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预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噬(shì)     木杮(fèi)     舷窗(xuán)     心有灵犀(xī) B.羸弱(léi)     告罄(qìn)     拽住(zhuài)   毛骨悚然(sǒnɡ) C.无虞(yú)       炽热(zhì)     俯瞰(kān)       屏息凝神(bǐnɡ) D.凸现(tū)       溯流(sù)       毋宁(wú)        怏怏不乐(yànɡ) 2、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站在山顶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B.人是社会之本,人的素质如何,决定一个社会的走向,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 C.写字练习进入汇川区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河水的来源除了地下水之外,还有雨水也是它的来源之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近人,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B.离散了半个世纪后,海峡两岸这对已经进入垂暮之年的亲兄弟终于破镜重圆了。 C.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 D.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 D.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请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名句、作者或作品题目。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_______________》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卖油翁》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理。 (4)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名:出名,有名 B.惟吾德馨             馨: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C.往来无白丁          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D.何陋之有             之:的 2.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温暖的苇花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特立独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一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地,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⑪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⑫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1.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3.作者在记叙“我”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将它插在花瓶中这一事件时,分别写到了农人和父亲的笑,各自笑的原因是什么? 4.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2)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纳凉 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选自《宋诗鉴赏辞典》) 【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________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__________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_____(赶 撵 驱)走了。 (2)他______(悠闲   悠哉   安逸)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 (3)瑶族老人立即走到他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______(跑   跳 蹦)开了。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⑴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⑵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⑶不得抄袭、套作。⑷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