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测试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怡情(yí)       惆怅(zhàng)       信手拈来(niān) B.劝诫(jiè)       真挚(zhì)       昧同嚼蜡(jué) C.统筹(chóu)       寂寥(liáo)       诸如此类(zhū) D.狡黠(xié)       契合(qì)       目不忍睹(dǔ) 2、三班同学通过探究书法与人品性之间的关系,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书写习惯的重要性。他们选取了四幅书法作品进行说明,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陶渊明《拟古九首帖》   李白《上阳台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拓本)   毛泽东《七律·长征》 A.从《拟古九首帖》方正古拙的行楷中,得以窥见魏晋文人身上的洒脱风韵。 B.从《上阳台帖》苍劲挺秀的行书中,能够体味李白恃才放旷的豪情与孤傲。 C.从《多宝塔碑》骨力遒劲的楷书中,仿佛目睹颜真卿刚直不屈的铮铮铁骨。 D.从《七律·长征》豪迈的草书中,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指点江山的气概。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除了从容散步,我还喜欢骑双人自行车四处兜风……迎风快骑使人感到轻快又有力量,飘飘然而心旷神怡。 B.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蒙曼,学识渊博,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 C.野生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惨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D.他那样轻描淡写却又那样肯定的一句话,把我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 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刘方平《月夜》中写出乡村春夜的清新活力,表达欣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甫《旅夜书怀》中以壮阔之景反衬诗人孤寂、悲愤心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 富弼①见契丹主。契丹主曰:“群臣请举兵而南,吾以谓不若遣使求地,求而不获,举兵未晚也。”弼曰:“北朝②与中国通好,则人主专其利,而臣下无获;若用兵,则利归臣下,而人主任其祸。故劝用兵者,皆为身谋耳。”契丹主惊曰:“何谓也?”弼曰:“晋高祖③欺天叛君,末帝昏乱,上下离叛,故契丹全师独克,然壮士健马物故大半。今中国提封万里,精兵百万,法令修明,上下一心,北朝欲用兵,能保其必胜乎?就使其胜,所亡士马,群臣当之欤,抑人主当之欤?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契丹主大悟,首肯者久之。 (节选自《宋史•富弼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富弼:北宋名相,文学家。②北朝:指契丹。③晋高祖:指后晋皇帝石敬塘,在契丹支持下称帝,后为契丹所灭。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长跪而谢之曰 (3)则人主专其利 (4)故契丹全师独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首肯者久之 B.挺剑而起                    而臣下无获 C.皆为身谋耳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D.徒以有先生也             吾以谓不若遣使求地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通好不绝,岁币尽归人主,群臣何利焉? 4.唐雎和富弼出使强国都受到武力威胁,他们的应对有何异同?请结合原文分析。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你和小杰整理了三则“讽刺”主题文段进行阅读,并思考相关问题。 【材料一】 知县汤奉接了帖子,一个写“世侄张师陆”。一个写“门生范进”。自心里沉吟道:“张世兄屡次来打秋风,甚是可厌;但这回同我新中的门生来见,不好回他。”吩附快请。二人进来,先是静斋见过,范进上来叙师生之礼;汤知县再三谦让,奉坐吃茶,同静斋叙了些阔别的话,又把范进的文章称赞了一番,问道:“因何不去会试?”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①,遵制丁忧②。”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席上燕窝、鸡、鸭,此外就是广东出的柔鱼、苦瓜,也做两碗。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著。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著,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说:“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院里拣了一个大虾丸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因说道:“却是得罪的紧。我这敝教,酒席没有什么吃得,只这几样小菜,权且用个便饭。敝教只是个牛羊肉,又恐贵教老爷们不用,所以不敢上席。现今奉旨禁宰耕牛,上司行来牌票甚紧,衙门里都也莫得吃。”掌上烛来,将牌拿出来看着。 (选自《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注]①见背:指长辈去世。②丁忧:原指遏到父母等直系尊长的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 【材料二】 “而当我们内患方殷,却又受到不来夫斯库国敌人入侵的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帝国,面积与实力和我皇陛下治下的这个帝国几乎不相上下。这两大强国过去三十六个月以来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的原因是: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的古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正要吃蛋,按服古法打破了蛋的大端,一不留神竟割伤了一个手指。因此他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者重罚。人民对此法极为反感,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骚乱平息后,流亡的人总是逃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去寻求避难。据估计,先后几次有一万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肯去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关于这一争端,曾出版过几百本巨著;不过大端派的书一直是受禁的,法律也规定该派任何人不得做官。大端派的流亡者深得不来夫斯库朝廷的信任,又深受国内党羽的秘密援助和怂恿,这样两帝国之间就掀起了一场血战,三十六个月以来,双方各有胜负。这期间我们损失了四十艘主要战舰和数目更多的小艇,我们还折损了三万最精锐的水兵和陆军。我们估计敌人所受的损失比我们的还要大些。可是他们现已装备好了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准备向我们发起进攻。陛下深信你的勇气和力量,所以才命我来把这件事说与你听。” (选自《格列佛游记》,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茂”;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 讽刺作者虽然大抵为被讽刺者所憎恨,但他却常常是善意的,他的讽刺,在希望他们改善,并非要捺这一群到水底里。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潮”。 (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有删改) 1.小杰读到【材料一】,感到很纳闷:知县看到范进夹起大虾丸子送进嘴里,为何不是感到疑惑,而是感到放心?请你为小杰解释。 2.同为讽刺,【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不同方法,请结合选段内容具体分析。 3.【材料三】中提到“‘讽刺’的生命是真实”,而【材料二】却运用想象说故事,两者是否矛盾?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见解。 4.《儒林外史》是“讽刺”,还是“冷嘲”?结合【材料三】和名著内容具体品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七、作文(共40分) 本文运用了很多的动作描写来表达溜索的艰难与危险,并且在动作描写中,细腻地表达了人物的情绪波动和感情路线。请写一段文字,运用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不少于1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