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麻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提分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庇护(bì)      溉汲(jí)  宙斯(zhòu sī)        躇步跐蹈(chú) B.爱慕(mù)          饶头(ráo)     凯歌(kǎi gē)            舍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称(chèn)职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添头(tiān tou)   闻而传之(chuán)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疲倦(pí)  搓捻(niē)  绽开(zhàn)  小心冀冀(yì) B.觅食(mì)  惭槐(kuì)  繁衍(yǎn)   花团锦簇(cù) C.迁徙(xǐ)  预兆(zhào)  企盼(qǐ)   落英缤纷(bīn) D.煎熬(áo)  穿梭(sōu)  冥思(míng)  不可明状(míng)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藤条虬枝交错,沟壑纵横如网,每行走一步都很困难。 B.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C.她今天穿得很漂亮,简直让人美不胜收。 D.他们重现了一项古老的、几乎已被遗忘的技艺:在众目睽睽下让物品不翼而飞。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原文填空。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用排比句写出春花烂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用比喻句生动地描绘出春雨的绵密、晶莹的句子是: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②之,何所履③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④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⑥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⑦,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称:称赞,赞不绝口。③履行:实践,做。④绥:安,安抚。⑤孤:古代君王的自称。⑥卿:客气,亲热的称呼。⑦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⑧师:学习。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     ②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    (2)“法”字在古代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乙文中“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___(只写序号)。 (3)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如何看甲文中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 ②乙文中“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作答) (4)甲乙两文划线处陈元方的两次回答分别妙在何处?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体现在三件事上,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④段结尾处加点的两个词语“大沙漠”“沙尘暴”的含义各是什么?请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的事例。 5.读了这篇文章后,小男孩和小女孩对一只蝴蝶的关怀,以及这件事带给作者的深思等内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五、诗歌鉴赏(共5分) 古诗词赏析。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曲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曲中写到“小桥流水人家”,这样写好在哪里?请联系全曲内容简述理由。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学了《金色花》,让我们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两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爱吧! 妈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当你经过的时候,我要是那最清香的一朵,芬芳你的衣袖;当你休息的时候,我要是那最美丽的一朵,赏悦你的双目;当你劳累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你忧愁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共40分) 写作 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以色彩斑斓的美景点燃我们的眼睛,灿烂我们的心情,丰富我们的感受……许多同学都曾结交过不少自然界的“朋友”,并同它们展开过心灵的对话。请你以“感受自然”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