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霭(ǎi) 纠正(jiū) 缄默(xián)迁徙(xǐ) B.赌注(dǔ) 撤回(shè) 沼泽(zhǎo)符合(fǔ) C.蹼鹬(yù) 弥漫(mí)   黑鹂(lí)   预料(yù) D.频繁(bīn)偶尔(ěr)   喧嚷(xuān)稀疏(sh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敦实  羁绊  瞬息万变  顾名思意 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 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 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明的经真,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成语不属于儒家之道的选项是(        ) A.温良恭俭 B.见贤思齐 C.克已复礼 D.杞人忧天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语文课程对于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C.《写字》教材进入海南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大约85%左右是通过视觉得到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 (乙)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①,感②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③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④不可坎!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选自《龙说》) 注:①景:通“影”。②感:撼动。③汩:淹没。④信:确实、的确。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        而或长烟一空 B.策之不以其道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C.然龙乘是气               屋舍俨然 D.龙,云从之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执策而临之(        ) (3)薄日月(        ) (4)汩陵谷(        )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事物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各有什么不同?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瘟疫并不是历史的配角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瘟疫是历史的配角,其实瘟疫一直是历史的主角,大瘟疫的每一次到访都深刻地改变历史进程。由此产生的信仰、巫术,更是长时间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 瘟疫为何如此可怕?在于强大的传染性、变异性,病毒的变化速度惊人,而人类进化出抗体的速度相对缓慢,瘟疫爆发,大规模的族群死亡,对于任何人都将带来强大的冲击和震撼。      这种刺激,是任何人为的战争、酷刑、惩罚都无法比拟的。 (一) 古代中国人为何不爱去南方?因为瘟疫,古人称呼为瘴气。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著名的黄帝炎帝大战都是在今天的山西和华北地区开展。这里气候干燥,四季分明,不利于病毒的快速繁殖,是那个时代最为合适的生活区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经提到“江南卑湿,丈夫早夭”,也就是江南气候潮湿,人不能长寿。从史料上看,被派往南方的官员往往任期很短,而且死亡率高得出奇。造成人员大量死亡的显然不是潮湿的气候,而是居住在潮湿环境中的病菌。在黄河流域,天气帮了人类大忙,寒冷的冬天杀死了大量病菌,而在温暖的江南,病菌可以一年四季肆意繁殖,长年累月,这里就充斥着大量北方人从未经受过的疫病,比如登革热、疟疾等等,它们就在这里等候北方移民自投罗网。 所以自古被发配到南方都被认为是有去无回的,极有可能病死他乡,因为北方人没有适应当地的各类病菌,而当地人已经很好地适应了。三国曹操赤壁大败很大的因素就是北方士兵到了长江流域,大量染病,瘟疫流行,造成大量非战斗减员。这次打败而回幸存的士兵也因此有了抗体,所以经过几十年的适应,当再次伐吴时,瘟疫不再发挥作用,晋军得以顺利进军。 北宋时 62 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目的就是要让当地的瘴气将其置于死地,还不会背上杀才士的骂名。 (二)战胜病菌才能统一中国 由于病菌的阻隔,南北融合的过程一直很缓慢,唐代以前南北文化、语言、经济差异显著,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形成两个各自进化的中国。 随着永嘉之乱,大量人口被迫开始南迁。但是直到唐代,也就是 8 世纪左右,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人口密度都不高,到了400年后的南宋,成千上万的农民才遍及华中和华南地区。 可以想象,移民的过程是缓慢且痛苦的,人们要面对从未经受过的疾病,然后在漫长的调适期里和它们逐渐适应、共存。所幸,中国人完成了这个艰难的融合。 (三)瘟疫塑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 过去几千年里,人们虽然无法用科学解释瘟疫,但对瘟疫的观察,却让我们总结出一套远离瘟疫的方法,以仪式的方式流传下来。比如,有的宗教禁食猪肉的宗教习俗,本质是建立在对疾病的恐惧之上,它可以减少病从口入的几率。除此之外,另一个宗教仪式——沐浴,则能够避免因皮肤接触导致的感染。伊斯兰教和印度教中都有沐浴仪式。 但讽刺的是,年深日久,这些仪式最初的功能在传播中逐渐被人们淡忘,再后来,仪式被彻底神圣化,反而成了疾病传播的途径。比如,为了庆祝宗教节日,成千上万的朝圣者聚集在一起集体沐浴,这就为疾病寻找新的宿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另外两大宗教,佛教和基督教,在宗教文化上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疾病的影响。佛教源自印度,与寒冷地区相比,传染病在印度的发病率显然更高;基督教形成于耶路撒冷等城市,人口密度比较高,传染病的发病率也肯定高于人口稀疏的地区,所以从一开始,两种宗教都把突如其来的疾病看作理所当然。他们都劝导人们说,死亡是对痛苦的超脱,是进入极乐世界或者天堂的必经之路,在那里,生前受到的所有不公和痛苦都将得到补偿。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疫病,基督教和佛教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痛苦、疾病和乱世的思想和情感体系,收获了大量的追随者。 (摘自知乎) 1.结合第一部分内容,给这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2.选出对上下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大瘟疫的每一次到访都深刻地改变历史进程”,“深刻”是指每一场瘟疫都可以夺走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更甚者可以毁灭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从而改变历史进程。 B.瘟疫可怕的原因在于人类环境的恶化,研制疫苗的周期很长,速度很慢。 C.“它们就在这里等候北方移民自投罗网”,“自投罗网”比喻自己去送死,这里是指北方移民很容易感染登革热、疟疾等疫病,写出了这些疫病的凶险。 D.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被迫开始南迁,到了南宋,成千上万的农民才遍及华中和华南地区。 3.第三部分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4.结合选文和资料链接,谈谈你对“瘟疫塑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的理解。(80—100字) 【资料链接】 凡不分青红皂白张嘴就骂武汉人如何如何的,我劝您与之保持距离。这种人最缺乏同理心,思路也不够清爽,今天可以因一个病毒恨不得与武汉划清敌我界限,明日便可因其他的事视你如敌人,对你落井下石。同样的还有因为怕病毒传染顺着窗户把自己养的猫狗扔出去的人,除了不讲科学,他们遇到别的事,恐怕也能果断扔掉“一些东西”。 一个病毒筛出万般人品。疫情绝不是什么好事儿,但从中也未必不能获得一些东西。至少你可以了解,比起低级的病毒,有些人性未必高级到哪去,由此可以捋清楚自己的交际圈,通过触及生存的问题更明白自己做人的底线,清理一票不可交之人,了解跟谁可以交往到什么程度。 五、诗歌鉴赏(共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凄清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诗中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蒹葭》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都以“蒹葭”“白露”起兴。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感。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爽!” “爸!这里限速50!” 啥关系!没警察。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七、作文(共40分) 请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