.随着叶芽萌发、张开,乙图0~b距离可延长 D.落叶植物由夏季到秋季,d~c距离将缩短 参考答案: C 9. 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麦芽糖、蔗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B.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C.在一个RNA分子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且不含氢键 D.细胞中的一个环状n肽分子被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 参考答案: D. A、组成麦芽糖、纤维素、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1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A错误; B、脂肪分子中氢的含量比糖类高,是细胞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 C、细胞中的RNA分子一般是单链,但有的含氢键,例如tRNA,C错误; D、环状n肽含有n个肽键,因此将环状n肽彻底水解需要破坏n个肽键数,D正确. 10. 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观察脂肪颗粒和质壁分离的实验都需要用高倍镜 C.目镜和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调大光圈和使用凹面反光镜 参考答案: D 11. 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B. 破坏骨髓,体液免疫丧失,细胞免疫不受影响 C. 胃液和唾液的杀菌作用属于机体的第二道防线 D. 清除自身的衰老或异常细胞与特异性免疫有关 参考答案: D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1)概念: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2)特点: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不具专一性,不具特殊针对性;出现快,作用范围广,强度较弱。(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2、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A错误;破坏骨髓,也就不会产生B细胞和T细胞了,会失去全部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错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等)还有杀菌的作用,故胃液和唾液具有杀菌作用,均属于第一道防线,C错误;免疫系统可通过特异性免疫清除自身衰老或异常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明确免疫调节是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掌握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 链霉素能与原核生物核糖体上的S蛋白结合,而抑制其翻译过程。现有一种x细菌,其S蛋白上一两个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导致S不能与链霉素结合。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S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链霉素作用的结果    B.X细菌的S蛋白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X细菌的S蛋白空间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    D.在原核细胞中与S蛋白结合的可能还有RNA 参考答案: 答案:A 13.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3、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参考答案: D 14. 对胚胎分割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利用胚胎工程产生新个体都要用到胚胎分割技术     B.分割的胚胎直接移植给受体或在体外培养到囊胚阶段再移植到受体内     C.目前的同卵双胞胎多数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而产生的     D.目前该技术只能是在显微镜下用切割针或切割刀把胚胎分割开 参考答案: 答案:B 15. 鱼被宰杀后,鱼体内的ATP会生成具有鲜味的肌苷酸,但酸性磷酸酶(ACP)会催化肌苷酸分解导致鱼肉鲜味下降.为了研究鱼类的保鲜方法,研究者从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并对该酶活性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金属离子 浓度 ACP相对活性(%) 草鱼 鮰鱼 鳝鱼 Na+ 30 100.83 101.47 96.03 Zn+ 1 112.38 116.06 158.13 Ca2+ 5 65.21 96.18 88.18   A. 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   B. 将宰杀后的鮰鱼放到37℃左右的环境中一段时间能保持其鲜味   C. 将宰杀后的草鱼放到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鲜味下降的速度会减慢   D. Zn2+能使这三种鱼的鲜味下降速度都减慢 参考答案:   考点: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 分析曲线图:在最适温度之前,不同鱼类的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但是超过最适温度后,ACP活性都会随着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分析表中数据:草鱼、鮰鱼和鳝鱼中分离得到ACP在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中的活性不同.三种鱼的ACP活性在Ca2+溶液中都最低.三种鱼的ACP活性在Zn2+溶液中都最高.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CP活性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超过一定温度后会下降,A错误; B、由图可知鮰鱼放到37℃左右ACP活性最大,鲜味最难保持,B错误; C、由表可知草鱼在适宜浓度的Ca2+溶液中ACP活性较低,鲜味保持的时间应最长,C正确; D、由图表可知Zn+能使这三种鱼的ACP活性升高,鲜味下降速度都增加,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酸性磷酸酶(ACP)为素材,结合图表,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图表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对相关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