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跃华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机械手表的分针与秒针从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2. 一斜块M静止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其斜面上放一滑块m,若给m一向下的初速度v0,则m正好保持匀速下滑,如图(6)所示,现在m下滑的过程中再加一个作用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m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a,则m将保持匀速运动,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B.在m上加一沿斜面向下的力Fb,则m将做加速运动,M对地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C.在m上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c,则m将做减速运动,在m停止前M对地仍无摩擦力的作用 D.无论在m上加上什么方向的力,在m停止前M对地都无静摩擦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 ACD 3.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中不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不同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爱因斯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参考答案: C 4. (单选)下列关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一定有机械波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是一致的 (D)机械波的频率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     参考答案: B 5. 下面四幅图片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引力常数 B.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电场 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参考答案: A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13分)如(a)图,质量为M的滑块A放在气垫导轨B上,C为位移传感器,它能将滑块A到传感器C的距离数据实时传送到计算机上,经计算机处理后在屏幕上显示滑块A的位移-时间(s-t)图象和速率-时间(v-t)图象。整个装置置于高度可调节的斜面上,斜面的长度为了、高度为。(取重力加速度g=9.8m/s2,结果可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现给滑块A一沿气垫导轨向上的初速度,A的v-t图线如(b)图所示。从图线可得滑块A下滑时的加速度a=        m/s2 ,摩擦力对滑块A运动的影响       。(填“明显,不可忽略”或“不明显,可忽略”) (2)此装置还可用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成正比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       ,可验证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3)将气垫导轨换成滑板,滑块A换成滑块A’,给滑块A’一沿滑板向上的初速度,A’的s-t图线如(c)图。图线不对称是由于        造成的,通过图线可求得滑板的倾角θ=       (用反三角函数表示),滑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参考答案: 答案:(1)6  不明显,可忽略 (2)斜面高度h      滑块A的质量M及斜面的高度h,且使Mh不变  (3)滑动摩擦力     解析: (1)从图像可以看出,滑块上滑和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基本相等,所以摩擦力对滑块的运动影响不明显,可以忽略。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得出 (2)牛顿第二定律研究的是加速度与合外力和质量的关系。当质量一定时,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当斜面高度不同时,滑块受到的力不同,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由于滑块下滑加速的力是由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所以要保证向下的分力不变,应该使不变,所以应该调节滑块的质量及斜面的高度,且使Mh不变。   (3)滑板与滑块间的滑动摩擦力比较大,导致图像成抛物线形。 从图上可以读出,滑块上滑和下滑时发生位移大小约为。上滑时间约为,下滑时间约为,上滑时看做反向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下滑时,有,   联立解得, 7. 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体的年代.宇宙射线中高能量中子碰撞空气中的氮原子后,就会形成很不稳定的C,它很容易发生β衰变,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730年.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C的生成和衰变通常是平衡的,即生物机体中C的含量是不变的.当生物体死亡后,机体内C的含量将会不断减少.若测得一具古生物遗骸中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25%,则这具遗骸距今约有 11460 年. 参考答案: 考点: 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衰变速度.. 专题: 衰变和半衰期专题. 分析: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通过剩余的量确定半衰期的次数,从而求出遗骸距今约有多少年. 解答: 解: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得,. 经过一个半衰期,有半数发生衰变,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C含量只有活体中的25%,根据=得,n=2,即经过2个半衰期,所以t=2×5730=11460年. 故答案为:;    1146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以及知道半衰期的定义. 8.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在A状态时,温度为tA=27℃,则在状态B的温度为 ﹣33 ℃.气体从状态A等容变化到状态M,再等压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对外所做的功为 300 J.(取1atm=1.0×105Pa) 参考答案: 考点: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专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专题. 分析: 由图象可知A和B状态的各个状态参量,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以求得在B状态时气体的温度,在等压变化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力不变,根据功的公式W=FL可以求得气体对外做功的大小. 解答: 解:由图可知,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在A状态时, PA=2.5atm,VA=3L,TA=27+273=300K 在B状态时, PB=1atm,VB=6L,TB=?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 = 代入数据解得 TB=240k=﹣33°C 气体从状态A等容变化到状态M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此过程中不对外部做功, 从状态M等压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压强不变,压力的大小为F=PS, 气体对外做的功的大小为W=FL=PS?L=P△V=1.0×105Pa×(6﹣3)×10﹣3=300J. 故答案为:﹣33°C,300J 点评: 根据图象,找出气体在不同的状态下的状态参量,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可,在计算做功的大小的时候,要注意A到M的过程,气体的体积不变,气体对外不做功.只在M到B的等压的过程中对外做功. 9. 摩托车手在水平地面转弯时为了保证安全,将身体及车身倾斜,车轮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车手与车身总质量为M,转弯半径为R。为不产生侧滑,转弯时速度应不大于     ;设转弯、不侧滑时的车速为v ,则地面受到摩托车的作用力大小为        。 参考答案:   ;。 10.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块沿斜面从左上方顶点P水平射入,而从右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此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入射初速度v的大小为         . 参考答案: a = g sinθ, v0 = a 11. 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abc变化到状态c,吸收了340J的热量,并对外做功120J。若该气体由状态a沿adc变化到状态c时,对外做功40J,则这一过程中气体   ▲   (填“吸收”或“放出”)   ▲   J热量。 参考答案: 吸收   260J; 12. 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而释放巨大的能量,该反应方程为:,式中x是某种粒子。已知:、、和粒子x的质量分别为2.0141u、3.0161u、4.0026u和1.0087u;1u=931.5MeV/c2,c是真空中的光速。由上述反应方程和数据可知,粒子x是__________,该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_________ MeV(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3. 图13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_. b.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 参考答案: :(1)如图20所示. (2)a.右偏转一下 b.向左偏转一下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如下问题: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某一深度为h=0.25 m、开口向右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另一端也位于筒内),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外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来改变l,作出F—l图线如图乙所示。 (1)由此图线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m. 参考答案: (1)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2)100,0.15。 15.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ml、m2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l下面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刚开始运动时打下的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已知ml=50g、m2=150g,取g=9.8m/s2,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 (2)从0点到第5个计数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J; (3)通过(2)中的数据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参考答案: (1)2.4,(2)0.58,0.59,(3)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该系统机械能守恒. 【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从而得出系统动能的增加量,结合下降的高度求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解答】解:(1)计数点5的瞬时速度=m/s=2.4m/s. (2)系统动能的增加量=J≈0.58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Ep=(m2﹣m1)gh=(0.15﹣0.05)×9.8×(38.40+21.60)×10﹣2J≈0.59J. (3)由第二问知,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该系统机械能守恒. 故答案为:(1)2.4,(2)0.58,0.59,(3)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该系统机械能守恒.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施一向右的水平恒力F1,经t秒后将F1换成水平向左的水平恒力F2,又经过t秒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在这一过程中F1、F2对物体做的功分别是W1,W2.求:W1:W2=? 参考答案: 17. 如图,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在木板的右端.设最大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