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文原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文原中学高二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免疫细胞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 B. 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淋巴因子 C. 效应T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 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B细胞产生抗体 参考答案: C 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的是T细胞,B错误;效应T细胞的功能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D错误. 【考点定位】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 下列不可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                               A.抗性基因                                 B.发光基因 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                   D.贮藏蛋白的基因 参考答案: D 3.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B.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有间隙     C.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D.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参考答案: C 4.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 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 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参考答案: D 解析:搅碎后改变的是物质的结构但是化学组成元素不会改变,A错误;毒与细胞的区别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它们的适应能力差,C错误;它们结构破坏都失去活性说明它们都需要一定的结构基础, D正确 5. 如图所示,将连接灵敏电压表的导线两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或内部。已知表的指针向电流流入表内的接线柱一侧偏转,显示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电位的是:   参考答案: D 6. 参与人体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抗利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醛固酮 参考答案: B 7. 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③①⑤④②     D ③①④②⑤ 参考答案: D 8. 能使动物细胞融合的特有的诱导因子是  A.离心       B.灭活的病毒        C.电刺激       D.振动 参考答案: B 9. 由于质粒与目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粘性末端,结合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 A.形成环状的外源DNA            B.可能形成环状的载体DNA C.可能重组DNA                  D.只出现重组DNA 参考答案: D 略 10. 毛细血管壁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分别是(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 A 11. 用小刀将数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支试管,标上甲、乙,各加入2mL水和等量的萤火虫发光器研磨粉末,结果发现两支试管均有短时间黄色荧光出现。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现象以及分别处理后出现的结果如下:        由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葡萄  不是能源物质    B.萤  虫发光不需要消耗能量     C.AIP是直接能源物质      D.葡萄糖氧化分解可产生ATP 参考答案: C 12.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该疫苗具有复制能力,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该疫苗研制过程中      A.运用了RNA病毒容易突变的能力 B.运用了基因工程手段,使用质粒作为载体 C.通常需要利用动物的细胞培养技术 D.该重组病毒的形成说明艾滋病病毒和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有关图形所表达的生物学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后代中显性纯合子所占比例 B.乙图中,氧浓度控制在a点对应的浓度时,最有利于蔬菜的贮藏 C.丙图中,当土壤中某元素的浓度为b时,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D.丁图中,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参考答案: A 14.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 (    ) A.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B.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 C.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                D.DNA的碱基种类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工程学的结合  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的,多效益的工程  D.应用物种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参考答案: C 略 16. 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细胞的基础 参考答案: A 17. 自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参考答案: A 18. 对于蒸馏法、萃取法、压榨法来提取芳香油各自的适用范围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B.压榨法适用于范围广,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能充分浸泡在有机溶液中 C.萃取法适用于提取柑橘、柠檬等易焦糊的原料 D.玫瑰油、薄荷油、熏衣草油等芳香油主要通过压榨法获得 参考答案: B 略 19. 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 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参考答案: C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解答】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图中没有体现,A错误; B、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图中没有,且胚芽鞘是直立生长,所以没有体现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 C、由于胚芽鞘直立生长了,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C正确; D、图中用的是切去尖端的胚芽鞘,所以无法体现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运输及胚芽鞘感受光剌激的部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0. 某个基因含有6000个碱基对,若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所含的肽键应是(    ) A.999个          B.1000个           C.1999个           D.2000个 参考答案: C 21.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 参考答案: C 22. 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A 【考点】2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无核膜,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霉菌是真核生物,具有核膜和各种具膜的细胞器和核糖体.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共同点: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 【解答】解:A、放线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核生物,二者都具有核糖体和质膜,A正确; B、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内质网,B错误; C、霉菌是真核生物,没有拟核,C错误; D、放线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高尔基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属于简单题.   23.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B.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C.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参考答案: D 【分析】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这由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详解】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 C. 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 D. 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正确。 24. 对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指的是体液          B.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   C.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D.内环境指的是组织液、血浆和体腔液 参考答案: B 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