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族学校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民族学校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一轻杆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      ). A.小球在最高点时,杆所受弹力可能为零 B.小球在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是 C.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D.小球在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与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C 2. 我国未来将建立月球基地,并在绕月轨道上建造空间站.如图所示,关闭动力的航天飞机在月球引力作用下向月球靠近,并将与空间站在B处对接,已知空间站绕月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质量 B.根据题中条件可以算出空间站受到月球引力的大小 C.图中航天飞机飞向B处的过程中速度在减小 D.航天飞机在B处由椭圆轨道进入空间站轨道必须点火减速 参考答案: D 3. 如图所示 是某运动员在举重训练中的几个分解动作,图中a表示正在上举,b表示上举后停顿片刻,c表示运动员举着杠铃向前水平移动(杠铃高度不变).关于运动员对杠铃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过程做功,b、c过程不做功     B.b过程做功,a、c过程不做功 C.c过程做功,a、b过程不做功      D.b、c过程做功.b过程不做功 参考答案: 4. (单选)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的物体 B.只适用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 C.只适用于质点,不适用于实际物体 D.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 参考答案: D 5. (单选)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若从纸带上测出x1=5.20cm、x2=5.60cm、x3=6.00cm、x4=6.40cm.则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v2=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依据本实验原理推断第4计数点和第5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5=     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45,2.50,0.0680.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由于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1个打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4s. x1=5.20cm=0.0520m、x2=5.60cm=0.0560m、x3=6.00cm=0.0600m、x4=6.40cm=0.0640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2===1.45 m/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x4﹣x2=2a1T2 x3﹣x1=2a2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 a= 解得:a=2.50m/s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 x5﹣x4=aT2. 解得:x5=0.0680 m/s 故答案为:1.45,2.50,0.0680. 7. 质点做直线运动,其s-t关系如图所示,质点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质点在_________时的瞬时速度等于它在6-20s内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8. 从某一高度平抛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飞行的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重力做功之比W1∶W2∶W3=________,若选抛出点为参考面,小球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重力势能之比Ep1:Ep2:Ep3=            。 参考答案: 9. 如图所示为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照片,图中A、B、C为三个同时由同一点出发的小球.AA′为A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运动的轨迹;BB′为B球以速度v被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CC′为C球自由下落的运动轨迹.通过分析上述三条轨迹可得出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3 s后速度由向东的8 m/s变为向东的5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         。 参考答案: 1,向西 11. 如图,子弹从O点水平射出,初速度为v0,穿过两块竖直放置的薄挡板A和B,留下弹孔C和D,测量C和D的高度差为0.1 m,两板间距4 m,A板离O点的水平距离为14 m,不计挡板和空气的阻力,则v0=________ m/s (g=10 m/s2 ) 参考答案: 80 12. 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3. 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未标出,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频率为50Hz,则图中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T为        s,      ae段的平均速度为          m/s,b点的瞬时速度vb为           m/s。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4分)如图所示,你的左手拿一块表,右手拿一支彩色画笔。你的同伴牵动一条宽约1 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你的笔下沿着直线向前移动。每隔1s你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一个点。你还可以练习在1s内均匀地点上两个点。这样,就做成了一台简单的“打点计时器”。由实验可知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越________(填“大”或“小”),纸带的速度与相邻两点所表示的时间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 大、没有 15.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由A到C这段距离为____________cm,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参考答案: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个滑雪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1.8m/s,滑到山坡底端的末速度是5.0m/s,求:    (1)下滑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下滑的加速度a;    (3)下滑的时间t。 参考答案:         解:(1)=(v0+vt)=3.4m/s ………………4分                         (2)vt2-v02=2as…………………………4分                a=0.128m/s2…………………………1分               (3)vt=v0+at……………………………4分                 t=25s…………………………………1分   17. 如图12所示,在的空间中,存在沿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的空间中,存在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均为.一电子在处的P点以沿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不计电子重力.求: (1)电子的方向分运动的周期. (2)电子运动的轨迹与y轴的各个交点中,任意两个交点的距离. 参考答案: .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受力情况及轨迹如图甲所示. 在的空间中,沿y轴正方向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沿轴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的大小为, 则         解得,   电子从A点进入的空间后,沿y轴正方向仍做v0的匀速直线运动,沿轴负方向做加速度大小仍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Q点.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得,电子在轴方向速度减为零的时间,电子沿y轴正方向的位移= 电子到达Q点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轨迹 QCP1与QAP关于QB对称,而后的运 动轨迹沿y轴正方向重复PAQCP1,所以有: (1)电子的方向分运动的周期 (2)电子运动的轨迹与y轴的各个交点中,任意两个交点的距离 18.  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但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大,雾天往往出现十几辆车追尾持续相撞的事故.某辆轿车在某高速公路上的正常行驶速度大小v0为120 km/h,刹车时轿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a为8 m/s2,如果某天有雾,能见度d(观察者能看见的最远的静止目标的距离)约为37 m,设司机的反应时间Δt为0.6 s,为了安全行驶,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设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司机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1,在刹车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x2,则     x1=vΔt  ①(2分)  -2ax2=0-v2  ②(2分)      d=x1+x2  ③(2分) 联立①②③式得v=20 m/s       (2分)     即轿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 m/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