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兴华学校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南省商丘市兴华学校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    A.Mg            B.Na           C.Al           D.O 参考答案: B 略 2. 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资源 B.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丰富物质世界 C.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答案: C 略 3. 代表有机物中几种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一组数字是 A、16、32、48、64                B、2、16、30、44、58 C、16、17、18、19                D、46、60、74、88、102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不是1:2的是(  ) A.O3+2KI+H2O═2KOH+I2+O2 B.3NO2+H2O═2HNO3+NO C.3S+6NaOH═Na2SO3+2Na2S+3H2O D.4HCl(浓)+MnO2MnCl2+Cl2↑+2H2O 参考答案: C 解:A.O3+2KI+H2O═2KOH+I2+O2,反应中O3为氧化剂,KI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A不选; B.3NO2+H2O═2HNO3+NO,反应中1molNO2得电子为氧化剂,2molNO2失电子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B不选; C.3S+6NaOH═Na2SO3+2Na2S+3H2O反应中2molS得电子为氧化剂,1molNO2失电子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故C选; D.4HCl(浓)+MnO2MnCl2+Cl2↑+2H2O,反应中1molMnO2得电子为氧化剂,2molHCl失电子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不选. 故选C. 5. 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Zn为正极,Cu为负极;②H+向负极移动;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④Cu极和Zn极上都有H2产生;⑤产生的电流迅速减小;⑥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分析:Zn-Cu原电池中,电池总反应为Zn+2H+=Zn2++H2↑,Zn作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氢离子在铜上得电子产生氢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据此解答。 详解:①Zn为负极,Cu为正极,①错误; ②H+向正极移动,②错误; ③电子是由Zn经外电路流向Cu,③正确; ④Zn电极上发生Zn-2e-=Zn2+,铜为正极,正极反应为2H++2e-=H2↑,由于锌片不纯,在锌片上形成原电池,所以锌电极表面也会产生氢气,④正确; ⑤由于随着锌的溶解以及氢离子的不断放电,所以产生的电流会迅速减小,⑤正确; ⑥铜为正极,正极反应为2H++2e-=H2↑,⑥错误; 答案选B。 6. “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下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本实验.实验操作:钠与氯气反应的装置可作如图改进,将一根玻璃管与氯气发生器相连,玻璃管内放一块黄豆粒大的金属钠(已吸净煤油),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若在棉球外沿滴一滴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变化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参考答案: C 略 7.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 稀释    B. 除杂 C. 蒸发结晶    D.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参考答案: B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在烧杯进行,且需要把浓硫酸注入水中,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不反应,因此该装置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故B正确; C.蒸发结晶时应该在蒸发皿中完成,坩埚一般用来灼烧或加热固体物质,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试管口应该略低于试管底,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操作方法、仪器使用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 8. 将铝粉加入某溶液中有氢气放出,则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K+、Ba2+、NO3-、SO42-    B. NH4+、Al3+、Cl-、SO42- C. K+、Na2+、HCO3-、SO42-    D. Na+、K+、SO42-、Cl- 参考答案: D 将少量铝粉加入某溶液中有氢气放出,则该溶液中存在大量H+或OH-。 A、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故A错误;B、NH4+、Al3+与OH-反应,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HCO3-与H+或OH-都反应,故C错误;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H+、OH-反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要掌握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升华共价键被破坏                   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Na 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参考答案: C 10. 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为(  ) A.Mg   B.1/M g   C.M/6.02×1023 g  D.6.02×1023/M g 参考答案: C 考点:摩尔质量.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根据1mol任何微粒的数目均为 6.02×10﹣23个,结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来计算. 解答:解:根据摩尔质量知,1mol该原子的质量是Mg,1mol原子有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个(NA=6.02×10﹣23),即NA个原子的质量是Mg,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为 g,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较简单. 11. 把下列4种X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mL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入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10℃20mL3 mol/L的X溶液                     B. 20℃30mL2 mol/L的X溶液                C.20℃10mL4 mol/L的X溶液                                   D. 10℃20mL2 mol/L的X溶液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H2SO4 的质量为98 g·mol-1    B.O2的摩尔质量为32 g C.98 g H2SO4含有NA个H2SO4分子       D.6.02×1023个HCl分子体积为22.4L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破坏化学键的是                                    A.氯化钠的融化      B.碳的燃烧     C.氮气溶于水   D.水的通电分解 参考答案: C 14. 将过量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A. NaAlO2溶液    B. CaCl2溶液    C. 饱和Na2CO3溶液    D. 水玻璃 参考答案: B A.碳酸的酸性大于氢氧化铝,二氧化碳可与NaAlO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只溶解于强酸强碱,氢氧化铝不溶解,A项错误;B. CaCl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不反应无沉淀生成,B项正确;C. 因饱和Na2CO3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NaHCO3,故最终有碳酸氢钠析出而使溶液变浑浊,C项错误;D. 将过量的CO2通入到硅酸钠饱和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H2O+2CO2+Na2SiO3=H2SiO3↓+2NaHCO3,生成的硅酸是不溶于水的一种酸,与碳酸也不反应,因此即使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也不会出现沉淀的溶解,D项错误。答案选B。 15. 实验室需用480 mL 0.1 mol·L-1 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能配制成功的是 A.称取7.68 g CuSO4粉末,加入500 mL水,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B.称取12.5 g CuSO4·5H2O晶体,加水配成500 mL溶液,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C.称取8.0 g CuSO4粉末,加入480 mL水,选取48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D.称取8.0 g CuSO4·5H2O晶体,加水配成480 mL溶液,选取48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采用如图收集方式的是___。 A.O2    B.NO    C.H2 (3)若反应收集了336mL标况下氨气,将其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 (4)另取上述(3)所得溶液配制成0.0lmol/L溶液l00mL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代号)___。 A.烧杯    B.胶头滴管    C.玻璃棒    D.l00mL容量瓶    E.漏斗 (5)某学生欲试验氨气的水溶性,将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中,则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与______图一致。 参考答案: (1)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2)C    (3)0.3mol/L    (4)E    (5)D 解析:(1)大试管内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2)氨气密度小于空气,采用的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密度大于水,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O易被氧化为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选C。(3)若反应收集了336mL标况下氨气,物质的量是0.336L÷22.4L/mol=0.15mol,将其配制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0.5L=0.3mol/L。(4)另取上述(3)所得溶液配制成0.0lmol/L溶液l00mL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和100mL容量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漏斗,答案选E;(5)氨气极易溶于水,将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置于水中,水充满试管,答案选D。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