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凤新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凤新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加速度a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A.等于零         B.不为零,方向一定向右 C.不为零,方向一定向左 D.不为零,方向可能向左,方向可能向右 参考答案: D 由于物块可能是加速下滑也可能是减速下滑,故物块对斜面的作用力可能有向左的分力,也可能有向右的分力,但不可能为零,选项D正确。 2.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3. (多选)如图1所示,图中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虚线同心圆是该点电荷电场中球形等势面的横截面图。一个带正电的粒子经过该电场,它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M和N是轨迹上的两点。不计带电粒子受到的重力,由此可以判断 A.此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B.此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 C.此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 D.电场中M点的电势低于N点的电势 参考答案: AD 4. 如图所示,a、b和c都是厚度均匀的平行玻璃板,a和b、b和c之间的夹角都为β,一细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以人射角θ从O点射入a板,且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射在地面上P,Q两点,由此可知(    ) A.射出c板后的两束单色光与人射光平行 B.射到P点的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波长较长 C.若稍微增大入射角θ,光从b板上表面射入到其下表面时,在该界面上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D.若射到P,Q两点的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发生干涉现象,则射到P点的光形成干涉条纹的间距小,这束光为蓝光 参考答案: ABD 5. 如图下左图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为平衡位置,在A、B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 0.8s时,振子的速度方向向左 B.t = 0.2s时,振子在O点右侧6cm处 C.t = 0.4s和t = 1.2s时,振子的加速度完全相同     D.t = 0.4s到t = 0.8s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减小 参考答案: A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甲所示,强强乘电梯速度为0.9(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0.4c           (B)0.5c  (C)0.9c             (D)1.0c (2)在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    图乙所示。    质点A振动的周期是        s;时,质点A的运动沿轴的         方向(填“正”或“负”);质点B在波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16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在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      cm (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利方运动馆的景象呈限在半径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D (2)4  正  10; (3)(都算对) 7. 如图所示电路中,E为不计内阻的电源,R1为滑动变阻器,R2为定值电阻,灯L的电阻不随温度改变,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某同学选择与电路图相应的实验器材,按图示电路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P的位置从而调节灯泡的亮度,并将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分别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A1表示数(A) A2表示数(A) V1表示数(V) V2表示数(V) 1 0.85 0.14 3.5 2.10 2 X 0.24 4.8 2.40 3 0.72 0.48 4.8 0 则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变阻器电阻R1的全阻值为         W;表格中X值为        。 参考答案: .20;0.72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总长度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导线框,在A处用细线竖直悬挂于轻杆一端,水平轻杆另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地面,离杆左端1/3处有一固定转轴O.现垂直于ABC施加一个水平方向广阔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当在三角形ABC导线框中通以逆时针方向大小为I的电流时, AB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是            ,此时弹簧对杆的拉力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BIL/3   mg/2 9. (5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n2=4∶1,原线圈回路中的电阻A与副线圈回路中的负截电阻B的阻值相等,a、b端加一定交流电压后,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PA∶PB=____________,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UA∶UB=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答案:1:16   1:4 10. 气垫导轨工作时,空气从导轨表面的小孔喷出,在导轨表面和滑块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空气层,使滑块不与导轨表面直接接触,故滑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大减小,可以忽略不计。为了探究做功与物体动能之间的关系,在气垫导轨上放置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滑块的一端与轻弹簧相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一端,将一光电门P固定在气垫导轨底座上适当位置(如图所示),使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上的遮光片刚好位于光电门的挡光位置,与光电门相连的光电计时器可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 ②在气垫导轨上适当位置标记一点A(图中未标出,AP间距离远大于d),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由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 ③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滑块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④更换劲度系数不同而自然长度相同的弹簧重复实验步骤②③,记录弹簧劲度系数及相应的速度v,如下表所示: 弹簧劲度系数 k 2k 3k 4k 5k 6k v(m/s) 0.71 1.00 1.22 1.41 1.58 1.73 v2(m2/s2) 0.50 1.00 1.49 1.99 2.49 2.99 v3(m3/s3) 0.36 1.00 1.82 2.80 3.94 5.18 (1)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所示,读得d=      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块的速度的表达式v=    ; (3)已知滑块从A点运动到光电门P处的过程中,弹簧对滑块做的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根据表中记录的数据,可得出弹簧对滑块做的功W与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的关系是           。 参考答案: (1)1.62×10-2  (2)d/t    (3)W与v2成正比 11. 相对论论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速度有关;在高速前进中的列车的中点处,某乘客突然按下手电筒,使其发出一道闪光,该乘客认为闪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相等,都为c,站在铁轨旁边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闪光向前、向后传播的速度_______(填“相等”、“不等”)。并且,车上的乘客认为,电筒的闪光同时到达列车的前、后壁,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电筒的闪光先到达列车的______(填“前”、“后”)壁。 参考答案: 12.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木块与水平桌面问的  动摩擦因数,除图中器材外还有刻度尺。实验中将A  拉到某适当位置P后用手按住,调节滑轮使桌面上  方的细线水平,待B稳定后迅速放手,B落地后不再  弹起,A最终停在Q点。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相关  数据。   (1)已知A、B质量相等,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注明符号).     木块与桌面问的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__________(用测量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2)符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一个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探究能力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同学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转动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以圆型砂轮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转动动能与其质量、半径、角速度等的具体关系。如图所示,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用一把弹性尺子与砂轮接触使砂轮慢慢停下,设尺和砂轮间的摩擦力恒为(转动过程动能定理也成立。不计转轴的质量及其与支架间的摩擦)。分别取不同质量、不同半径的砂轮,使其以不同角速度旋转的进行实验,最后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半径/cm 质量/m0 角速度/rad·s-1 圈数 转动动能/J 4 1 2 8   4 1 4 32   4 2 2 16   4 4 2 32   8 1 2 16   16 1 2 32   (1)根据题给数据计算砂轮的转动动能Ek, 并填在上面的表格里。 (2)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质量m、角速度ω、半径r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填空 半径/cm 质量/m0 角速度/rad·s-1 圈数 转动动能/J 4 1 2 8 6.4 4 1 4 32 25.6 4 2 2 16 12.8 4 4 2 32 25.6 8 1 2 16 25.6 16 1 2 32 102.4 (2)  EK=kmω2r2   或者EK=mω2r2。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实验小组想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实验室找到了如下器材: 待测电源                 一段粗细均匀总阻值为Ro的金属丝 不计内阻的电流表         阻值为R1的电阻 刻度尺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他们的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1)测得金属丝总长度为L0; (2)然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测量,图中Rx表示金属丝.请根据电路图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线; (3)不断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记录得多组电流表示数,和对应的金属丝长度L.根据所得数据做出了﹣L图象如图丙所示,图中坐标值a、b、L1均为已知,则电源的电动势E=      ;电源的内电阻r=       .(用图中坐标值和相关物理量表示) 参考答案: 解:(2)根据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3)设接入导线长度为L,则可知接入电阻为:Rx= 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I= 变形可得: =+ 根据图象规律可知: =a 联立解得:E=;r=﹣R1 故答案为:(2)如图所示;(3),﹣R1 【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分析】(2)根据原理图可知可得出实物图; (3)根据电阻定律可明确接入电阻的长度,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