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白沟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第一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以下情景中,带下划线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的是 (  ) A.裁判员在跳水比赛中给跳水运动员评分 B.在国际大赛中,乒乓球运动员王浩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C.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D.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参考答案: D 2. 如图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根据此图象可知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4s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   B.0--4s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一直是负的 C.t=2s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4s物体回到出发点 参考答案: A 3. 设地球半径为R,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在地球上以2v的速度发射一卫星,则此卫星将(  ) A.在离地球表面2R的轨道运行 B.在离地球表面R的轨道运行 C.将脱离地球绕太阳运行成为一行星 D.将脱离太阳成为一恒星 参考答案: C 【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 【分析】第一宇宙速度又称为环绕速度,是指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是卫星最小的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这是卫星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 【解答】解: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v=7.9km/s,当在地球上以2v的速度发射一卫星时,由于 2v=15.8km/s,大于第二宇宙速度,所以此卫星将脱离地球绕太阳运行成为一行星,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B木块由挡板C挡住.现用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A木块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挡板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如图所示图象中能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胡克定律. 【分析】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F与A位移x的关系式,再选择图象. 【解答】解:设原来系统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长度为x0,当木块A的位移为x时,弹簧的压缩长度为(x0﹣x),弹簧的弹力大小为k(x0﹣x),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k(x0﹣x)﹣mgsinθ=ma 得到,F=kx﹣kx0+ma+mgsinθ, 又kx0=mgsinθ, 则得到F=kx+ma 可见F与x是线性关系,当x=0时,kx+ma>0.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参考答案: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如图所示是足球运动员侧向踢出足球瞬间的照片,照相机曝光时间为0.02 s,由此可估算出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约为   ▲   。 参考答案: 20m/s~50m/s(均正确) 7. 探究能力是进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物体因绕轴转动而具有的动能叫转动动能,转动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转动的角速度有关.为了研究某一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某同学采用了下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先让砂轮由动力带动匀速旋转,测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让砂轮脱离动力,由于克服转轴间摩擦力做功,砂轮最后停下,测出砂轮脱离动力到停止转动的圈数n,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经实验测得的几组ω和n如下表所示: ω/(rad/s) 0.5 1 2 3 4 n 5.0 20 80 180 320 Ek/J           另外已测试砂轮转轴的直径为1 cm,转轴间的摩擦力为 N. ⑴计算出砂轮每次脱离动力的转动动能,并填入上表中. ⑵由上述数据推导出该砂轮的转动动能Ek与角速度ω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测得脱离动力后砂轮的角速度为5 rad/s,则它转过________圈时角速度将变为4 rad/s.   参考答案: ⑴1、4、16、36、64  ⑵ Ek =4ω2.      ⑶180 8. 机车以额定功率3.75×105 W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出发,经过一段时间速度达到 最大值vm = 54 km/h ,则机车运动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N。 参考答案: _2.5×104 _N。 9. 在“探究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忽略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甲方案:木块B左端有一弹簧测力计a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细线将弹簧测力计a与木块B相连,现用水平力Fb拉弹簧测力计b,使木块A向右运动,使木块B处于静止状态,且木块B较长,实验过程中木块B不从木块A上掉下来。 乙方案:用水平力Fc拉弹簧测力计c,,使木块A向右运动,木块B左端细线固定在竖直墙壁,使木块B处于静止状态,且木块A不从木块B上掉下来。 (1)若木块A和木块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150N,某次实验,当甲图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60N,b示数为110N;当乙图中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c示数为50N,则: 甲图中算出的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甲为  ▲   ; 乙图中算出的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乙为  ▲   (2)你认为  ▲  (“甲”、“乙”)方案,所求得的动摩擦因数更接近真实值。 简述理由       ▲                  。 参考答案: (1)     0.4           0.5     (2)    甲      理由  甲中木块A不管匀速运动与否,木块B受力必然平衡,只需读出a的读数即可   10. 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倾角为30°,质量为m=1kg的物体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 则:(1)第2秒内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2)2秒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W。 (g=10m/s2) 参考答案: 37.5W  50W 11. 小球A由斜槽滚下,从桌边水平抛出,当它恰好离开桌边缘时小球B从同样高度处自由下落,频闪照相仪拍到了B球下落过程的四个位置和A球的第3、4个位置,如题13图所示,背景的方格纸每小格的边长为2.5cm.取g=10m/s2. ①请在答题卡图中标出A球的第2个位置; ②频闪照相仪的闪光周期为___________s; ③A球离开桌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12. 如图所示,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o和53o,在顶点把A、B两个相同的小球同时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不计阻力,则先落到斜面上的是___小球,且A、B两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________。(sin37o =0.6,sin53o =0.8) 参考答案:   A球,9:16  13.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个2秒内速度增加1 m/s,则第五个2秒内速度增加                ,它的加速度为                  。 参考答案: 1 ,0.5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 (1)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______. 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红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_________. 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________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________s.       甲                             乙 (2)若某同学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理论上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②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_m/s2.(取) (3)若在该实验中测得g值偏大,可能因为 A.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形成了圆锥摆 B.计算摆长时,只考虑了摆线长,忽略了小球半径 C.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大 D.测量周期时,把n次全振动误记为(n+1)次全振动,致使周期偏小 参考答案: (1)   87.50cm 75.2 1.88 (2)忽略了球的半径      9.87 (3)AD (1)考查刻度尺的读数和秒表的读数问题,其摆长为绳上加上摆球的半径。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变形,图像的斜率等于,可以求出g的值,如果实验没有误差的话应该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而题中产生这个图像的原因可能是忽略了球的半径造成的。 (3)根据周期公式变形可得:,做圆锥运动的时候实际摆长小,但是计算的时候还是用原来测定的摆长,所以计算的g值偏大的。所以选项AD正确的。 15.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a)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2-10(b)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b)中的_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是力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参考答案: (1)____F_______    ____F1________     (2) _____B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长时上端位于B点,开始时物体A到B的距离为L=1 m,现给A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v0=2 m/s,使物体A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物体A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又恰好被弹回到B点,取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物体A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参考答案: (1)在物体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知: mgLsin θ-μmgLcos θmv-mv    (3分) 所以vB=,代入数据得vB=3 m/s. (2分) (2)设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则从物体A接触弹簧到恰好回到B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μmg(2x)cos θ=0-mv     (3分) 所以x=,代入数据可解得x=0.9 m.  17. 光滑绝缘轨道ABCD位于同一竖直面内,水平部分AB=L,3/4圆弧轨道BCD的圆心为0,半径为R,B点是最低点,c点是最高点,0、D同一水平高度。整个装置位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现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光滑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小球能够沿BCD圆轨道到达D点。求:        (1)小球到C点时的速度多大?          (2)若已知,小球在轨道BCD上哪点速度最小?L至少是R的多少倍才能取得该最小速度? 参考答案: 18. 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