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守埠高级职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守埠高级职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理论上不能设计为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H4(g)+2O2(g)═CO2(g)+2H2O(l)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 C.2H2(g)+O2(g)═2H2O(l) D.2FeCl3(aq)+Fe(s)═3FeCl3(aq) 参考答案: 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复分解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根据反应的类型判断. 【解答】解:A、CH4(g)+2O2(g)═CO2(g)+2H2O(l)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选; B、HNO3(aq)+NaOH(aq)═NaNO3(aq)+H2O(l),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不选; C、2H2(g)+O2(g)═2H2O(l),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选; D、2FeCl3+Fe═3FeCl2,该反应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选; 故选B.   2. 下列溶液加热蒸干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 A.AlCl3              B.KHCO3             C.Fe2(SO4)3            D.NH4HCO3 参考答案: C 略 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参考答案: C 略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称量药品时间过长 C.定容时俯视液面           D.洗涤烧杯和玻棒的溶液转入容量瓶中; 参考答案: B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可逆反应 B.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任何可逆反应的反应限度都相同 D.在可逆反应中,使用催化剂会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B 略 6. 头孢拉定片(Cefradine Tablets),又称先锋霉素,该药品适宜敏感菌所导致的急性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呼吸道感染。其结构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20N3O4S    B.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 C.该有机物质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D.该物质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参考答案: 略 7. 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 C.浓NaOH溶液         D.KOH溶液             参考答案: B 略 8.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碱性:NaOH>Mg(OH)2 D.非金属性:Cl>Br 参考答案: B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C.金属性越强,对应碱的碱性越强;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解答】解:A.非金属性S>P,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为H2SO4>H3PO4,故A不选; B.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与元素周期律无关,故B选; C.金属性Na>Mg,对应碱的碱性为NaOH>Mg(OH)2,故C不选;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非金属性:Cl>Br,故D不选; 故选B.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确定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 C. 向氯化钙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分别通入少量CO2,都会出现白色沉淀 D. 向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盐酸的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溶解 参考答案: D A、向某溶液中加稀盐酸,使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能是CO2和SO2,则溶液中可能有CO32-和SO32-,A项错误;B、根据胶体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而不是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B项错误;C、不会产生沉淀,因为氯化钙和CO2不反应,C项错误;D、向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加稀盐酸电解质溶液,是胶体聚沉,后沉淀溶解,D项错误,答案选D。 1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浓HNO3溅到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与皮肤中的蛋白质发生了反应 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立即服用大量牛奶或蛋清可解毒 C.用灼烧的方法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高 参考答案: D 略 11. 下列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正丁烷和异丁烷     D.淀粉和纤维素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铯 B.钠离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少 C.碱金属单质都可保存在煤油中 D.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参考答案: B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 【分析】A.碱金属族元素中,其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其密度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 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钠离子; C.Li密度小于煤油;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 【解答】解:A.碱金属族元素中,其单质的熔沸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其密度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所以从Li到Cs中,Cs密度最大、熔沸点最低,故A错误; 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生成钠离子,所以钠离子核外电子数比钠原子核外电子数少1个,故B正确; C.Li密度小于煤油,所以Li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故C错误; D.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从而促进钠的燃烧,所以金属钠着火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土覆盖,故D错误; 故选:B. 13.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验满 C.试管口的棉花可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利于收集氨气 D.实验结束后将蘸有稀硫酸的棉花放在导管口吸收剩余氨气 参考答案: B 【考点】氨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A.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氨气为碱性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处验满; C.氨气和空气能产生对流产生杂质,塞上能防止其对流; D.氨气是有毒的碱性气体,氨气能被酸溶液吸收. 【解答】解: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将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变蓝,证明已满,故B错误; C.棉花团可以防止生成的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利于收集氨气,故C正确; D.氨气是有毒气体,氨气能被稀硫酸吸收,所以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 铵盐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都能产生氨气 参考答案: D 【分析】 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铁、铝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发生钝化; 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 D、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产生氨气是铵盐的共性。 【详解】A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漂白褪色,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使品红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 B项、常温下,浓硫酸和Cu不反应,加热条件下,Cu和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项、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没有单质生成,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 D项、铵盐均能与浓的强碱的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氨气,故D正确; 故选D。   15. 烷烃是单烯烃R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 参考答案: C 分析:烯烃中碳碳双键与H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烷烃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此两个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碳碳双键的位置,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烯烃中碳碳双键与H2发生加成反应,加成产物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烷烃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均连有氢原子,此两个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碳碳双键的位置,如图标号处为碳碳双键位置所在,R的可能的结构简式有6种,答案选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0分)2008年9月,三聚氰胺污染牛奶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牛奶和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它能冒充蛋白质。已知三聚氰胺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为测定三聚氰胺的组成,用下列各仪器装置(每个装置只能用一次),再过量的氧气流中将2.52g三聚氰胺样品氧化成CO2、H2O和N2。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向右流向,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D接       、       、        、         、         。 (2)装置C的作用是          ,装置F中CuO的作用是           ; (3)实验后称得A、B两装置的质量分别增加2.64g和1.08g,则三聚氰胺分子中碳、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4)目前较多采用以尿素【(NH2)2CO】为原料,在0.1MPa下,390℃左右时,以硅胶做催化剂合成三聚氰胺。反应过程中,除生成CO2外,还生成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试写出制备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                                   (5)按(1)的连接方法,此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参考答案:  (1)C→E→F→B→A(1分)  (2)吸收02中的水蒸气(1分)    氧化没有燃烧完全时CO(1分) (3)1:2:2(2分) (4)6(NH2)2CO  C3H6N6+6NH3↑+3CO2↑(2分,条件可以不写) (5)尾部缺少一个干燥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进入A装置,影响CO2的测定值(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