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小哨中学2022年高二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探究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预实验确定进一步实验浓度梯度的范围在2ppm~6ppm之间 B.2,4﹣D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 D.该实验结果体现了2,4﹣D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参考答案: A 【考点】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预实验结果,其中NAA浓度为0ppm的一组为对照组,该组没有生根;NAA浓度在0ppm~4ppm范围内,随着NAA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增强;NAA浓度在4ppm~10ppm范围内,随着NAA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NAA浓度超过10ppm后,不再促进插条生根. 【解答】解:A、由图可知,通过预实验可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6ppm之间,A正确; B、图中NAA浓度为4ppm时,扦插枝条生根的数目最多,但浓度梯度太大,不能说明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就是4ppm,B错误; C、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但本实验组所用浓度较低,宜采用浸泡法,C错误; D、预实验设置了空白对照,根据与空白对照的对比,只能够看出某种浓度是促进生根,不能看出是抑制生根,所以该实验结果不能体现2,4﹣D作用的两重性特点,D错误. 故选:A.   2. 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失去活性 B.乙酰胆碱需要突触小泡的运输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D.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在相邻的细胞间起作用 参考答案: D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体结合后,激素原本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不再具有原来激素具有的生物学效应,就叫做灭活.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神经递质是由神经元释放的,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就被灭活.神经递质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类型 【解答】解:A、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A正确; B、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形成,通过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处,B正确;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神经递质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激素起调节作用,C正确; D、神经递质能在神经细胞间、神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间发挥作用,激素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错误. 故选:D.   3. 同一个体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功能有明显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  ) A.遗传物质的序列差异 B.基因的转录产物差异 C.翻译的过程使用的密码子差异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差异 参考答案: B 【考点】51:细胞的分化. 【分析】1、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解答】解:A、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遗传物质的序列没有差异,A错误; 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转录产物存在差异,B正确; C、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翻译过程使用的密码子无差异,C错误;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相同,都是通过肽键连接的,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明确同一个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能准确判断各选项. 4.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   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   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   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肺炎双球菌    C.酵母菌      D.豌豆 参考答案: B 6.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B.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C.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 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参考答案: B 7. 下列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细菌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B.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结构—赤道板 C.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       D.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参考答案: C 8. 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     ①细胞内液  ②血浆  ③淋巴  ④组织液  ⑤消化液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9. 下列是应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X抗体的具体操作步骤,其中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①从患骨髓瘤的小鼠体内获取骨髓瘤细胞 ②将X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X抗体的B淋巴细胞 ③将杂交瘤细胞注入小鼠腹腔培养          ④筛选出能产生抗X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⑤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⑥从腹水中提取抗体 ⑦利用促细胞融合因子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 A.实验顺序应当是①②⑦⑤④③⑥      B.③过程中产生的多个杂交瘤细胞称为克隆 C.⑦过程获得的细胞均可无限增殖 D.利用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两次筛选 参考答案: C 10.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为养料和氧气 C.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参考答案: B 11.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纯合长翅品系的幼虫,在35 ℃条件下培养成的成体果蝇为残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35 ℃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基因突变成了残翅基因 B.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 C. 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 ℃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D. 如果有一只残翅果蝇,只要让其与另一只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就能确定其基因型 参考答案: C A.35℃条件下果蝇的长翅变成了残翅,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为基因突变的频率是非常低的,A错误;B.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环境温度和基因共同来决定的,B错误;C.纯合的长翅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培养成的残翅性状,这是环境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的,C正确;D.要想确定某只残翅果蝇的基因型,则需要将其与一只正常状态下发育形成的异性残翅果蝇交配,将幼虫在正常温度下培育,若后代只有残翅,则表明其为vv,若后代只有长翅,则表明其为VV,若后代既有长翅又有残翅,则表明其为Vv,D错误。 【考点定位】环境对性状的影响 【名师点睛】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1、环境条件对性状的影响: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显性基因作用的环境条件有温度、阳光和营养。阳光:“太阳红”玉米的植株颜色。营养:植物矿质营养缺乏导致植株性状改变;2、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植物:光照和营养物质改变植株雄花和雌花的数量,如黄瓜;动物: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爬行类动物性别变化,如乌龟和密西西比鳄等;3、营养条件对动物性别分化的影响:蜜蜂受精卵形成的幼虫,只在它们生活的头两三天以蜂王浆为食,以后食用乳糜,这些幼虫就发育为工蜂,它们体小不育。如果在整个幼虫期间全以蜂王浆为食,幼虫则发育为蜂王,它比工蜂大,而且是能育的;4、除外界环境外,激素也对性别分化有一定的影响,如鸡的性反转。 12. 下列育种工作中没有使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是                                      A.杂交水稻                    B.能分泌含肠乳糖酶的乳汁的母牛 C.生长较快的鲤鲫鱼            D.利于贮藏的白菜—甘蓝 参考答案: A 13. 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B、C三组兔子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下列能正确反映三组兔子体内甲状腺放射量变化的是: 参考答案: A 14. 中心法则概括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其中揭示了生物遗传的本质的是 A.从DNA→ DNA的复制过程           B. 从DNA→ 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 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 从RNA→ DNA的逆转录过程 参考答案: A 15. 右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3条食物链  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 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度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 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 参考答案: B 16.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的表达)。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参考答案: C 17. 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右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衰退型和①     B.增长型和②       C.衰退型和③        D.增长型和④ 参考答案: B 18.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A.水源和土壤      B. 细菌和真菌      C. 各种动植物       D. 有害的生物 参考答案: A 19. 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等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待平板冷却凝固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参考答案: A 20. 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 (注:V为反应速度,t为反应温度)               参考答案: D 21. 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 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参考答案: A 22. 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