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丰坝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丰坝中学高一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冰上动作时,不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C.研究跳高运动员的起跳和过杆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但有时仍可将地球看作质点 参考答案: BD 2. 质点在一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v、a、F分别表示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D ) 参考答案: D 3. 如图所示,在皮带传送装置中,主动轮A和从动轮B半径不等,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轮的角速度相同 B、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C、两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两轮转动的周期相同 参考答案: B 4. (单选题)汽车在转弯时容易打滑出事故,为了减少事故发生,除了控制车 速外,一般会把弯道做成斜面。如图所示,斜面的倾角为θ,汽车的转弯半径为r,则汽车安全转弯速度大小为  参考答案: C 5. 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根据P=FV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其速率成反比 C.根据P=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所做的功,就可知任意时刻的功率 D.据P=FV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 参考答案: D 【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分析】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平均功率可以用P=来计算,而公式P=Fv既可以计算瞬时功率,又可以计算平均功率.汽车的功率等于牵引力与速度的乘积,根据P=Fv可以判断出速度与牵引力的大小关系.汽车以恒定功率运动时,当牵引力与阻力相等,速度达到最大. 【解答】解:A、根据P=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不一定就越大,还要看时间,故A错误; B、根据P=Fv可知,当汽车以恒定功率运动时,牵引力与运动速率成反比,故B错误,D正确; C、根据P=能够求出平均功率的大小,不能求出任意时刻的瞬时功率.故C错误. 故选:D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在乒乓球比赛中,以2m/s的速度运动的小球在0.01s时间内以8m/s的速度被反向打回,在此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 参考答案: 1000m/s2,相反. 【考点】加速度. 【分析】本题根据加速度定义式a=即可求解,注意该公式为矢量式,v、v0包含大小和方向. 【解答】解:设乒乓球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初速度v1=2m/s,末速度v2=﹣8m/s, 时间t=0.01s.由加速度公式,有a===﹣1000m/s2 所以乒乓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1000m/s2,方向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故答案为:1000m/s2,相反. 7.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由于某种原因,只拍到了部分方格背景及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表达式v=         (用L、g表示),大小是        m/s。(取g=9.8m/s2) 参考答案: 8.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高为h的斜面上端滑到斜面底端。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WG =          ;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功WN =          。 参考答案: mgh;0 9. (填空)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水平拉力F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物体开始滑动,在物体静止不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合外力是___________N,它受到的摩擦力逐渐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0;增大 10.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而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作了n次,所用椽皮条分别为 1 根 、2 根 ……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 W 表示橡皮条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 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 W 与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D.每次实验不必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参考答案: (1)   平衡摩擦力    (2)   后面部分     (3)  W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   或者              (4)   ACD    11. 如图所示,某物体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生的位移为s,在此过程中,恒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若地面光滑,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参考答案:  10 Hz;     1.5 m/s;     2.5 m/s。 13. 物体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加速度大小为4 m/s2,经过6 s后又返回原出发点.那么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为12 m/s B.物体开始沿斜面上滑时速度是10 m/s C.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8 m D.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是15 m 参考答案: AC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1、x2、x3、x4、x5、x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那么,打下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B点读数为     cm;可计算出C、D两点间距离x4=   cm; B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OF的平均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为    m/s2.(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0.10,0.80,0.90,0.060,0.080,0.20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打点的周期得出A、B两点的时间间隔,根据点迹的间距,通过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以及OF段的平均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运用逐差法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解答】解: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A、B两点的时间间隔T=0.10s. B点的读数为0.80cm,C、D两点间距离x4=0.90cm,B点的速度, OF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x=aT2,运用逐差法得, a===m/s2=0.20m/s2. 故答案为:0.10,0.80,0.90,0.060,0.080,0.20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的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线拴在小车上,细线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参考答案: DBAFECG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列火车质量是1000t,由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沿平直轨道向某一方向运动,经1min前进900m时达到最大速度,设火车所受阻力恒定为车重的0.05倍,求:(g=10m/s2) (1) 火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2) 火车的额定功率; (3) 当火车的速度为10m/s时火车的加速度.    参考答案: ⑴根据动能定理: Pt-fs=(mv2m)/2---------------------------------------① P=Fvm     ---------------------------------------② 由①②得: v2m-60vm+900=0  ----------------------------------③ 所以:    vm=30m/s  -------------------------------------------④ ⑵        P=kmgvm   ------------------------------------------⑤           P=1.5×107W  -------------------------------------⑥ ⑶     ( P/v)-kmg=ma    -------------------------------------⑦     所以:a=1m/s2 17. 一辆质量为m = 1000 kg的汽车通过一座半径为R =40m的圆形拱桥,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1)若汽车在桥的最高点时的速率8m/s,求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大小; (2)若汽车在桥的最高点时速率太大,可能会飞离桥面,求出此速率。 参考答案: (1)8400N;(2)20m/s 18. 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块随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一起运动,被一水平向左 飞来的子弹击中并从物块中穿过,如图甲所示。地面观察者记录了物块被击中后的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图中取向右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 持不变,g取10 m/s2。 (1)指出传送带速度v0的方向及大小,说明理由;  (2)计算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计算t=0开始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内能Q。     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