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草厂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市草厂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短跑运动员在1. 100m竞赛中,测得前75m的平均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参考答案: 2. 电梯在启动过程中,若近似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1s内的位移是2m,第2s内的位移是2.5m.由此可知(   ) A.这两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25m/s      B.第3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m/s C.电梯的加速度是0.125m/s2           D.电梯的加速度是0.5m/s2 参考答案: AD 3. (单选)关于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轨道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参考答案: A 4. (多选题)如图所示,圆盘上叠放着两个物块A和B.当圆盘和物块绕竖直轴匀速转动时,物块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  ) A.A物块不受摩擦力作用 B.物块B受5个力作用 C.当转速增大时,A受摩擦力增大,B所受摩擦力也增大 D.A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半径指向转轴 参考答案: BC 解:A、A物块做圆周运动,受重力和支持力、静摩擦力,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故A错误. B、B对A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背离圆心,可知B受到圆盘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还受到重力、A的压力和摩擦力、圆盘的支持力,总共5个力.故B正确. C、A、B的角速度相等,根据Fn=mrω2知,A、B的向心力都增大.故C正确. D、因为B对A的摩擦力指向圆心,则A对B的摩擦力方向背离圆心.故D错误. 故选:BC 5. 如图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质量为m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  ) A.重力变大 B.支持力变大 C.摩擦力变大 D.合外力变大 参考答案: 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分析】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出支持力和摩擦力与板的倾角θ关系式,再由数学知识分析各力的变化. 【解答】解:设物体的重力恒为G,由平衡条件得:物体所受的支持力N=Gcosθ,摩擦力为f=Gsinθ,当θ增大时,cosθ减小,sinθ增大,所以N减小,f增大. 由于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恒为零. 故选: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已知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0。如果地球上质量力60kg的人到火星上去,则可知此人在火星表面的质量是         kg。在地面上可举起质量为60kg杠铃的人,到火星上用同样的力可举起的质量是 kg。 参考答案: 7.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使小球(    ) A.抛出后只受重力                                   B.抛出后机械能守恒 C.抛出后轨迹重合                                   D.抛出时的速度方向水平 参考答案: 8. 如图,质量为10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动摩擦因数μ=0.2。某时刻,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F=40N,g取10m/s2,则此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m/s2,方向为         。 参考答案: 6,水平向左 9. 用游标卡尺测量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尺上的游标分别如图所示,这根金属管的内径的读数是        cm,外径的读数是     cm,管壁厚度是         cm. 参考答案: 解:1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1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4mm,游标尺上第5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5×0.1mm=0.5mm,所以最终读数为:24mm+0.5mm=24.5mm=2.45cm. 测外径的读数时,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30mm,游标尺上第3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3×0.1mm=0.3mm,所以最终读数为:30mm+0.3mm=30.3mm=3.03cm. 管壁厚度是(3.03cm﹣2.45cm)=0.29cm. 故答案为:2.45; 3.03; 0.29 10. 请你根据图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1)他们依据      规律估算洞的深度; (2)写出他们估算洞的深度的方程式    ; (3)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的优点                               ; 该方法不足之处                        。 参考答案: (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2);ks5u (3)优点:①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②测量方法方便;③运算简便 不足之处:①测量方法粗略,误差较大;②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③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只要写出一种即可) 11. 某人在地球上重588N,则该人的质量为m=_________kg;若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的1/6,则该人在月球表面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__N,此时他的质量为__________kg.(g=9.8N/kg) 参考答案: 12. (4分)一条河宽500m,河水的流速是3m/s,一只小艇以5m/s(静水中的速度)的速度行驶,若小艇以最短的时间渡河,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若小艇要以最短的航程渡河,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s。 参考答案: 100;125 13. 质量为1t的汽车沿半径为49m的水平公路面转弯,若路面对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且假定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N,为使汽车顺利转弯而不滑动的车速最大值为          m/s。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o=      (用l、g表示),其值是(取g=9.8m/s2)      ,小球在b点的速率是      。 参考答案: 15.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其中的两个实验步骤是: A.在水平放置的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方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个绳套,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与方木板平面平行)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B.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时相同,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和记下细绳的方向. 请指出以上步骤中的错误或疏漏: A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B、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和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秤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A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步骤B中未说明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AB段光滑,BC段粗糙。一小物体沿直线从A匀速滑到B用时3s,再从B匀减速滑行4s速度减小为零,此时小物体刚好滑到C点,已知AC段总长为4m。求小物体从B到C的加速度大小和BC的长度。   参考答案: 0.2;1.6 17. 在一段半径为R=28m的圆孤形水平弯道上,已知弯道路面对汽车轮胎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0倍,求汽车拐弯时不发生侧滑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4m/s 18. (10分)两平行金属板A、B水平放置,两板间距d=4cm,板长L=10cm,一个质量为m=5×10-6kg的带电微粒,以m/s的水平初速度从两板间正中央射入,如图所示,取m/s2。 (1)当两板间电压V时,微粒恰好不发生偏转,求微粒的电量和电性。 (2)要使微粒不打到金属板上,求两板间的电压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解析:(1)微粒恰好不偏转时有:(1分) 解得C(1分) 微粒带负电(1分) (2)粒子能穿过电场需用时间(1分) 设粒子偏转的最大加速度,则最大侧移量(1分) 解得m/s2(1分) 当粒子恰好打在下极板边缘时,两板间的电压为U1 则, 解得 V(1分) 当粒子恰好打在上极板边缘,两极板间的电压为 解得V(1分) 则微粒不能打到金属板上的电压范围为-600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