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褚庄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褚庄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同一个参考平面,若A物体重力势能为1J,B物体重力势能为-3J,则 B.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C.重力做功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 D. 克服轻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 参考答案: B 2. 在水平面上推动木箱加速前进,合力对它所做的功为20J,在此过程中木箱的动能(  ) A.增加20J B.减小20J C.没有变化 D.先增加后减小 参考答案: A 【考点】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解答】解:木箱受重力、支持力和推力力,支持力和重力与位移垂直不做功,只有推力做功; 合力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0J,根据动能定理,此过程中木箱的动能增加20J;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 (单选)如图所示是斜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轨迹,C点是轨迹最高点,A、B是轨迹上等高的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C点的速度为零 B.物体在A点的速度与在B点的速度相同 C.物体由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大于由C点运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 D.物体在A、B、C各点的加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D 4. (单选)如图所示,两个半径不同、内壁光滑的半圆轨道固定于地面,一小球先后从与球心在同一高度上的A、B两点以相同且不为零的初速度竖直滑下.通过最低点时,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对轨道最低点的压力是相同的 B.小球对轨道底端的压力是不同的,半径大的压力大 C.通过最低点时向心加速度是相同的 D.通过最低点的速度不同,半径大的速度大 参考答案: D 5. (单选)在100m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末瞬时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      ) A. 10m/s     B. 10.2m/s     C. 20.6m/s      D. 10.4m/s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从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垂直打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则此时速度大小v=     ;小球在空中飞行间的时间t=     . 参考答案: ;. 【考点】平抛运动. 【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速度的方向,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小球打在斜面上时的速度大小以及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从而求出飞行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小球打在斜面上的速度大小.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则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 故答案为:;. 7. 将一带电量为-1×10-10   C的点电荷放在电场中的P点,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1×10-6N,方向向左。由此可知,P点的场强大小为    N/C,方向向    。若将电荷从P点移走,P点的场强大小为     N/C,方向向    。若在P点放一带电量为+1×10-9C的点电荷,则P点的场强大小为       N/C,方向向      。 参考答案: 10000,右,10000,右,10000,右 8. 一个人站在封闭的升降机中,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发现他处于超重状态,则在这段时间内升降机的加速度方向是___________(填“向上”或“向下”)。 参考答案: 向上 9. 如图示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那么该物体做             运动,初速度为          m/s,加速度是           m/s2,前20s内经过的位移是              m。 参考答案: 匀减速直线          30            -1              400    10. 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滑块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有某滑块通过光电门,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5×10s,用最小分度值为l mm的直尺测量小滑块的长度d,示数如图所示。 读出滑块的长度d=____________cm (2)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11.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      (用l、g表示), 其值是     (取g=9.8m/s2),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参考答案: 2(gL)1/2,0.7 m/s,0. 87 m/s 12. 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秤拉动木块。如图 (a)所示. 方案B:木块固定,用手拉动木板,如图 (b)所示.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 g的配重若干个.(g=10 m/s2)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            原因是                         ; ②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所示,则可测出木板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 ①B            B方案中拉物体不需要一定保持匀速                  ②   0.25         13. 如图3所示为接在50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系列点,图中所标的是相隔4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C没有画出,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 m/s2.BC间的距离_______cm.打B点时的速度VB = _____________ m / s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8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D、E是纸带上连续五个点,测得它们到O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m=1kg,则到达C点时,重锤的速度vC=     m/s,重锤的动能Ek=       J,从开始下落起至C点重锤的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是       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g取10 m/s2) 高考 资源网 参考答案: 4m/s,8J,8.42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所以机械能是守恒的 15.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描绘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和求出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现已测出物体平抛运动曲线上某点的坐标为x 、y ,用表达式v0 =     ▲      可以求出该小球的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参考答案: (或)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L=16.0m。一次路考中,学员甲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s=2.0m。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O点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 △t=0.5s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B、C杆时的时刻tB=5.50s,tC=7.50s。已知O、A间的距离LOA=69m。求: (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D的距离。 参考答案: (1)设OA之间距离为L,根据题意, LOA+△L = v0△t +v0(tB-△t) -a(tB-△t)2, LOA+2△L = v0△t +v0(tC-△t)-a(tC-△t)2, 联立解得:v0=20m/s  a=2m/s2。      (2)汽车刹车位移:x1==100m 反应时间内汽车位移:x2=v0△t=10m LOA+3△L-△s =x+x1+x2,      解得x=5m            17. 2008年11月6日,由中航洪都集团自主研制的“L-15猎鹰”新型高级教练机在第七届珠海航展上进行了精彩的飞行表演.设“L-15猎鹰”教练机的速度达到95m/s时即可升空,假定“猎鹰”教练机从静止滑跑时以3.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从启动到起飞共滑行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18. (12分)物体从离地30m的高处作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 (1)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物体离地高度是多少? (2)当它的动能为势能的2倍时,物体离地的高度是多少?此时物体的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