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市第十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豌豆高茎对矮茎、红花对白花、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高茎红花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矮茎白花子粒饱满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F1测交可产生8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     B.F2理论上基因型有27种,表现型有8种     C.F2中红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15:1     D.F2中高茎子粒饱满:高茎子粒皱缩:矮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9;3:3:1 参考答案: C 2.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细胞相对表面积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呈正相关 B. 任何细胞增殖都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C. 原核细胞的分裂无染色体和纺锤丝的出现,属于无丝分裂 D.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来实现 参考答案: C 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A正确。细胞增殖无论是以何种方式都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B正确。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原核细胞是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的,C错误。多心生物的个体发育是要经过细胞增殖和分化而实现的,细胞增殖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使细胞种类增多,D正确。 3. 二倍体植物甲(2n=18)和二倍体植物乙(2n=48)。进行有性杂交,得到F1不育。若用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的顶芽形成植株丙,丙开花后能自交获得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甲和乙都是二倍体生物,且体细胞中都含有18条染色体,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物种 B. 若甲和乙杂交得到的受精卵,在发育初期来自甲的染色体全部丢失,而乙的染色体全部保留,则继续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 C. F1幼苗形成丙发生的变异,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参考答案: B 4. 体细胞克隆牛的过程中,如果多个供体细胞来自同一头牛,培育的这些牛在性状上也不完全相同,分析其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性状变异可有环境条件引起       B.细胞核基因发生了重组 C.受体细胞的细胞质基因不同       D.基因可能发生变异 参考答案: C 5. 澳洲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脂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D.细胞内的DNA分子上含有与其有机结合的蛋白质成分 参考答案: C 6. .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母菌和骨骼肌细胞都可以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产生CO2 B. 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可来自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 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 D. 生物体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 参考答案: C 【分析】 1、基因重组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详解】骨骼肌细胞和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中产生CO2,同时二者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而骨骼肌细胞产生乳酸,A错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没有有性生殖方式,自身产生的变异可来自基因突变,B错误;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C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细胞器。但并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均含核糖体,例如哺乳动物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糖体,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大多数细胞具有核糖体,但也有少数的细胞没有核糖体,例如哺乳动物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 7. 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 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加温使水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参考答案: C 8. 在减数分裂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换。实验表明,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下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其中D和d,E和e,F和f表示某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请问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产生的子代表皮细胞的基因型是(   ) A.DEF和def或DEf和deF         B.DEF和deF或DEf和def C.DDEEFf和ddeeFf             D.DdEeFF和DdEeff或DdEeFf 参考答案: D 9. 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有           (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参考答案: C 10. 有关甲、乙、丙、丁四种遗传病图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能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的是甲  ②引起甲、丁发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不存在相应的等位基因  ③不遵循孟德尔定律的只有丁 ④属于核遗传的只有乙、丙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叶肉细胞利用核孔实现核内外DNA、RNA和蛋白质的交换   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细胞膜上糖被的识别来完成的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C 12. 2011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液体乳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中获悉,蒙牛乳业有一批次产品黄曲霉毒素超标1.4倍。黄曲霉毒素B1 (AFB1)存在于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并蓄积,引起瘤变。某些微生物能表达AFB1解毒酶.将该酶添加在饲料中可以降解AFB1,清除其毒性。下图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AFB1解毒酶的流程图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微生物菌株中提取AFB1解毒酶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AFB1解毒酶基因 B. 利用DNA聚合酶将AFB1解毒酶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导入酵母菌 C. 可以用氯化钙处理酵母菌增加酵母菌的细胞膜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工程菌 D. 检测酵母菌工程菌是否合成了AFB1解毒酶,可以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方法 参考答案: D 13.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是一种新型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污水连续经过装有悬浮填料的反应器时,附着在填料内外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B. “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呼吸方式不一定是有氧呼吸 C. 该反应器中所用的“生物膜”亦可用于海水淡化 D. 该反应器对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都有很好的净化效果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题意可知,“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错;“生物膜”上附着的微生物的有可能为有氧呼吸,也可能为无氧呼吸,B正确;该反应器中所用的“生物膜”对有机物污染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但无机污染,以及海水淡化没有作用,CD错。 1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温度(T)和光照强度(L)影响。右图表明植物在三种不同光照强度下消耗CO2的情况。请分析在-5℃~0℃和20℃~30℃的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分别是   -5℃~0℃ 20℃~30℃ A. T和L都是限制因素 T和L都不是限制因素 B. T是限制因素,而L不是限制因素 T不是限制因素,而L是限制因素 C. T是限制因素,而L不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而L不是限制因素 D. T不是限制因素,而L是限制因素 T是限制因素,而L不是限制因素                      参考答案: B 15. 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的是(   ) A. 分裂间期DNA复制与相关蛋白质合成 B.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C.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 D. 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参考答案: C 【分析】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同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比较相似,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主要是前期的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行为和后期的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是减数分裂中特有行为。 【详解】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均存在分裂间期,复制DNA为后续的分裂期做准备,A选项不符合题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选项不符合题意;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联会时期,有丝分裂中没有交叉互换,C选项符合题意;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均有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上,D选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通常把减数第二次分裂看做特殊(无同源染色体)的减数分裂,故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如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等染色体行为均是减数分裂特有的。 16. 菠菜叶绿体的4种色素中,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胡萝卜素 B.叶黄素C.叶绿素a D.叶绿素b 参考答案: D 17. 下图曲线中能正确表示人体消化酶作用规律的是 A.Ⅱ和Ⅳ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Ⅰ和Ⅲ  参考答案: A 18. 最新研究表明,植物中假病斑突变是在没有外来病原物侵染情况下细胞自发形成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受DRP类蛋白(死亡抵抗蛋白)的调控,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发生的细胞死亡不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 B. 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C. 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导致水稻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的能力降低 D. 在成熟的水稻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与细胞程序性死亡无关 参考答案: B 病原物侵染情况下发生的细胞死亡,是通过细胞免疫主动完成的,属于程序性细胞死亡,A错误;水稻程序性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正确;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C错误;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错误,所以选B。 19. 充分浸泡大豆和水稻籽粒,结果大豆种子膨胀的体积比水稻大,原因主要是大豆种子 A.原有的含水量比水稻小          B.种皮具有较强的渗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