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第一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第一中学高二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命题甲:ax2+2ax+1>0的解集是实数集R;命题乙:0<a<1,则命题甲是命题乙成立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 B 【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分析】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判断两命题的推出关系,注意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 【解答】解:ax2+2ax+1>0的解集是实数集R ①a=0,则1>0恒成立 ②a≠0,则,故0<a<1 由①②得0≤a<1.即命题甲?0≤a<1.因此甲推不出乙,而乙?甲,因此命题甲是命题乙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故选B. 2. 设向量是不共面的三个向量,则下列各组向量不能作为空间向量基底的是 参考答案: A 3. 已知等差数列中,,记,则S13= A.78    B.152    C.156 D.168 参考答案: C 略 4. 位选手依次演讲,其中选手甲不在第一个也不在最后一个演讲,则不同的演讲次序 共有 (  ) A.种    B.种    C.种    D.种       参考答案: C 5. 5个人排成一排,其中甲与乙不相邻,而丙与丁必须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为(   ) A.72      B.48       C.24          D.60 参考答案: C 略 6. 统计中有一个非常有用的统计量,用它的大小可以确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下表是反映甲、乙两个班级进行数学考试,按学生考试及格与不及格统计成绩后的2×2列联表.   不及格 及格 总计 甲班 12 33 45 乙班 9 36 45 总计 21 69 90 则的值为(  ) A.0.559           B.0.456           C.0.443         D.0.4 参考答案: A 7. 某同学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则他连续投篮3次,第3次才投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8. 在100个产品中,一等品20个,二等品30个,三等品50个,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20的样本,则二等品中A被抽取到的概率为(  ) A.        B.       C.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C 略 9. 如果方程表示双曲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略 10. 在中,已知,,,P为线段AB上的一点,且.,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则           。 参考答案: 略 12. 直线与圆相交于A、B两点,则        . 参考答案: 略 13. 抛物线y=ax2的准线方程是y=2,则a的值为  . 参考答案: ﹣ 【考点】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 【分析】首先把抛物线方程转化为标准方程x2=my的形式,再根据其准线方程为y=﹣,即可求之. 【解答】解:抛物线y=ax2的标准方程是x2=y, 则其准线方程为y=﹣=2, 所以a=﹣.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是一道基础题,也是高考常考的题型,找出抛物线标准方程中的p值是解本题的关键,要求学生掌握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4.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72°,半径为20cm,则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5. 曲线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参考答案: x-y+1=0 略 16.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如果a,b∈N,ab可被3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时,假设的内容应为  . 参考答案: a,b都不能被3整除 【考点】反证法的应用. 【专题】证明题. 【分析】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要证的结论的反面.再由命题:“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否定是:a,b都不能被3整除,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根据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把要证的结论进行否定. 命题:“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3整除”的否定是:“a,b都不能被3整除”, 故答案为  a,b都不能被3整除.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和步骤,求一个命题的否定,属于中档题. 17. 已知圆过点,且圆心在轴的正半轴上,直线被该圆所截得的弦长为,求圆的标准方程. 参考答案: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如图,四棱锥中P-ABCD,四边形ABCD为菱形,,,平面PAD⊥平面ABCD. (1)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1)见解析;(2) 【分析】 (1)取中点连结,,先证明平面BOP,即可证明; (2)先证明两两垂直.以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轴,轴,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代入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1)证明:取中点连结,, ,. 又四边形为菱形,,故是正三角形, 又点是的中点,. 又,平面, 平面,又平面. . (2)解:,点是的中点,. 又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又平面. ,.又, 所以两两垂直. 以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轴,轴,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则各点的坐标分别为,,. 故,,,, 设,分别为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由可得,令,则,,故. 由可得,令,则,,故. . 又由图易知二面角是锐二面角,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点睛】空间向量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观察图形,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相应直线的方向向量;(3)设出相应平面的法向量,利用两直线垂直数量积为零列出方程组求出法向量;(4)将空间位置关系转化为向量关系;(5)根据定理结论求出相应的角和距离. 19. 某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寒假期间学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被调查的学生每天用于学习的时间介于1小时和11小时之间,按学生的学习时间分成5组:第一组[1,3),第二组[3,5),第三组[5,7),第四组[7,9),第五组[9,11],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求学习时间在[7,9)的学生人数; (Ⅱ)现要从第三组、第四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交流学习心得,求这2人中至少有1人的学习时间在第四组的概率. 参考答案: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频率分布直方图. 【分析】(Ⅰ)由频率分布图求出x=0.100,由此能求出学习时间在[7,9)的学生人数. (Ⅱ)第三组的学生人数为40人,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第三组的人数为4人,第四组的人数为2人,由此能求出这2人中至少有1人的学习时间在第四组的概率. 【解答】解:(Ⅰ)由频率分布图得:0.025×2+0.125×2+0.200×2+2x+0.050×2=1, 解得x=0.100. ∴学习时间在[7,9)的学生人数为0.010×2×100=20人. (Ⅱ)第三组的学生人数为0.200×2×100=40人, 第三、四组共有20+40=60人, 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第三组的人数为6×=4人,第四组的人数为6×=2人, 则从这6人中抽2人,基本事件总数n==15, 其中2人学习时间都不在第四组的基本事件个数m==6, ∴这2人中至少有1人的学习时间在第四组的概率: p=1﹣=. 20. 已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过点,且它的离心率.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与圆相切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若椭圆上一点满足,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Ⅰ) 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由已知得:  解得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Ⅱ) 因为直线:与圆相切 所以,  把代入并整理得: ┈7分 设,则有    因为,, 所以,  又因为点在椭圆上, 所以,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的取值范围为         略 21. )已知数列{an}满足. (Ⅰ)若a1,a2,a3成等差数列,求a1的值; (Ⅱ)是否存在a1,使数列{an}为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这样的a1;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由题意  , ,,                           ………………2分 若成等差数列,则,即 解得                                                   ………………6分 (2)若数列为等比数列 则必成等比数列,则,即 解得,此时,公比                 ………………10分 又, 所以, 不存在,使数列为等比数列。                       ………………12分 22. 已知函数(为实数,), . ⑴若,且函数的值域为,求的表达式; ⑵设,且函数为偶函数,判断是否大0? ⑶设,当时,证明:对任意实数, (其中是的导函数) . 参考答案: 解:⑴因为,所以, 因为的值域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       ⑵因为是偶函数,所以, 又,所以,     因为,不妨设,则,又,所以, 此时, 所以;      ⑶因为,所以,又,则, 因为,所以 则原不等式证明等价于证明“对任意实数, ” , 即 .        先研究 ,再研究. ① 记,,令,得, 当,时,单增;当,时,单减 . 所以,,即. ② 记,,所以在,单减, 所以,,即. 综上①、②知,. 即原不等式得证,对任意实数,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